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歐洲的中國人,都覺得歐洲人活得悠閑。雙休日加幾個長假期,一年下來,只剩一半時間干活了。所以歐洲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在湖邊垂釣,在海邊曬太陽,或是駕車兜風(fēng),戶外運動……這些都令我們羨煞。不過,人家悠閑也就罷了,令我們不服氣的是,憑什么還要比我們富強呢?
記得中國有個文人上世紀20年代到歐洲一游,驚奇于歐洲人的懶散,嗟嘆上帝不公,竟將最肥美的一塊土地讓與懶洋人。更推斷,以吾國民眾之辛勤,不日文明之燈將點亮于東方。不幸的是,歷史并沒有改寫,我們?nèi)栽诩影嗉狱c。
出于生意上的原因,我有許多機會深入接觸歐洲人和到歐洲實地體察。我發(fā)現(xiàn)國人與歐洲人很大的區(qū)別在于:人家注重計劃,而我們喜歡隨意。
歐洲人每樣工作都事先安排得有條不紊,不少人的日記本將每一天要干的事都排上,有些日子甚至是以小時計算的。
我們卻是想到哪算哪,做到哪算哪,很難清楚下個月的某一天將會干什么,許多人根本就沒有日記本。
歐洲人可能會給你一個電話或傳真,告知大半年后的某月某日上午將會造訪貴公司。我們不大當(dāng)真或者根本就忘記了,但他真的會如約出現(xiàn),讓你吃驚。如果我們接到中國人類似的電話,只會當(dāng)對方傻冒,掛上電話就把這事忘了。當(dāng)然對方也不大可能如約出現(xiàn)。我們從來不把“預(yù)約”太當(dāng)回事。
歐洲社會都支持這種“預(yù)約”行為。橫貫整個歐洲大陸的火車票,如果提前半年預(yù)訂,可半價甚至三折。
而在中國就很難接受這種遠期預(yù)約,不但沒有折扣,還不知道該把你的預(yù)約放在電腦的哪個硬盤。幾天內(nèi)的來回機票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情,至于遠期預(yù)約的火車票,好像還未聽說過。
歐洲人不喜歡拿手機,因為手機不是用作計劃,而是用作隨機應(yīng)變的。他們?nèi)魏问虑槎夹赜谐芍瘢粫惺裁锤淖?;而如果我們沒有手機在身,真有點難受。
因為我們不清楚誰會找自己,自己會找誰,所以永遠是一種準備狀態(tài),計劃隨“機”而變,人也可能隨“機”而到。所以歐洲人干活看似慢條斯理,卻總能落到實處,而我們看似風(fēng)風(fēng)火火,卻時時撲空。
其中的道理在于:悠閑的背后是秩序,忙碌的背后是隨意。
(摘自《探索揭秘》總第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