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初登皇位時,宰相是被譽為“上官體五言詩鼻祖”的上官儀。上官儀有個小孫女叫上官婉兒,十來歲就能寫得一手好詩,而且她所寫之詩,并不停留在吟風弄月上,而是深深地關(guān)心著百姓疾苦。武則天看出這上官婉兒成人后,必是一個能為百姓謀福的人,所以對她特別器重。
不久后,上官儀攜子與李治密謀廢后,被武則天發(fā)覺了,上官儀理應被“滿門抄斬”,但武則天念在上官婉兒賦得好詩文,就法外開恩免她一死,還讓她進宮為婢。
婉兒16歲那年,太子李賢與大臣裴炎、駱賓王等人策劃倒武政變,婉兒為報殺祖戮父之仇,也積極投身其中。但事情敗露,太子被廢,裴炎被斬,駱賓王被遣回原籍,只有上官婉兒為武則天所赦,依舊留在宮中為婢。
武則天雖然讓上官婉兒為婢,心里卻想著能再給她一些教育,讓她成才,為己所用,為國所用。有一次,她來到上官婉兒的住所,見她寫了一首《彩書怨》的詩,那首詩的功夫絕不在她爺爺上官儀之下,武則天多少有些不相信這么好的詩會出自上官婉兒之手,便以室內(nèi)剪彩花為題,讓她即興作一首五律來,同時要用《彩書怨》同樣的韻。
上官婉兒略加思索,脫口賦得:“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春至由來發(fā),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上官婉兒以物喻事譏諷武則天,武則天看后卻故意連聲稱好,然后問上官婉兒“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究竟是什么意思,婉兒回答說:“是說假的花,但它卻以假亂真?!?/p>
在當時,別說是上官婉兒這樣的“罪族”,就算是朝廷命官,若是寫出這樣的詩來,恐怕也會惹來殺身之禍,但上官婉兒卻寧可死也要說出心里話,這等無畏無懼之氣首先就讓武則天心生歡喜。于是,她再次問上官婉兒:“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
婉兒十分鎮(zhèn)靜地回答說:“天后陛下,詩的解釋從來不固定的,要看讀詩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說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辯!”
武則天聽后不但沒生氣,還微笑著說:“答得好,我就是喜歡你這個倔強的性格!”接著她又問:“我殺了你的爺爺和父親,你對我應有不共戴天之仇吧?”
上官婉兒依舊平靜地說:“如果陛下認為是,奴婢也不敢說不是!”
這個答案,正是武則天想要的。然而,武則天的用心并沒有得到婉兒的理解與認可,她不但沒有效忠武則天,反而在兩年后再次參與了政變。當然,政變又失敗了。司法大臣提議說上官婉兒應被“處以絞刑”。于是,武則天決定對婉兒處以“朱刑”,就是在上官婉兒的額上刺一朵朱砂梅花,于是就有了梅花妝。在公元前710年的權(quán)力爭奪中,上官婉兒被殺。而上官婉兒墓出土隨葬品寥寥無幾,有專家稱其因罪被誅,墓制普通。
(張小軟薦自《民間故事秘聞》)
責編:天翼
今日言論
倫敦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部分要歸功于閉路攝像系統(tǒng)。事實上,公園里再也找不到成堆的安全套與紙巾了,這也讓倫敦成為世界上最潔凈的城市之一。
——英國各地有大約420萬臺私人或公家出錢裝置的電視攝像機,在倫敦,平均每人每天會被300臺不同的攝像機拍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