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玲
(鞍鋼教育培訓中心,遼寧 鞍山 114032)
帶鋼的寬度和厚度精度控制主要靠高響應速度的液壓伺服系統(tǒng)來完成,而液壓伺服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則靠性能優(yōu)良的伺服閥來保證。1780生產(chǎn)線的粗軋、精軋、卷取伺服系統(tǒng)都是選用MK型伺服閥。MK伺服閥具有技術先進、性能良好、抗污染能力強的優(yōu)點,但其價格極為昂貴。維修伺服閥難度大,不僅要有液壓方面的知識,還要有電子方面的知識。
MK伺服閥分為一級閥和二級閥。一級閥也稱為先導閥,可以作為單獨裝置使用。先導閥由力馬達、閥本體、傳感器三部分組成(圖1)。
當電流通過磁感區(qū)中的移動線圈時,一個與線圈電流和放電器磁通密度成比例的力將作用在移動線圈上,該力將直接傳遞到閥本體部分中的閥塞上以便控制閥塞的運行。直接與閥塞連接的移動線圈將根據(jù)輸入電流的極性和大小來控制液壓油的方向和流量。在MK型閥上,閥塞和閥套設計成特殊結構以便減少由于閥塞移動而產(chǎn)生的液動力,從而降低了力馬達上的負載。一對相對的彈簧位于閥塞端,用來將閥塞固定在機械零點,該零點由閥塞零點調(diào)整裝置確定。
傳感器部分是通過應用渦流型應變傳感器來探測出閥塞的位置。這樣獲得的應變信號經(jīng)電反饋給操作放大器以便糾正和穩(wěn)定其特性曲線。該應變信號的零點位置是由傳感器的零點調(diào)整裝置來確定的。在MK型閥上,力馬達和傳感器部分都是通過2片隔片來關斷液壓油以保持這些部分完全干燥。該結構將確保閥在任何時候都能穩(wěn)定和可靠。
一級配置的MK型閥,流量較小,在大流量的情況下,MK型閥作為輔助閥與主閥一起應用。這時一級直動閥作為先導閥來控制下面的主閥運動,主閥運動由先導閥的流量信號來控制,主閥由閥本體和傳感器兩部分組成。主閥塞運動可以控制大流量。傳感器部分采用一個LVDT型探測器并探測出閥塞位置,實行電反饋。
MK型閥的運行需要1個伺服放大器(型號為MK-G),控制電路圖見圖2。
MK-G型放大器有下列7個電路構成:DC穩(wěn)定電源裝置、電源放大器電路裝置、伺服閥電路裝置、主閥電路裝置、加法電路裝置、檢測信號電路裝置、監(jiān)控電路裝置。
MK-G型放大器的特點如下。
1.通過對MK型閥力馬達控制采用電流反饋方式可以獲得高穩(wěn)定性和低波動的輸出電流,同時也可以減少力馬達線圈溫度增高的故障。
2.用于MK型閥上的應變探測儀的電路可以構成高精度反饋控制系統(tǒng)。
3.內(nèi)部穩(wěn)定的直流電源允許利用工業(yè)交流電源作為外部供電電源。
4.通過前面板控制開關和數(shù)字儀表,內(nèi)部的檢驗信號電路可以很方便地調(diào)整和檢驗MK型閥。
5.用于傳感器DC信號(4~20mA)的(I/V轉(zhuǎn)換)電路對噪音有較低的敏感性。
6.監(jiān)控電路用于監(jiān)控意外情況,如DC電源的異常、伺服閥的力馬達線圈的電流過載、伺服閥和主閥的零點偏差、伺服閥不穩(wěn)定的振動。
7.插入式終端塊及異常探測功能將更易調(diào)整和維護MK型伺服系統(tǒng)。
迄今為止,一般采用的噴嘴擋板式伺服閥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缺點。如噴嘴或擋板的孔徑小,易堵塞,易造成動作異常或造成使用壽命短;同時由于力矩馬達和油液增壓裝置存在的特性所致,反應動作受到限制?,F(xiàn)在開發(fā)的MK閥,采用了直接以電磁力來驅(qū)動控制閥塞機構,因而使結構簡單化,糾正了噴嘴擋板式閥的缺點。
MK閥在1780生產(chǎn)線的具體應用見表1。
MK閥的閥塞位移的特點見表2。
1.振動。
在采用正常閥塞公差時,閥塞趨于更平穩(wěn)地運動,操作條件的不同,在隨后不久將出現(xiàn)振動。為在此情況下檢查一級MK閥,將輸入到Ps點液體壓力斷開并輸入方波(7~10Hz),檢測P-FB輸出(閥塞位移輸出電壓),調(diào)節(jié)輸入信號的振幅,直至P-FB輸出滿足表3數(shù)值;而同時檢查二級MK閥,在斷開C1和C2點后,向Ps點提供正常的操作壓力并輸入方波(7~10Hz),檢測M-FB輸出(閥塞位移輸出電壓)直至M-FB輸出滿足表3數(shù)值。
表1
如果波形如圖3b邊所示是振蕩的,增加GAMPGAIN。但是,如果增益增加過大,閥塞位置控制精度將降低,應降低MAIN GAIN,直至波形和圖3a所示完全一致為止。若振動持久,降低PILOTGAIN。
2.零點的基本偏差。
對于一級MK閥如果閥套和閥塞邊部出現(xiàn)不對稱磨損或損壞,將增大零點偏差。在此情況下,應更換新閥,因為它不能被修復。對于二級MK閥,如果閥套和閥塞邊部出現(xiàn)不對稱磨損或已損壞,M-FB將產(chǎn)生較大偏差,且內(nèi)部泄漏將使管線的異常干擾和振動增大。在此情況下,應更換新閥,因為它不能修復。
表2
表3
當伺服閥發(fā)生閥塞卡阻和特性不好時,特別是動特性響應非常慢時,伺服閥必須下機修復。伺服閥的動特性可以通過定期做時閾分析來獲得。
首先對下機的伺服閥要進行測試,包括閥體表面油污清理、線圈及傳感器阻值測試、先導閥及主閥靜特性測試。從伺服閥的靜特性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該閥的各種缺陷,比如先導閥和主閥的零點偏差等。最主要的是從內(nèi)泄曲線數(shù)值來判斷閥套和閥塞的磨損量,以便于決定是否更換閥套和閥塞,閥套和閥塞必須成對更換。
在電液伺服系統(tǒng)中,伺服閥將功率很小的電信號放大并轉(zhuǎn)換成液壓功率輸出。它的輸入量是電流,輸出量則是和輸入成正比的負載流量或負載電壓。由于閥的輸出流量(或壓力)是由閥塞的位移所引起的,因此,也可以將閥塞的位移作為輸出量。這就要求伺服閥的閥塞上的4條控制邊和閥套上的4條控制邊完全重合(零開口)。因此在對伺服閥拆卸、清洗和組裝時要非常小心謹慎,因為伺服閥的各部配合間隙都很小。一旦碰傷閥套和閥塞的楞邊,會使先導閥和主閥的內(nèi)泄增大,當內(nèi)泄超過限值時,必須更換閥套和閥塞。
在組裝伺服閥時,所有螺栓緊固部位必須使用力矩扳手。密封圈要全部涂油脂,以防損壞。先導閥機械零點和電氣零點的調(diào)整非常重要,它將決定伺服閥的各項性能。做測試時要嚴格控制油溫,盡量接近工況溫度,因為油溫的改變會使伺服閥的機械零點和電氣零點產(chǎn)生漂移,改變了伺服閥的使用性能。
針對MK伺服閥的維修,在建設1780生產(chǎn)線的同時也引進了專門維修MK伺服閥的維修站,以完成伺服閥的修復和檢測任務。
[1]張利平.液壓閥原理、使用與維護[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薛祖德.液壓傳動[M].中國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3]數(shù)字化手冊編委會.液壓設計手冊[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4]李鄂名.實用液壓技術一本通[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