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一個安分的孩子,從小就不是,現(xiàn)在更不是。他的身邊好像從來都是危險不斷,炸藥、電路是他的玩伴。他玩炸藥險些送了命,玩電,500千伏的高壓電弧都可以在手上、身上肆意纏繞,令人心驚膽顫。
這似乎是一個危險的開始。9歲時,他偷偷放在口袋里的半瓶高氯酸,不小心在他腿上留下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傷疤。不過有了傷疤忘了痛,這次受傷卻讓這個小家伙第一次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門學(xué)科叫作化學(xué)。從那以后,他就瘋狂地喜歡上了化學(xué),他甚至買來《諾貝爾傳記》,試圖復(fù)制諾貝爾昔日的實驗。
漸漸地,越來越著迷的他因為不滿足于學(xué)校實驗室里有限的空間,便在家里自己鉆研,家里的陽臺也被他改造成了臨時實驗室。然而一次在合成硝酸甘油時,由于氮氧化物一碰到水就會生成酸類,所以就把晾曬的衣服腐蝕掉了。父母回來發(fā)現(xiàn)之后,第一次對他大發(fā)雷霆,也就是在那一天,極度生氣的父母趁他去學(xué)校的時候,把他的實驗器具全部扔到了很遠的垃圾房去,徹底摧毀了他的小型實驗室。小小年紀的他而對空空如也的實驗室,只能跑到房間里去哭,但哭過之后還是下定決心要重建實驗室。
然而決心實現(xiàn)起來卻并沒那么順利。父母擔心他一有錢就會去鼓搗化學(xué)物品,就索性不再給他零用錢,可是,他卻不肯放棄。從家里到學(xué)??偣?.4公里,他連續(xù)多年步行上下學(xué),只為省下每天的車錢。此外,每逢周未他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賺錢。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去撿破爛,只為了換些錢去購買實驗器具。面對這么危險的實驗,父母自然不愿讓他去做。于是,父母連續(xù)24次摧毀他的實驗室,而他的實驗室卻又24次重新恢復(fù)起來。一次又一次,雙方的拉鋸之戰(zhàn)愈演愈烈。媽媽眼看著辦法行不通,只得另辟蹊徑,采取“轉(zhuǎn)移注意力”法:買各種寵物讓他養(yǎng),但始終沒辦法讓他“重回正道”。
此后他制造的事端是一次比一次離譜:在江西老家曾炸掉過別人家的豬圈;搬到深圳后,他在路邊測試炸藥,一聲巨響過后,甚至把一位路人給嚇癱在地,還曾四次驚動了警察。
不過這一次,他的確是玩過火了。
那天,他在家做化學(xué)高能反應(yīng),將自己配好的質(zhì)料拿到屋外的空地點燃。當時只是想試一下通過不斷調(diào)整化學(xué)劑量的比例測試它的反應(yīng)威力,沒想到就這樣爆炸了!
爆炸后,他的大腿血流如注,整個手掌已經(jīng)斷裂了,不過他卻還試著將自己的手擺正,膽子不是一般的大。腿的兩根肌腱也基本都炸掉了,可能以后走路都會成問題,后半生甚至可能就此癱瘓。隨后,他聽到了醫(yī)生建議截肢的壞消息,可他不愿意就此認命。這一年,他13歲。
事故過后,他住院一年多,全身上下縫了400多針。盡管治療獲得成功,但是這次事故依然給他留下了后遺癥:他的一只手已經(jīng)無法握住東西。
不過這一次之后,他開始懂得,自己的生命并不只屬于自己一個人。雖然父母同意他繼續(xù)玩化學(xué),但他還是決定放棄爆破,轉(zhuǎn)而選擇了高壓電子技術(shù),通俗地說就是制造閃電。
之所以選擇這項研究,是因為他無意中看到了國外的電子愛好者制作出的閃電——條長達40厘米的電弧。這幅圖片讓他激動不已,這樣太酷了。查閱資料后得知,圖片中的閃電來自特斯拉線圈,是一種可以獲得上百萬伏電壓的高頻共振器。
他對新的興趣點總有種說不出的癡迷,此后的日子里,他先在網(wǎng)上拜師學(xué)藝,進而又鉆研外文資料。2010年,他在研究特斯拉線圈時,發(fā)明了晶體管W4PNUuM6jUimfDalyUpJnZypozNb2a6AYqQ3H5kS1VU=式等離子弧雙聲道揚聲器,這項發(fā)明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2011年,他帶著自己的特斯拉線圈登上了中國達人秀的舞臺。
很多人或許都還記得那名身穿黑色斗篷的神秘選手,銀色的閃電肆意在他的全身游走,而他卻若無其事地揮舞著手中的寶劍叱咤風(fēng)雷。不錯,這位神秘選手正是16歲的盧馭龍。
而他用于表演的那個碩大無比的特斯拉線圈,也是他自己親手制作而成。2000多圈的電圈一圈圈繞上去,花費了他6個小時的時間;下面的鋼圈也是他親手彎曲而成,因為鋼圈太硬,盧馭龍的手到最后甚至脫了皮。
最終,盧馭龍憑借令人眼花繚亂的“閃電”表演,獲得了“90后科學(xué)怪人”“科學(xué)達人”“閃電俠”的稱號。而他也已是國內(nèi)的“top”水準。在國內(nèi),他“玩”的功率最高,弧度最大,峰值已超過500千伏。
如今的盧馭龍已有百平米的實驗室,雖然下雨時屋頂雨滴的噪聲就有95.5分貝,雖然室內(nèi)設(shè)備簡陋如初,但對于心中有夢的盧馭龍來說,這些并不重要。在這里,他在一步步接近著當年尼古拉·特斯拉的夢想——實現(xiàn)全球范圍內(nèi)無線輸電。而他自己的特斯拉線圈也并不僅僅只是一個表演,它象征著少年的理想。盧馭龍希望,有一天他鉆研的特斯拉線圈,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的確,夢想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使人奮進,更能使人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堅持不懈。而盧馭龍,無疑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證明。
編輯 邱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