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 林陽/文
陳玉先(68歲)
一
陳玉先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但他自幼愛好美術,喜歡隨意涂鴉。中學時代,他參加了學校美術小組活動。此時正值“大躍進”年代,“詩畫滿墻”活動在全國搞得熱火朝天,他和同學一起畫壁畫、寫標語。他們邊學邊畫,這對陳玉先的美術愛好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
陳玉先參加工作后,成了工廠業(yè)余文化活動積極分子,把板報、墻報、海報畫得有模有樣,于是被調(diào)到文化館成為一名美工。
1962年,陳玉先報名參軍,在部隊當警衛(wèi)戰(zhàn)士。執(zhí)勤、操課、拉練、站崗,他什么都干過。緊張的軍旅生涯,激發(fā)了他的藝術才能,參軍的第二年,他的版畫作品《老列兵》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他隨身帶著速寫本,干什么就抽空畫什么,這些稚嫩的作品經(jīng)常在報刊上發(fā)表。后來,他被調(diào)到電影隊當放映員,畫幻燈片。l964年,那是個各行各業(yè)都在搞大比武的年代,他們電影隊又代表軍區(qū)參加了全軍幻燈片比賽,受到部隊領導表揚,陳玉先為此立功。當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組織出版的《怎樣繪制幻燈片》一書就是陳玉先編繪的。
二
24歲的時侯,陳玉先被調(diào)任《解放軍報》美術編輯,開始從事專業(yè)美術工作。他既要從事報紙新聞宣傳工作,又要擠出時間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是活躍在新聞和美術兩個領域,而又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在《解放軍報》上,陳玉先的作品隨處可見。他的影響不僅在軍內(nèi),全國許多報刊刊登了他的大量作品。
當代許多著名畫家如吳冠中、靳尚誼、華君武、楊之光、劉文西等,對他的作品表示欽佩并給以很高的評價。他的作品成為不少中青年畫家和美術愛好者臨摹的范本。
他的速寫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術界有廣泛的影響力。許多畫家就是臨摹他的速寫成長起來的。著名詩人李瑛曾說:“1979年4月,云南邊境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的炮火停息不久,我到一座臨時野戰(zhàn)醫(yī)院去采訪,在椰林掩映的簡易病房里,我看見靠窗的一個傷員,正斜倚在竹床上聚精會神地臨摹一幅圖畫。我走過去,看見他面前擺的是一本從報刊上剪下的插圖集,大大小小的圖畫竟貼了厚厚的一冊,全部是陳玉先同志的作品。這位戰(zhàn)士告訴我,他參軍前便熱愛繪畫,參軍后一直是連隊俱樂部活動的骨干,特別喜歡陳玉先所畫的反映部隊生活的圖畫?!?/p>
陳玉先是出了名的快手,他不僅速寫快,畫其他畫種也得心應手,尤其是連環(huán)畫。在20世紀八十年代,連環(huán)畫曾在美術界創(chuàng)造輝煌,各家出版社都出版連環(huán)畫,畫連環(huán)畫的質(zhì)量和速度是出版社所看重的。比如在1993年,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多家出版社要出版紀念畫冊。這項工程要求高、時間緊、任務重。陳玉先是這些出版社首選的作者。短短幾個月,他就利用業(yè)余時間高質(zhì)量地如期完成了《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傳》《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等三部連環(huán)畫幾百幅作品,受到出版社和讀者的一致好評。
連環(huán)畫《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是中國連環(huán)畫出版社的重點圖書,文字腳本是我編的,我們最擔心的是畫家不能如期交稿。記得陳玉先的稿件是最先交來的,不僅按時,而且品質(zhì)很高。
三
自20世紀七十年代始,陳玉先開始了水墨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這期間,他以革命領袖、民族英雄、時代典型為創(chuàng)作主題。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領袖題材的鴻篇巨制,像《開國元勛》《秋收暴動》《萬水千山》《小平,您好》等作品,場面宏大,體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的氣質(zhì)及神采。
陳玉先的水墨人物畫在世紀之交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他就創(chuàng)作了《紅色娘子軍舞蹈圖譜》《紅燈記人物造型》,那些作品給當年的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曾在中央芭蕾舞團和中國京劇院生活工作了好幾個月,學習到不少舞蹈藝術知識,奠定了他舞蹈人物畫的深厚基礎。
最值得稱道的是陳玉先近十年來創(chuàng)作的以各式舞蹈為主題的水墨人物畫,體現(xiàn)了他精湛的技藝和獨有的審美價值。如果說《太陽花開》在探索處理光影下載歌載舞的人物群像上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的話,那么諸如《采紅蓮》《金風送喜》《紅紅火火》《長白祥云》中人物造型的舒放自如,筆墨書寫的酣暢淋漓則就顯得作者在藝術上更加成竹在胸,自信放達了。他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而又富現(xiàn)代感,筆墨變化而不失整體,人物刻畫精微而不失灑脫。不同的舞蹈運用不同的手法,線條剛柔虛實多變,墨韻潤澤靈動,結構光影并用,彩墨精妙艷逸,從而使作品激情飛揚,滿紙生風,將中國水墨畫的靈性和精要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200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陳玉先的水墨舞蹈畫展“喜慶中華”在剛剛落成的“榮寶齋大廈”展出,引起極大反響。有些專業(yè)演員看到陳玉先的水墨舞蹈作品說:“太精彩了,陳老師肯定學過舞蹈,不然舞姿不會畫得這樣準確、生動、到位,有的動作難度我們都難達到。”
陳玉先在天安門
陳玉先的優(yōu)勢是插圖和速寫的功力深厚。而這些引導著他在水墨舞蹈上的藝術探索。插圖、速寫作為基礎,形成了“玉先風格”的水墨舞蹈人物,構成了他獨具風格的畫作。
陳玉先擅長在生活中觀察、提煉,他用今天許多年輕畫家不愿也懶得用的強記方式記錄畫面主要表達的內(nèi)容,大量速寫,使陳玉先在腦海中對形象有清晰的記憶和準確的把握。他不僅能將腦海中的影像凝固,以千萬分之一的速度定格,關鍵是那是最美的一個定格!旋律與影像,水墨與舞蹈,是他用心在傳達。在陳玉先的水墨舞蹈作品中,人們看到是舞蹈者在舞蹈,而我卻清晰地看到,是水墨在舞蹈!是陳玉先在舞蹈!
陳玉先不是舞蹈者,我卻以為他是真正懂得舞蹈的人,他筆下舞者的姿態(tài)是符合審美的,那并不是哪一位舞蹈演員的再現(xiàn)。許多舞蹈者認為他筆下的舞姿是完美的,是舞蹈者一輩子的追求。這就是陳玉先與眾不同的一面,他在提煉舞蹈姿態(tài)之美,創(chuàng)造一種極致的審美追求。
水墨舞蹈人物或許是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最困難的一種。用眼睛、用心、用藝術的眼光捕捉舞蹈者的一個定格,這已經(jīng)是十分困難的事了,用中國畫的方式表現(xiàn),又難了一層。因為水墨畫法必須快,不像油畫可以雕琢,可以覆蓋。陳玉先常常選擇畫舞者飛旋中的舞姿和神情,是快速旋轉的一瞬。而且,陳玉先選擇的舞者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中國56個民族的舞蹈他都去表達,不知還有哪位畫家愿意做這樣的嘗試。
陳玉先用水墨方式表現(xiàn)光影下的舞蹈人物迅捷的動態(tài)之美,探索了一條常人難以駕馭的表現(xiàn)方式。他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藝術符號。我以為,自葉淺予先生之后,陳玉先是現(xiàn)代舞蹈人物畫最重要的承繼者和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