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代書法家中,有一位迄今從軍50載,官至上將,位居大區(qū)正職,文韜武略,文武兼?zhèn)?,曾指揮千軍萬馬的我軍高級將領、軍旅書法家,他就是曾任十六、十七兩屆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內(nèi)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警部隊原司令員、中國長城書畫家協(xié)會會長吳雙戰(zhàn)上將。
勤學苦練 展露鋒芒
書法對于將軍來說,絕非追求風雅的閑適情趣,而是積淀于身心深處的一種生命熱愛和人生基石。將軍的這種生命熱愛,自孩提時代十幾歲就開始了。將軍1945年出生在豫北清豐縣紙房鄉(xiāng)吳強鎮(zhèn)村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因家里兄弟姊妹多,那時家境十分貧寒,買不起紙筆,將軍兒時即以樹枝作筆,泥沙為紙,或以粉石作筆,村莊墻壁為紙,練習書法。將軍中學讀書承師學時,慣習顏體楷書,得力于《勤禮碑》、《多寶塔碑》,打下了“顏筋柳骨”的堅實根基。隨后又開始研習行書,臨帖晉唐名家,漸得其中玄機妙理。參軍之后,工作之余則傾心隸書、行草的研究和揮灑,幾十年遨游書海,曾遍臨顏、柳、歐、趙、二王等書帖、后學蘇、黃、米、蔡、王鐸、傅山,旁及鄭板橋、何予貞,上溯秦篆、魏碑和漢隸,兼收并蓄,脫舊出新,獨樹一幟。將軍以魏隸入行,獨創(chuàng)出古拙沉雄、蒼勁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的書法風格。其作品于平淡樸素中見俊美,于端莊凝重中顯功力,氣度不凡,雅俗共賞,展現(xiàn)出一位軍旅書法家的藝術魅力。將軍尤喜張旭、懷素和毛澤東的草書,常常手不釋卷,反復深鉆細研,漸悟龍蛇大草之真諦。觀將軍行草,仿佛聽一曲曲交響樂,有的氣勢磅礴,顯奔雷墜石之奇;有的形意奔放,呈鸞驚蛇舞之態(tài);有的感覺蒼古,展鴻飛雁遠之勢……每一幅都能給人以美的陶醉,力的震撼。特別是將軍用隸書寫的巨幅書法,其筆法、結體、布局、運墨可謂爐火純青,其外勢肆意張揚,內(nèi)氣周密嚴謹,大處如筆墜金石,力透紙背;小處似峰回路轉,氣蕩毫端,一筆一畫皆見功底。
有書法功底的人大都知道,與其它書法相比,篆隸創(chuàng)作的難度較大。這種難度主要來自于篆隸創(chuàng)作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上。將軍以篆隸為主,兼攻小楷行草。賞析將軍的篆隸作品:隸書歸于北方特點的“中原古法”,追求筆勢雄強,尋求整體效果。整個作品呈現(xiàn)出嚴整多變化,周密中見疏落,凝聚中有流動,沉穩(wěn)中不失空靈的多變風格。而隸書取書于漢隸,融于魏筆,吸收清人隸法,在借鑒古人隸書筆法的基礎之上,力求作品多樣化,以縱勢見長,以橫式取勝,有的追求古澀,有的探求空靈,整個作品呈現(xiàn)出醇正古雅的藝術風格。再悉心觀摩將軍的小行草:用筆蒼勁、線條流暢、韻味醇厚、法度嚴謹,不難看出王羲之、趙孟頫、文徽明之行草對其書法之深厚影響。
哲人云:凡學藝者,心癡,體勤則藝可精。將軍的書法經(jīng)過近五十年的研練,尤其是經(jīng)過近年來的癡心揣摩,書法風格已自成一家。許多專家學者諸如劉文西、歐陽中石、張海等評價將軍“大氣磅礴,蔚為壯觀”,具有“一長、二狂、三壯”的藝術特色;曰其長,是作品多為長條幅,較長的隸書有數(shù)米;言其狂,是作品兼有行草體勢,縱情揮灑,運筆如風馳電掣,“窮變態(tài)與筆端,合情調(diào)于紙上”,行云流水,道法自如,自然天成;說其壯,整幅長卷渾然一體,雄健奔放,跌宕起伏,大有騎龍駒浩然走千山的氣勢。采訪中,將軍即興揮毫,“中華雄風”四個大字在一氣呵成的瞬間躍然紙上。將軍行筆雖然迅疾,但筆鋒始終在控制之中。墨足時不覺浮華虛張;墨枯時仍能聚攏不散。目睹將軍之書屋,滿壁皆是書法,將軍拿出新創(chuàng)作的巨幅隸書,頓覺淋漓滿紙、風雨撲面,展讀之余,更感其技巧的豐富多變與氣勢的沛然貫通,渾然一體,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和心理沖擊效果。翰墨飄香寄深情。如今,書法已成為將軍最癡迷的嗜好,成為他抒情言志的載體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功到自然成,將軍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各地的、各方面的展覽,屢見各類報紙雜志,還被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
情系軍民 熱心公益
古人論詩曰:功夫在詩外。詩書同理,功夫亦在書外。換句話說,一個真正的書法家,要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還要具備豐厚的人生情感。將軍雖不是詩人,卻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常在題寫的書作中即興成詩,饋贈友人。將軍在為武警轉業(yè)干部裴進堂出版的畫集作序中,不難看出其或婉約慰藉、或豪放恢宏的浩瀚才思。將軍性格穩(wěn)健,威儀嚴整,心底卻涌動著奔放、真摯的激情。將軍對李白、蘇東坡和毛澤東等洋溢著壯志豪情的詩詞情有獨鐘,將軍的書作有許多是書寫這些詩詞內(nèi)容的。
將軍在擔任擁有雄兵近百萬的武警部隊司令員期間,常常深入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崇山峻嶺之間,或視察部隊,或看望官兵,或幫困解難,或共商大計。這期間,祖國的山川江河,如畫的大地,都給將軍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給將軍的書法藝術融入了一種新的力量與元素。獨特的自然山水和人文精神,不僅賦予了將軍樸實、純真、淳厚的品性,更賦予了書作一種形勁、神剛、意遠的大方氣態(tài)。他熱愛并十分熟悉的祖國大好河山,如松濤喧囂的大森林,萬馬奔騰的大草原,浩瀚無垠的大戈壁,蜿蜒雄奇的大青山,怒濤澎湃的大黃河,甚至滿天星斗、亂石鋪路……都有了書法點、線條美、美侖美奐的輪廓結體的造型美,謀篇布局的整體美。將軍常說,書法應當師古,更應該師法大自然,即不泥于古,不離于源。悟透了這一點,將軍的書法更有了本質的升華。將軍把書法的神采與氣韻放在首位,在將軍的作品中時時透著一股子“氣”,這便是天地間浩然之正氣,陰陽平和之元氣,灑脫飄逸之靈氣。于是,一個個漢字在他的筆下便猶如行軍布陣,富有了動感和韻律。這韻律在字的結構中,在行距字距的安排中,在黑白相映中,在連綿映帶或斷續(xù)中,在整體布局中,在枯潤的骨血中,在貫連的氣勢中……像詩,節(jié)奏鏗鏘韻味悠長;像舞,婉轉淋漓,雷霆震怒,江海凝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聲名遠播的將軍似乎不怎么在意名氣,更不趨附時風。卸下政務后他大展身手,日日勤撒筆墨。在全國人大任職期間,他利用到各地檢查工作之際,擠出時間到武警部隊看望基層官兵,每到一地,為官兵揮毫寫下了激勵斗志、報效國家的勉勵之詞。將軍把回報軍隊、服務基層作為人生信條,把愛兵、寫兵、為兵作為神圣使命。去年6月,他冒著炎炎酷暑,率領多位京華書畫名家,乘車顛簸數(shù)百里,翻越崇山峻嶺來到祖國的南疆武警某部,為官兵創(chuàng)作了一幅幅飽蘸激情之作,將軍在觀摩武警官兵軍事訓練表演之后,即席揮毫寫下了“忠誠于黨、 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20個赫然醒目的大字。
將軍青年立志,投筆從戎,而今雖已離開家鄉(xiāng)清豐幾十載,家鄉(xiāng)卻始終在他的心目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眼里都是那么的多情,故土的父老鄉(xiāng)親,在他的心中都是那樣的親切。他常念叨說,自己以家鄉(xiāng)的成就為成就,以家鄉(xiāng)的榮譽為榮譽,家鄉(xiāng)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一直以來,他十分關注家鄉(xiāng)的建設發(fā)展,并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去年初春,將軍聞聽吳強鎮(zhèn)村西頭上修建了一座大門牌坊,高興得夜不能寐,即興滿懷激情地揮毫寫下了“中華雄風”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如今這四個赫然醒目的大字,已鐫刻在村西邊的大門上,成為村里一道靚麗的風景。
將軍以自己濃情的筆墨書寫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通過黑與白兩種最普通的顏色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以書法的實踐,將自己的審美追求立足于民族的審美文化的主脈上。將軍與共和國同步成熟發(fā)展,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把書法與生命合二為一,書寫胸中靈和之氣,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和藝術技法體系,書寫出久盛不衰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為此,每當國家、人民遇到困難時,將軍總是帶頭慷慨解囊,積極捐款。
去年,將軍聞聽云南有的地方干旱缺水,便以會長的名義親自召集和帶領十幾位書畫名家,赴云南參加曲靖市慈善總會承辦的“清風化雨、檢心為民”慈善文化活動。在將軍的帶領下,全國各地著名書法家進行現(xiàn)場書畫創(chuàng)作,為曲靖市的慈善事業(yè)鼎力助陣,在珠源大地上傳遞愛心關懷、播撒人間真情。將這次慈善文化活動共募集的書畫作品30余幅、拍賣收益的315萬元,其中將軍創(chuàng)作的2幅書法作品,拍賣凈得的55萬元,全部捐獻給當?shù)卣?,用于支持當?shù)厝罕姷目购稻葹?,以表達對曲靖人民的關心和厚愛。
而今,將軍時時處處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計民生,凡是黨的生日、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將軍都會以協(xié)會的名義組織書畫展覽,慶祝黨和國家的節(jié)日,以書畫形式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歌頌贊美祖國建設發(fā)展。去年,為了慶賀安陽市建成中國文字博物館,將軍帶領多位書畫名家和軍旅書畫家,親臨古城安陽揮毫慶典。
創(chuàng)建協(xié)會 傳承文化
將軍卸任之后,親自牽頭創(chuàng)建了中國長城書畫家協(xié)會,該協(xié)會是由部隊和地方有關單位離退休老領導及書畫界知名人士共同協(xié)商成立的公益性社會團體,現(xiàn)有會員600余人。協(xié)會自2010年成立以來,把“不為名利、團結求實、創(chuàng)新奉獻”作為行動準則,為繁榮祖國書畫藝術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書畫藝術界和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支持。
在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我國迎來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新局面之際,由中國長城書畫家協(xié)會等七家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長城杯”書畫作品展評活動暨頒獎儀式于去年11月22日上午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隆重開幕。
參加活動開幕式的有德高望重的軍隊老領導北京軍區(qū)原司令員李來柱上將、武警部隊原司令員楊國屏上將、武警部隊原政委隋明太上將、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建平上將等。還有德藝雙馨、蜚聲中外的中國書協(xié)顧問、書法大家歐陽中石,中國美協(xié)顧問、著名畫家劉文西等書畫名家應邀出席開幕式頒獎活動。
在活動上,將軍直抒胸臆:我們舉行 “長城杯”書畫作品展評的頒獎儀式,旨在以書畫為平臺,服務社會、廣交朋友、激蕩人心、鼓舞士氣、傳承精神,為繁榮祖國書畫藝術、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貢獻。
據(jù)悉,活動共有軍地1000余名專業(yè)和業(yè)余書畫人士投稿,收到書畫作品近2000幅,評選出20名書畫金獎、40名書畫銀獎。并出版了《第三屆“長城杯”書畫作品集》。
入古出新 獨樹一幟
書法貴在求新。創(chuàng)新是將軍孜孜以求的追求,將軍認為,要創(chuàng)新就要不斷超越自我,要筆墨追隨時代,另辟蹊徑,走自己的路。對此,大書法家黃綺曾見解道:“線條有精細提頓圓轉均勻要好,前者出精神,后者易流滑?!睂④娚钗虼死恚跁▌?chuàng)作中力戎浮滑、有姿無骨,而是追求樸拙蒼渾之風,用筆沉著雄健,結構氣勢開張。兵書云:“兵者以武為精,以文為種。”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文的極致發(fā)揮,也是武的最高境界。將軍以軍人的品格和胸懷,師自然造化,悟民族精神,并在工作、生活中把書法藝術的探索置于一個更為廣闊的天空,借筆墨寫精神,借筆墨抒胸懷,抒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贊美之情。靜觀鐵骨錚錚、虎虎生威將軍之作品,亦能感受到他是一位大智大勇、豪情四溢之士,其書法凝厚穩(wěn)健而又俊逸瀟灑,氣勢非凡。其幾幅代表作“春華秋實”、“華夏神采”、“精忠報國”、“唐魂華風”、“苦練精兵”,更是別有洞天、風格迥異,其作品那磅礴之氣勢頗具震撼力與感染力,將其個人之性情直截了當?shù)匦褂跁▌?chuàng)作淋漓暢快的筆墨中,直抒胸臆,將軍運筆如用兵,真如是胸中藏丘壑、紙上起雄風,揮灑的筆鋒,時時力透紙背,不僅大氣,有力度,雖規(guī)矩且不呆板,空間的張力感凸顯,沉厚雄健的線條與形式空間完美結合,將囿于人們思想框框的所謂藏頭護尾、逆鋒行筆等規(guī)矩置于腦外,其博學雅量之氣度,其睿智虎膽之膽略足見一斑。毋庸置疑,這種執(zhí)著的藝術追求和頑強的進取精神,正是他的書法向更高境界邁進的有力保證。
將軍的書法頗受矚目,還在于其有“精氣神”。書作的“精氣神”同將軍的精神氣質渾然一脈,二者相輔相成。觀將軍的行草作品,讓人頓感多是在形神交融的激情中揮灑。將軍每每進入忘我的創(chuàng)作之境,充滿了精神的力量和生命的質感。其行草在大筆揮舞時好似蛟龍入海,線條舞動,墨色斑斕,大氣磅礴,觀之令人心曠神怡。將軍不拘泥于一筆一劃,而是在謀篇布局上下功夫,以體現(xiàn)書法整體的和諧之美。將軍的草書不拘泥于一家一派,無論是大字還是小楷都匠心獨具,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連綿不斷、氣韻悠長、酣暢淋漓。
其實,為藝之道,立品為先,自古有之。東漢趙壹《非草書》曰:“覽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鼻逅赡辍额U圓論畫》說得更為直接:“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第既優(yōu),不使人重筆默默,更欽仰其人。”將軍入伍后,直至成為一名共和國的上將,其間的曲折、甘苦鮮為人知。作為局外人,或許只能用“不容易”這三個字來概括,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將軍的成功,給人以啟迪,那就是:唯有刻苦加頓悟,才能將自己的心中之夢變?yōu)楝F(xiàn)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志于書道者的身心才會明媚,因此將軍的書法中始終蕩漾著一股昂揚銳氣與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