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歌
我有個朋友是收藏愛好者,尤其喜歡收集民間工藝品。
一天,一對抱著小孩操鄉(xiāng)村口音的年輕夫婦在天橋下問路,朋友是個熱心人,給指了路。那對夫婦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漢,盡管他說得很詳細(xì),他們還是一副找不著北的樣子。天冷,風(fēng)大,小孩凍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筆給他們簡單畫了個路線圖。
當(dāng)那對夫婦要轉(zhuǎn)身的時候,他忽然發(fā)現(xiàn)對方提的一個塑料袋里露出一雙虎頭鞋?;㈩^做得粗眉圓眼,古樸可愛,虎身的刺繡也十分少見,便動了心思,問對方能否賣給他。
夫婦倆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又問老人多大歲數(shù)了,夫婦倆說,80多啦。他摸摸虎頭鞋說,20塊錢賣給他怎么樣。年輕的夫婦只是說,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將虎頭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50塊。夫婦倆有點不知所措:師傅,這是孩子他太姥姥……
他著急地打斷他們的話,掏出鈔票:好,不說了,100!
年輕的夫婦沒有接錢,從他手里拿過虎頭鞋,倆人站在路邊輕聲商量著什么。他不甘心地喊:120!
講到這里,因為激動,朋友的臉微微泛紅,說當(dāng)時真有些生氣了,虎頭鞋雖好,但就值這個價了,也應(yīng)該是讓這對鄉(xiāng)村夫妻動心的價格,足可以給小孩買雙好鞋。
夫婦倆商量了一會兒,拿著虎頭鞋微笑著走向他:師傅,你這么喜歡,就送給你好了。說實話,我們一路問路,就數(shù)你最熱情,還給畫張圖。真不知怎么謝你!
這下我的朋友愣住了。當(dāng)夫婦倆將虎頭鞋塞到他手里時,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錢,講好120塊,一分不會少。
夫婦倆說,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賣。
朋友勸道,你們告訴老人,虎頭鞋在城里賣了這么多錢,老人家不知會多高興。
對方笑了,女人說:太姥姥知道有人這么喜歡她做的鞋,要掏這么多的錢買,就很高興了。你拿去給孩子穿,我們讓太姥姥再做,方便。
聽到這里,我和先生站起來,都想看看這雙虎頭鞋。
朋友攤開雙手:我沒有拿,把虎頭鞋給他們放進了塑料袋,說,你們告訴太姥姥,她做的鞋漂亮極了,有人出很大的價錢你們都沒賣。她老人家一定更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