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幽禽
趙少儼花鳥畫作品展
2013年7月28日至8月18日
山東省濱州市東方文化街東書房畫館
本次畫展由榮寶齋畫院主辦,東書房畫館承辦,共展出趙少儼最新精品畫作40余幅,涵括墨花、鳴禽、梅竹等多種題材,展示了畫家近期的學術追求與個性面貌。趙少儼生于1975年,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與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供職于榮寶齋畫院,是近年涌現(xiàn)出的70后年輕畫家中的佼佼者,受到藏家的著力關注。趙少儼畫作遠紹宋元,傾心白陽南田,小寫意勾勒間,多用淡墨營造安詳靜謐、清新雅致的空間氛圍,讓人一見忘俗,在忙碌的現(xiàn)代都市中勾起濃濃的文化鄉(xiāng)愁。
文心·境象
石峰2013中國山水畫新作展
2013年7月28日至8月6日
威海市逸云齋美術館
本次畫展由中國畫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威海市政協(xié)主辦,威海市逸云齋美術館、威海市樂天美術館承辦,威海九隆置業(yè)有限公司協(xié)辦,共展示石峰40余幅精品力作,這是繼2012年文化部恭王府主辦的“山水境象”展覽后,石峰近期創(chuàng)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從氤氳迷蒙的傳統(tǒng)水墨到詩意華滋的家園系列,體現(xiàn)出石峰作為新一代山水畫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溯以及對時代精神的關照。這些作品不僅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據(jù)悉,此次威海展結束后,展覽還將陸續(xù)在濟南、淄博、濰坊等城市舉行巡展。
石峰1969年生于山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專業(yè)畫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特聘畫家、文化部中國畫學會創(chuàng)會理事、文化部青聯(lián)美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是從傳統(tǒng)出新”的踐行者。
時尚老東珠
亮相北京大飯店
8月2日下午,一批用百年天然野生深海老珍珠制作的精美飾品在北京中國大飯店公開展示。這些飾品系由可佳珍玉堂以收藏多年的老東珠經(jīng)國際級珠寶設計大師設計,以古老瑪瑙、蜜蠟、綠松石、紅珊瑚以及古苗銀等作配件點綴,精心制作而成,展示了天然老珍珠無與倫比的雍容華貴,同時融入時尚和民族風格,為中國文物收藏、傳承進行了新的嘗試。在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支持下,本次展示為國內(nèi)收藏愛好者與時尚愛好者提供了先睹為快的機會,它們也成為8月7日至11日舉行的第四屆中俄文化大集活動的重要參展展品。
天然珍珠是一種珍貴的有機寶石,國際上有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翡翠、珍珠“五皇一后”的美稱——珍珠為“寶石之后”。中國的珍珠史始于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此后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都以珍珠裝飾為榮,至清王朝,對珍珠的追捧更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來自東北烏蘇里江、黑河地區(qū)的天然淡水珠和山東渤海及波斯灣地區(qū)的深海珠成了清皇室的專屬,這些天然野生珍珠當時被稱為“東珠”,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方可佩戴與擁有。東珠產(chǎn)于特定的貝蚌,這種貝蚌現(xiàn)已絕跡,因而流傳下來的老天然野生東珠便成為稀世珍寶。2007年在紐約一場拍賣會上,一串68顆天然野生珍珠項鏈創(chuàng)下拍賣價710萬美元的世界紀錄。
陜西韓城出土周代芮國文物珍品特展
2013年7月9日至10月7日
蘇州博物館
陜西韓城市梁帶村芮國墓地出土文物是陜西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些精美絕倫的文物完整呈現(xiàn)了芮國的歷史文化面貌,對于研究兩周社會制度、芮國歷史及其手工藝制作等具有重要的意義。蘇州博物館此次遴選梁帶村墓地出土的金器、玉器、青銅器等文物共計49件(套),無一不是獨具異彩、難得一見的珍品,呈現(xiàn)出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得大自在
乾隆時代的皇家風采
2013年7月11日至10月13日
深圳博物館(市民中心A區(qū))二樓專題展區(qū)
此次展覽的名稱“得大自在”出自乾隆大帝的一方印章,本是佛教用語,意蘊其清快閑雅的精神生活。展覽由深圳博物館和北京藝術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北京華協(xié)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協(xié)辦,巧妙地整合了乾隆時代的瓷器、玉器、書畫、銅器、筆墨、織繡、佛像等多門類的皇家文物98件(組),精彩紛呈,盡顯盛世皇家氣象。此次展覽的文物皆來自北京藝術博物館。
滄海觀瀾
劉海粟作品展
2013年7月16日至9月1日
蘇州博物館現(xiàn)代藝術廳
本次畫展是蘇州博物館與劉海粟美術館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藝術交流,展覽從風格和時間上對劉海粟作品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展示其一生非凡的藝術積淀與造詣。展覽展出的50余件作品中包含了國畫、油畫以及文獻資料,可以說是劉海粟各個時期頗具代表性的精品力作。
八閩墨寶
福建博物院藏明清閩籍書畫家珍品展
2013年7月16日至9月15日
廣東省博物館三樓書畫展廳
自宋以來,福建書畫名家輩出,如蔡襄、惠崇、陳容、鄭思肖、吳彬、邊景昭、曾鯨、黃道周、華碞、上官周、黃慎、林則徐、嚴復……燦若繁星,從而奠定了八閩書畫藝術的重要歷史地位。明清時期,八閩地區(qū)書畫名家層出不窮,藝術作品既有宮廷巨制,也有文人小品。此次展覽從福建博物院眾多書畫藏品中挑選出百余件書畫精品,集中展示此間福建書畫發(fā)展的盛況。
蜀韻佛光
四川南北朝隋唐佛教石刻文物展
2013年7月17日至10月20日
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3-4號展廳
東漢時期,佛教便傳入四川。南北朝隋唐時期,成都逐漸成為南方繼建康、荊州之后又一佛教興盛之地。萬佛寺自近代以來出土了大量佛教造像,其中南朝造像古樸生動,融合異域風格,且有多件紀年造像,尤為珍貴;隋唐造像則造型優(yōu)美,細膩生動,彰顯盛世風采。近年邛崍龍興寺也出土了大量唐代佛教石刻造像、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等文物,這些發(fā)現(xiàn)為研究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教在南方地區(qū)的傳播以及南北佛教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萬佛寺遺址出土的南朝佛像意義重大,享譽海內(nèi)外。此次深圳博物館與四川博物院、邛崍市文物管理局聯(lián)合舉辦的展覽,共展出成都萬佛寺遺址、邛崍龍興寺遺址出土佛像以及相關石刻造像60件,展現(xiàn)了當時四川地區(qū)佛教藝術的歷史成就。
劍舞楚天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珍品展
2013年7月20日至10月20日
大連現(xiàn)代博物館四樓特展廳
本次展覽中展出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珍品共計298件,包括青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工具,玉器,漆木器等五大部分。其中國寶——越王勾踐劍于8月末至9月初作階段性展出。本次展覽的展品以出土于湖北省棗陽九連墩楚墓的大量文物為主,包括青銅器銅圓鑒壺、龍耳銅方壺、銅人擎燈、銅人立鳥盆、青銅編鐘、編磬等。另外還有虎座鳥架鼓、漆木龍耳方壺、彩漆木雕辟邪幾、漆木方鑒、彩漆木臥鹿等16件精美的漆器。
妙于陳馨
于非闇、陳之佛精品展
2013年7月25日至9月2日
北京畫院美術館一二層
此展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北京美術家協(xié)會、南京博物院、北京畫院聯(lián)合主辦,為北京畫院今年重點策劃的“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專題之一,集中呈現(xiàn)北京畫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于非闇、陳之佛兩位工筆花鳥畫大家的精品力作70幅。
慈悲梵音
中國古代觀音菩薩展
2013年7月26日至10月9日
寧波博物館一樓東臨展廳
觀音菩薩在漫長的傳播過程中,與我國漢藏文化相互交融,受到我國民眾的廣泛崇信。本次展覽共展出觀音文物百余件,全面展示了觀音菩薩從印度到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