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細琢的賓夕法尼亞核桃木和康涅狄格州櫻桃木家具有堅定的追隨者,不過在等級森嚴的美國古董家具世界,桃花心木才是真正的王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狀況從18世紀中期之后就沒改變過。
從1720年到19世紀中期,桃花心木在大西洋兩岸廣受歡迎,這種時尚不是所有人都享受的起,甚至連奴隸主華盛頓都不能承受。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小時候去鄰居,英國名門之后威廉·費爾法克斯的莊園貝爾沃做客,這座莊園離華盛頓家的芒特弗農(nóng)莊園只有幾英里,但其豪華程度令華盛頓瞠目結(jié)舌:這個莊園餐廳里的一套桃花心木家俱就抵得上華盛頓家的全部家當。
當時一般美國家庭的家具都很實用,很少華麗裝飾。材料多是本地產(chǎn)的橡木、松木、梣木、山核桃木等。所以那些又有錢又時髦的殖民者定制的桃花心木家具非常稀少。桃花心木這種熱帶硬木長久以來因為其紋理和色澤讓人癡迷。有文學家甚至用它來描寫美女:在陽光下,她的頭發(fā)有著桃花心木一樣的光澤。桃花心木在最好的時期呈現(xiàn)出紅色而非棕色。
徜徉在大都會博物館的美國區(qū)里,你可以看到早期的桃花心木家具,它們看上去像憤怒獅子的毛發(fā),金光閃爍。幾百年的時光在這些家具中流逝而過,從中你能體會到當時最有天賦的櫥柜制造者的精湛手藝。但是不能顯現(xiàn)的故事就沒有這么優(yōu)美了。像寶石和象牙這類吸引人目光的寶物一樣,桃花心木這種早期美國人最垂涎的材質(zhì)的光芒,掩蓋了它從笨重原木到餐桌和茶葉罐的曲折歷程。
從一開始,從自然環(huán)境里獲取桃花心木就困難重重。西印度尤其是牙買加那些炎熱的島嶼的氣候和地形決定了18世紀和19世紀的木材運輸非常困難。這里的桃花心木砍伐殆盡后,商人們轉(zhuǎn)向了中美洲條件更加惡劣的雨林,1880年左右又把目光投向了西非。
如今,即使是偏遠雨林中的桃花心木也瀕臨滅絕,因為巨大的商業(yè)利益還在追逐它們。位于西部邊陲秘魯境內(nèi)亞馬遜叢林部落的處境正在惡化。就是因為伐木公司看中了叢林中的桃花心木,而秘魯是亞馬遜流域唯一一個依然允許桃花心木出口的國家。伐木公司獲準清理森林;沖突和疾病很快尾隨而至,部落中的幸存者只能逃往東邊已經(jīng)被其他部落占據(jù)的領(lǐng)地。這正是早期桃花心木災(zāi)難的重演。
桃花心木的歷史,屬于新世界的殖民史和英帝國的擴張史的一部分,它以強迫勞動、生態(tài)災(zāi)難和商業(yè)失敗為代價,以自然和人力成本為犧牲。而這一切僅僅是為了讓美國富人們通過桃花心木顯示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卷心菜 媒體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