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飛一行從西班牙出發(fā),經麥哲倫海峽,到達巴西。
小好問的第一次出海
按照航海圖的路線,路飛等人來到西班牙,在當地購置了不少食材、飲料、生活用品和航海裝備。西班牙國王得知草帽團到來的消息,在王宮設下盛宴招待他們。晚宴后,路飛等人登船出海?!皢⒚商枴痹谝股\罩下,駛向茫茫大海。
第二天早上,小好問被路飛的聲音吵醒?!按蟛┦浚炜矗『枚圄~啊,把它們釣上來可夠咱們大吃一餐了!”小好問睡眼惺忪地看看四周,發(fā)現(xiàn)太陽已經升起,海面上金燦燦的一片?!巴郏妹腊?!”小好問一下子沒了睡意,急忙跑到甲板上,順著路飛的魚竿望去,看見水里好多好多漂亮魚兒,爭先恐后地游著,像是在和“啟蒙號”賽跑。小好問被美麗的海洋生物所吸引,拉著路飛問個不停?!斑@不算什么,你要看到偉大航路的珊瑚才知道什么叫美呢……哎呀,你這么吵,魚兒都給你嚇跑了,你去問大博士吧!”路飛一腳踢開了小好問,扶了扶頭上的草帽,繼續(xù)專注地盯著魚漂。
小好問跌了幾個跟頭,一臉委屈地跑去駕駛艙找大博士告狀。大博士分析著儀表上的數據,正在擬定未來幾天的航海路線,看見小好問氣沖沖地跑進來,急忙摘下眼鏡,停下了手頭上的工作。小好問一臉紅彤彤地嚷著:“大博士,路飛哥哥不給我講海洋生物的故事,還動手打我………‘好了,小好問,不要生氣了,你想了解什么知識,大博士來告訴你。”說著大博士打開了筆記本。
小好問看著關于美麗海洋生物的資料,滿眼驚奇,嘴巴張得老大?!肮?,上鉤啦!”從甲板上傳來的聲音打斷了小好問的學習。小好問向窗外望去,只見路飛提著魚,興奮得手舞足蹈。陽光灑在船上,不時有海鳥停在甲板上休息,第一天的出海生活在這份清晨時光里顯得格外美好。
美麗的海洋生物
海洋是我們世界里最漂亮的一部分,它充滿生機,色彩鮮艷,處處都是誘人的藝術。絢爛的深海水,可愛的魚,驚艷的珊瑚,色彩鮮明的海洋動物,吸引了無數熱愛自然和充滿勇氣的人出海遠航,只為一睹海洋里的那些美麗和精彩。
燈泡海鞘
從透明的外衣可以看出,其內部結構和白色的器官,看起來就像一個燈泡,燈泡海鞘的名字由此而來。它們大多是沿著挪威海岸被發(fā)現(xiàn)的,但其廣泛分布在大西洋、北海、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它們常松散地擠在一起,其形狀是圓柱形,長4厘米,嚴冬猛長,夏天復活。
圣誕樹蠕蟲
圣誕樹蠕蟲很小,是管蟲的一種。這些迷人的珊瑚有很多顏色,黃的、橙的、藍的、白的,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熱帶海洋。這種蠕蟲的彩色螺旋其實是高密度呼吸結構,它沒有專門為運動和游泳的附屬肢體,不能游到管子外面去。它們有兩個很漂亮的冠,讓它們看起來像圣誕樹,也因此而得名。這些冠其實是它們的嘴,很敏感,即使是碰到影子它們也會馬上有反應。
氣泡珊瑚
氣泡珊瑚很漂亮,它們膨脹和擴張都需要光。白天張開時,看起來很像氣泡、珍珠或葡萄,泄氣時可以看見它們有一個硬的骨架。氣泡珊瑚主要分布在紅海、印度洋和太平洋。這些氣泡珊瑚都非常脆弱,一碰就碎。
雞毛撣子蠕蟲
誰會相信這些漂亮鮮艷的羽毛是一種蠕蟲?這種蠕蟲像一個老式的雞毛撣子,除了頭部,其他部位都在一個沉積著沙子的管里。蠕蟲頭部的管子有兩個冠,是供它呼吸和進食的器官。這些藏在管里的東西很小,但很敏感,能覺察出危險。漂亮的紅色、橙色或棕色的海綿游蕩在蠕蟲周圍,也為其增添了幾分美意。
丁香水螅體
丁香水螅體也被稱為手套水螅體,有八根觸須。這些驚艷的水螅體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有棕色、紅色、粉色、白色和綠色。小的是丁香水螅體,而大的通常被當做手套水螅體。
它們靠碘、糠蝦蝦、浮游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為生,通常成群結隊,需要一定量的光線。它們在珊瑚礁和石頭上能夠迅速地發(fā)展生長。
麥哲倫海峽——大航海家的夢想
經過了一周的航行,大家漸漸適應了出海生活的節(jié)奏。大博士把這些天的所見所聞寫在了《大博士航海日志》里,小粗心和小好問也跟著學到了不少知識。
這一天,“啟蒙號”經過了一條迂回曲折的海峽,峽中風大多霧,潮高流急,在船只經過的時候還遇到了旋渦逆流,連航海經驗豐富的路飛船長也嚇出了一身冷汗。駛出海峽之后,周遭卻立刻風平浪靜,真是神奇的海峽??!大博士拿出航海圖端詳了好久,才忽然醒悟:原來咱們已經到達了傳說中的“麥哲倫海峽”,大家被“啟蒙號”的驚人速度深深折服。
一連幾天,小好問和小粗心還一直想著那條奇怪的海峽和它名字背后的故事,好不容易逮著個機會,他們拉著大博士,非要大博士給他們上堂課。課堂上,小好問和小粗心對航海家麥哲倫的故事好奇不已,可正當講到“火地島”這個話題時,大博士的電腦卻沒電了。正巧看見奧妙精靈從房間里出來,他倆又拉住奧妙精靈:“關主啊,出來這么久,一直是大博士給我們上課,你還沒教過我們知識呢!”奧妙精靈拗不過他們,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小錦囊:“這次出來,我隨身帶了三個奧妙錦囊,以備不時之需。給你們一個吧,打開錦囊就會有你們想知道的答案。”
小粗心一手搶過錦囊,就向二樓船艙跑去。
“你等著吧,我看完了就告訴你!哈哈!”
“喂,一起看啊,別跑!”
看著晚霞下兩個你追我趕的身影,關主欣慰地笑了。
大航海家麥哲倫
費迪南德·麥哲倫,1480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波爾圖的一個沒落的騎士家庭。10歲時他的父親將他送進王宮服役,后隨葡萄牙遠征隊到過東部非洲、印度和馬六甲等地探險和進行殖民活動。這段經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
他的朋友占星學家法力羅計算出香料群島的位置,麥哲倫猜測,大海以東就是美洲,并堅信地球是圓的。于是,他于1519年開始了環(huán)球航行。橫渡大西洋,穿越美洲,經歷了麥哲倫海峽的生死時刻,忍受了太平洋上的饑餓,終于在1521年抵達菲律賓群島。
麥哲倫首次橫渡太平洋,在地理學和航海史上產生了一場革命,證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qū)不是陸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一個統(tǒng)一的完整水域。麥哲倫的壯舉為后人的航海事業(yè)開辟了道路,成為環(huán)球航行第一人。
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全長592千米,寬窄懸殊,深淺差別也很大。當年麥哲倫率領船隊在海峽航行時,夜晚曾看見南邊島嶼上升起一個個火柱。這是印第安人點燃的烽火,因此這個島嶼也就被稱為“火地島”。麥哲倫海峽的一些港灣可停泊大型艦只,但因航道曲折艱險,自從巴拿馬運河通航后,來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船只一股不再經過這里。后人為了紀念麥哲倫對航海事業(yè)作出的貢獻,把這段海峽稱為麥哲倫海峽。
火地島
名字由來
船隊一駛進火地島港口,附近山上立刻就有一堆篝火被點燃了,一縷縷灰蒙蒙的煙升了起來。接著,島上也一處接一處地飄起了濃煙?;鸬貚u人就是用這種方式相互通知,有外國人來了。1520年10月,航海家麥哲倫發(fā)現(xiàn)了被他命名的麥哲倫海峽時,首先看到的是當地土著居民在島上燃起的堆堆篝火,于是將此島命名為“火地島”。
達爾文的旅行日志
“當地的居民火地島人,外貌很奇特,這讓我覺得很有趣。他們不穿衣服,皮膚是紅銅色的,只在肩上披一張駝皮,看風從哪兒吹來,就把這皮移到哪一面?;鸬貚u人的臉上都涂著五顏六色的花紋,樣子很可怕。說話的時候咯咯地,和小雞吃食時的叫喚聲差不多。火地島人有非常出色的模仿本領,我們無論咳嗽、打呵欠,或其他稍微不同的動作,火地人就立刻惟妙惟肖地摹仿出來。他們還善于模仿英語的詞兒,甚至整個句子的發(fā)音。真是有趣極了!”
世界盡頭
火地島是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島嶼。它位于南緯52°~56°之間,東臨大西洋,西與太平洋相接,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大陸相望,北隔麥哲倫海峽與南美大陸毗鄰,是智利和阿根廷兩國的最南端領土,也是世界上除南極大陸以外的最南端的陸地,其最南點就是聞名世界的合恩角。
漁村大叔的熱情招待
出海數十天了,路飛真是個十足的吃貨,當初在西班牙買的400多斤新鮮牛肉竟然全部吃完了!這其中大半是他吃掉的!船上其他的食材也不多了,大家商量決定,靠岸找個村莊休整幾天,也補充一些食物和淡水。
小靈通拿著望遠鏡在搜索適合靠岸的地點,忽然他興奮地大叫:“前面有村落,我們可以靠岸了!”
走進村落,看見很多黑人圍著篝火唱歌、跳舞,這些人赤裸上身、臉上涂滿油彩。小粗心以為遇到了吃人的野人族,嚇得一路猛跑。小靈通樂得哈哈大笑:“這是巴西印第安人的村落,他們不吃人的!”
說話間,有一位漁夫模樣的大叔走上前用中文說:“聽你們說話知道你們是中國人,你們這是從哪里來?”得知路飛等人是出海探險的少年英雄,大叔熱情地招呼大家去他家做客。大叔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大家一邊吃著美味的沙丁魚,一邊聽著大叔講述古老的海盜故事。
1492年秋季的北大西洋上,三艘多桅帆船穿過薄薄的霧氣,在浪濤里不住顛簸,十分艱難地向西航行著。這支小小船隊首尾相接,緊緊挨靠在一起,仿佛害怕一排大浪卷來,會把它們沖散似的。
在最前面的“圣瑪利亞”號的船臺上,勞拉雙手緊握著欄桿,眼睛不時地朝天邊漫無目的地搜尋著,像是在期待一個企盼已久的奇跡突然在眼前出現(xiàn)。當初大家滿懷信心,為了“尋找黃金,為國效力”的信仰,跟隨哥倫布船長出海遠航。可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什么東西也沒有發(fā)現(xiàn),加上狂風惡浪和饑餓、疲勞的無情折磨,許多水手都害怕了,怨言也開始多了起來。就在昨天,水手嘩變,堅決要求哥倫布改變航線返航,哥倫布好不容易才鎮(zhèn)壓下來,并希望大家再給他一周的時間。
勞拉正回想著這段時間的經歷,天空中突然出現(xiàn)了一群海鳥,振翼向著西南方飛去。鳥兒是接近陸地的一個象征,哥倫布被迫放棄正西的航向,跟著鳥群前進。
行駛了五天,新大陸的第一個黎明終于帶著燦爛的霞光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一個四周環(huán)繞暗礁、長滿熱帶叢林的小島。島民們光裸著身子,鼻子上帶著黃澄澄、亮閃閃的純金質裝飾品。哥倫布不知道眼前是一個未知的新大陸,錯誤地以為自己登上了富饒的印度海岸,他把島上的居民稱作印第安,也就是“印度人”的意思。勝利的喜悅鼓舞著他們,他們又揚帆繼續(xù)向前航行,16天后他們到了古巴島,在這里他們有生第一次見到了玉米、馬鈴薯和煙草,也瞧見了熟悉的棉花……
在第二次航行中,哥倫布船隊為了爭奪奴隸,帶了大批專門受過訓練的獵狗來追捕印第安人,因此激起了曾一度熱情接待過他們的當地人民的反抗。他們摧毀了哥倫布修建在海地島上的一個堡壘。在那次沖突中,勞拉與船隊失散,在當地的村落度過余生。
說到這里,大叔從書柜里拿出一本破舊的日記本,接著說:“勞拉把他跟隨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經歷寫在了日記里,勞拉是我們家族的祖先,這本日記一直傳了下來?!?/p>
奧妙精靈接過日記本,繼續(xù)讀了下去。大家在柔和的光線里,聽著海賊王哥倫布的故事,漸漸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小靈通還在寫著什么,奧妙精靈問他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我在做功課呢,每天記一點,每天學一點?!?/p>
海賊王哥倫布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意大利航海家、殖民者。生于意大利熱那亞,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后四次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從那以后,西方終于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