歐洲和日本高鐵價格雖貴,但常有打折等優(yōu)惠活動。
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正式開通,票價最低865元、最高2727元。這一票價盡管比飛機票便宜,但是,關(guān)于高鐵票價太貴的評論還是非常之多。
鐵路客服中心的系統(tǒng)顯示,開放售票當日,首發(fā)車G801次在二等座車票大量空余的同時,一等座和商務座均已銷售一空;其他日期也是高級座先賣光。
這個數(shù)據(jù)透露了一個非常詭異的現(xiàn)實,京廣高鐵的低價票對普通人來說似乎是貴的,而高端票對那些富裕階層來說,似乎又不貴。
每一次高鐵線路開通,民間都會發(fā)出高鐵票價太貴的呼聲。高鐵票價貴的問題,其實也就是相對于大眾的感受而言,而和坐在商務艙里的人沒有太大關(guān)系,富人相對來說對價格反應不太敏感。
那么,中國高鐵的票價到底貴不貴?鐵道部專家的說法是,這個定價并不貴。當然,中國高鐵票價貴不貴要看和誰比了。和歐盟、日本高鐵票價相比,中國高鐵票價要便宜一半左右。據(jù)報道,法國高鐵TGV巴黎到馬賽780公里,票面價格約100歐元,按歐元和人民幣匯率1:8計算,折合成人民幣每公里票價1元;日本新干線東京到大阪平均每公里折合人民幣1.6元;德國柏林—法蘭克福500多公里,單程票價104歐元,按1:8匯率折合成人民幣將近每公里1.66元。而我國現(xiàn)有高鐵線路,平均每公里票價0.4~0.5元人民幣。
如果,這樣進行比較,中國高鐵票價確實不貴。但是,大家又會立刻反唇相譏,中國的國民收入是多少,法國、德國、日本的國民收入又是多少?這是另一套價格比較體系,也就是高鐵票價和國民收入比。無需再去列舉數(shù)字,只要這樣一比,中國的高鐵票價肯定又高了。
中國高鐵票價之所以屢屢被指責太貴,根本上是因為,市場機制的失靈,由市場決定的價格信號不明顯。眾所周知,市場上的商品服務價格有高的,可是,大家并不抱怨。因為,這主要是由于存在市場競爭,參與市場交易的各方會根據(jù)反饋而調(diào)整定價策略和消費策略。這樣商品、服務的價格無論貴賤,都是合理的。
高鐵車票定價之所以被指責貴,一是因為壟斷。鐵路部門開通高鐵之后,往往就大幅壓縮廉價客運的發(fā)車數(shù)量,為高鐵制造客流。這就在事實上形成了高鐵的壟斷,各種鐵路客運之間并沒有真正形成有效的競爭,因此,民眾感覺是“被高鐵”、“被高價”。二是因為定價機制不合理,完全由鐵道部說了,缺乏市場彈性。盡管有些高鐵線路空置率很高,然后大家卻很少見到高鐵票價下調(diào),更不用說為吸引乘客而推出各種優(yōu)惠、促銷方案了。
國外高鐵運營情況就不這樣。據(jù)報道,法國高鐵也施行政府定價,但是,在制定價格時,政府制訂一個基本價格,這個價格每年隨著價格指數(shù)的變化,相應進行上下調(diào)整。鐵路部門在執(zhí)行價格時,在不突破基本價格的前提下,可以依據(jù)市場供求狀況,采取靈活的方式,制定具體的優(yōu)惠價格。而德國和日本都是由高鐵運營公司自己制定,根據(jù)運營情況自己決定票價和優(yōu)惠方案。
因此,在這些國家有各種高鐵票價優(yōu)惠方案。據(jù)報道,在德國,打折客票共有10余種,包括特價票、通票、年票、團體票等,可以與歐盟各國聯(lián)網(wǎng)預訂;在法國,訂票越早票價越低,以馬賽到巴黎為例,提前一個月預定原價100歐只需22到40歐;日本提供“日本鐵路周游券”方便外國旅客,無限制乘坐與日本鐵道集團有關(guān)的新干線。諸如此類的優(yōu)惠有很多。
高鐵速度快,比其他列車票價貴一些是正常的。但是如何讓高鐵票價趨于合理,讓老百姓能夠接受,靠政府部門來制定具體的價格,永遠都不可能,永遠是眾口難調(diào)。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盡快啟動鐵路改革。讓鐵路政企分開,將動車、普快列車、高鐵等資產(chǎn)剝離,形成不同的市場競爭主體。然后,鐵道部將經(jīng)營權(quán)和定價權(quán)下放,不要再去干涉各鐵路公司的運營。這樣雖然鐵路仍然是國家壟斷的,但是,也能夠形成充分的市場競爭機制。高鐵既要面對與航空公司的競爭,比拼價格和服務,也同時要面臨來自廉價鐵路客運的競爭。最終,空駛率會倒逼高鐵公司向航空公司學習,采取更靈活的定價和市場銷售策略,也就能形成較為合理的票價。盡管,到時候高鐵票價整體未必會比現(xiàn)在便宜多少,但是因為乘客有各種靈活的選擇方案,也就不會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