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從外面找人來擔任匯源果汁的CEO?
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想內(nèi)部培養(yǎng),后來發(fā)現(xiàn),內(nèi)部培養(yǎng)的人雖然很忠誠,但也會很依賴你,這對于帶領企業(yè)長遠發(fā)展并不是一個良好的品質(zhì)。匯源至今已經(jīng)發(fā)展了20多年,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與我產(chǎn)生碰撞的人,要更有個性一點。但匯源內(nèi)部的人,這么長時間在我的影響下,已經(jīng)慢慢沒什么個性了。現(xiàn)在公司開會,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少了,老板定的東西不敢反對,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從外部找人,內(nèi)部可能會有質(zhì)疑,但目前確實需要這樣一個能跟我產(chǎn)生碰撞的人。
其實說起來,我選接班人的標準很簡單。首先,對這個事感興趣,愿意承受其中的辛苦;其次,有能力做。這個擔子太大了,戰(zhàn)略、政府、媒體、慈善,方方面面都需要協(xié)調(diào);最后,還要看能不能得到認可,員工是不是愿意跟著他干。這三條缺一不可。
我非常愛自己的子女,但從來沒想過讓他們接班。匯源還是個小作坊的時候,我基本愿意交給家里人;但是做大以后就不一樣了。這事太苦,我不想讓我的子女再掉到這個坑里來。我女兒現(xiàn)在幫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她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家庭,有時候還要照顧我,已經(jīng)夠忙碌了,再讓她做一把手,不太現(xiàn)實;兒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做事也小心謹慎。但他當過兵,服從精神很強,要是把他放在我這個位置上,去果斷地處理事情,也是不行的。因為性格這個東西很難改變和培養(yǎng)。
對于新聘請的CEO蘇盈福,很多人覺得我太大膽。平心而論,之前我對他的了解確實不多,只知道他曾做過李錦記的CEO,但我愿意冒這個風險。做任何事都會有風險,如果因為過多考慮風險而放不開,必然請不到合適的人。聘請新的CEO,對匯源而言,既是風險也是機會。但是我有自信,哪怕匯源做了21年,被我新找來的人折騰死了,也只能說明,我沒有很好地跟他溝通,控制和協(xié)調(diào)好他。但目前,我自認為還是有能力和信心指導、引導他們的。
說起來,我倆的分工也還沒有十分明確。因為時間太短,我不能把太多責任壓給他。但我會全方位盡力幫助他,同時不影響和干涉他,給他重組的空間,我的影子越來越少才好。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好空降兵和老員工之間的矛盾。我所做的是,先打預防針。不僅給老員工打,也給新來的人打。前不久,我們開了三天會,我在會上講了,說的非常直接。匯源從小到大,從無到有,老員工都是有功之臣,但任何人不準居功自傲,要謙虛求教;新來的員工,不管你過去干什么,到匯源來,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要把自己當救世主。匯源在中國做果汁,沒有可模仿的對象,這些年就是摸石頭過河,你要貶低了他以前的一切,匯源這么多老員工的臉往哪里放?但老員工如果居功自傲,新來的人又怎么開展工作?
話雖如此,匯源終究是一個講人情的企業(yè),很多事情也并不一定非要尖銳到不可調(diào)和的程度時才解決。匯源有很多空間,這個崗位不合適,立馬就可以調(diào)到其它崗位去試一試,既化解矛盾又保留情面。我一直說,不要搞對立,今天把這個開掉,明天把那個裁掉,這樣太殘酷了,我不愿意那樣做。員工不是敵人,趕盡殺絕不是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