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芹
(廣東豐凱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 佛山 5283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 織機織造技術正向著寬幅、 高速、 高效、 自動化方向發(fā)展[1]。 其中寬幅在工業(yè)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 而單獨為寬幅機而特意購置寬幅經軸, 對于長期使用窄幅機的客戶來說成本過高; 單經軸送經, 因擺動后梁太長, 剛性要求高, 制造難度大, 而且后梁太長, 單靠后梁側的張力信號模塊來檢測經紗張力, 造成所采集的張力信號誤差較大。因此, 后梁系統(tǒng)研發(fā)出新的結構雙送經裝置。雙經軸送經裝置是后梁系統(tǒng)的一種[2], 后梁系統(tǒng)主要用來支撐經紗, 使經紗保持一定的張力,當織機開口打緯時經紗張力產生瞬間變化, 此時, 后梁系統(tǒng)可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和補償作用。借助后梁位置及擺動幅度來控制經紗的張力,同時利用后梁來感受經紗張力。 后梁系統(tǒng)通常分為兩種, 一種為單送經裝置, 一種為雙送經裝置。 本文重點介紹了以電子式送經的雙送經裝置。 為了更好理解送經機構中經紗張力對織物的重要性, 對送經感應原理作簡單介紹。
送經感應[3]是由裝在后梁機構上的傳感器將經紗張力信號連續(xù)傳給電控系統(tǒng), 電控系統(tǒng)控制送經電機的轉速, 使經紗張力始終穩(wěn)定在設定的張力值。 送經機構上的張力感應裝置則是利用信號模塊分別通過機械擺臂與感應后梁相連接, 經紗張力的大小通過感應后梁、 擺臂、張力彈簧, 使張力感應器發(fā)生變形, 以采集經紗張力變化的信息 (如圖1 所示)。 在織造過程中織軸從大到小能否保持均恒一致的經紗張力是衡量送經機構好壞的標志。
圖1 送經感應原理
在織機的寬幅系列織機中, 傳統(tǒng)的送經及張力感應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單經軸送經方式;另一種是雙經軸送經方式。
單經軸送經, 是由單感應后梁檢測經紗張力的方式, 其擺動后梁整體性好, 單經軸紗線張力均勻, 感應良好, 能滿足織造的高品質要求, 但擺動后梁太長, 剛性要求高, 制造難度大。
單送經裝置是由單經軸送經, 單感應后梁檢測經紗張力的方式完成送經的裝置 (如圖2所示)。 其運動方式是通過張力傳感器檢測出懸掛在張力感應后梁上的經紗張力, 通過電控箱與恒張力值比較來控制交流伺服電機的轉速,同時交流伺服電機的旋轉通過減速器使固定在經軸齒輪上的經軸旋轉, 將經紗送出。 在寬幅機中, 經軸要求使用寬幅經軸, 且配套寬幅整經機, 作為長期使用窄幅機的客戶廠, 配套的經軸及整經機無法滿足寬幅需要, 而重新購置,則成本過高。
圖2 單送經裝置
雙經軸送經, 假如只配一個感應后梁檢測經紗張力, 那么雙經軸由于整經的差別, 紗線張力存在差異, 又使用同一后梁檢測經紗張力,影響布面質量的提高。 為克服此問題, 雙經軸送經裝置兩組獨立的擺動后梁上分別連接有張力信號感應裝置。
雙送經裝置[4]是由雙經軸送經, 兩組并列雙經軸分別與一變速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變速驅動電機與控制箱相連接; 兩組獨立的擺動后梁上分別連接有張力信號模塊, 張力信號模塊與控制箱連接; 兩組并列雙經軸與兩組獨立的擺動后梁分別并聯(lián)于中間支架上 (如圖3 所示)。 其運動方式是由并列雙經軸和交流伺服電機構成的送經部分, 張力信號模塊把采集到的連續(xù)的張力變化信號經過放大和A / D 轉換,提供給電控箱, 電控箱經過對信號采樣, 取平均值, 并與每一個組織偱環(huán)的張力平均值進行對比, 求得差值, 并以此求得送經的補償量,再與基本送經量加成, 求得下一緯的送經量,再將此值代入已知函數, 并以此求取轉速, 再由相應的脈沖信號完成對送經伺服電機的控制,滿足送經要求。 此結構可利用窄幅整經機和漿紗機準備經紗, 滿足寬幅織物的需要, 也滿足了客戶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的需求。
圖3 雙送經裝置
雙經軸送經是把兩組并列雙經軸各自與一變速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變速驅動電機與控制箱相連接; 兩組獨立的擺動后梁上各自連接有張力信號模塊, 張力信號模塊又與控制箱相連接; 使得劍桿織機的并列雙經軸送經時, 有各自獨立的后梁感應張力裝置來檢測雙經軸各自不同的張力變化, 從而各自完成送經補償, 達到恒張力織造的目的, 保證了高品質的布面質量。 其結構簡單合理、 能滿足并列雙經軸送經時, 對單個經軸送經量的高精度控制, 真正意義上達到恒張力織造, 對提升布面質量有很大幫助。
綜上所述, 雙經軸送經裝置能滿足劍桿織機和噴氣織機的寬幅織機, 在并列雙經軸送經時對經紗張力的高精度控制, 使擺動后梁在并列雙經軸經紗張力不均的情況下, 實現(xiàn)左右電子送經裝置分別完成送經量的補償。
參考文獻:
[ 1 ] 陳革, 林申. 織機電子送經和電子卷取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J ] . 上海紡織科技,1999 (6) :38-53.
[ 2 ] 鄢來朋. 高速劍桿織機的電子送經和電子卷取的研究 [ D ] . 杭州: 浙江大學, 2005 .
[ 3 ] 鄭華. 電子送經卷取系統(tǒng)的研究開發(fā) [ D ] . 上海: 東華大學, 2012 .
[ 4 ] 朱世模. 提高織機送經機構性能的措施 [ J ] .上海紡織科技, 1983 (6) : 19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