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趙匡胤從一員武將登上了皇帝寶座。多年流落江湖和長期從軍,使宋太祖趙匡胤養(yǎng)成了儉樸的作風。當皇帝后,他沒有大肆揮霍輕易到手的富貴,一直比較節(jié)儉。宮里懸掛的簾子,都是粗布所制;洗了多少次的舊衣服依然穿在身上。
宋太祖不僅自奉簡約,而且嚴格要求子女。有一次,他的大女兒魏國公主進宮看望父母,穿著一件用翠色羽毛裝飾的衣服。宋太祖看見,立即沉下臉,告誡她不要再穿。魏國公主十分委屈。宋太祖開導她:不要小看一件衣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一穿,周圍的人就會認為很時尚,爭相效仿,不但形成奢侈之風,而且殺鳥取毛,傷生害民。宋太祖還語重心長地說:“皇家的人,一舉一動都不要忘了身份。你生長在富貴之家,已經很享福了,但千萬別忘了惜福!”
開國之君,創(chuàng)業(yè)艱難,懂得勤儉興邦。后代子孫生長于富貴之鄉(xiāng),如何能做到“惜?!蹦兀克纬⒘艘徽字贫?。有一次,宋太祖命文思院工匠制造一只蒸籠,卻很久沒有送來。他責問原因,侍從解釋說:按照規(guī)定,這事要先經過尚書省,尚書省下達到工部、工部再下達到某某局、某某局下達到文思院、文思院拿出制作預算,再反過來逐級上奏,得到批準,才可以正式制造,所以需要些日子。宋太祖一聽,不悅:“當年我在民間,用幾十錢就可以買一只蒸籠。怎么當了皇帝,還要這個批、那個審的?”宰相趙普解釋:“這個規(guī)矩,并非為限制陛下,而是為陛下子孫所設的。假如后代子孫生長于富貴,不知道創(chuàng)業(yè)艱辛,很可能今天要這個,明天干那個,鋪張浪費。審批環(huán)節(jié)多了,他們的欲望就會受到限制,就會有人上書反對?!彼翁孢B聲稱贊這是好規(guī)矩。
北宋立國167年,歷9任皇帝,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簡樸之世”,除了宋徽宗等個別皇帝之外,其他皇帝還是比較簡樸的,這與宋太祖作為開國之君的率先垂范、特別是一系列制度保障有直接關系。
(關見山薦自《光明日報》)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