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勁松
都市人文風之一/銅獎 王奮英(湖南)
雪域/銅獎 李建明(湖南)
去歲過香港,匆忙間不得稍有停留,品味其風情,還好有維多利亞港的海風,溫潤而香艷,總讓人不禁回味。今春三月,正是一年最好的時光,與湖南的青年藝術家結伴采風港澳,一路談笑,心曠神怡。香港,這時節(jié)早已紫荊盛開。
既是采風,當然不同于旅游。少時看香港電影,或通過電影了解香港。對香港及香港人的認識,總覺與所謂內地有很大不同,仿佛香港永遠就該是一部電影。在光影色彩中,向我們建構著她的繁華與綺麗。然而,后來到過香港,感受了香港人的處世方式及平和的心態(tài),也許節(jié)奏快,卻有著一樣的秩序感。這時卻明白,原來香港,不是電影,是真實的人生,是衣食住行,是工作,是上班、下班、接孩子、學英語、學國語,是安靜地和家人經營生活,是努力維持著物質與精神的平衡,是善良、辛苦、積極、健康的人。
于是,當我們在天水圍時,不禁想起了許鞍華,一位有著深刻生活感悟的敏感細膩的女導演。少時看她的《投奔怒?!酚X得她不是女人,我看到很多香港的中年女性在路邊擺攤,或經營一個小鋪子,從容淡定,從不停息。也許許鞍華就是她們當中的一個,真實又樸素的香港女人。
這時節(jié)的紫荊,粉粉的紅,一簇一簇的,嬌艷又豐厚。正午時,顯得格外矜持與美麗。
白天的香港,人卻不多,沒有大都市人群的熙攘,卻總有打扮得體、時尚風情的女人走過,或精煉、或妖嬈、或嫻熟、或性感、或高貴、或冷艷,佇立觀看,細細品味,真美……晚宴時,見到了香港青年議會的負責人及香港藝術家,其男士皆正裝,規(guī)矩得體,談笑招呼,彬彬有禮,對客人并無絲毫懈怠。女士熱情溫婉,裝束各有特色,華麗又嚴謹。香港青年藝術家則單純可愛,顯然,對新的藝術語言風格,抱有很大的激情,同時,也樂于向湖南的藝術家表達個人藝術和文化上的不同觀點。
傾斜/銅獎 丁 虹(湖南)
太陽照在有夢的角落/銅獎 王 ?。ê希?/p>
也許,夜晚才可以看到真正的香港外貌,且不說多彩炫目且呈立體狀放射的霓虹燈,只說這時的人,在這里可以看到整個世界不同膚色、體型、風格、樣貌的人。有的是下了班,匆匆趕路;有的是下了班,匆匆約會;有的是下了班,匆匆休息……當然,另外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悠閑地購物,悠閑地拍照,悠閑地美食。又當然,居然有湖南的藝術家在悠閑地寫生作畫。阿拉伯人的白色長袍好不飄逸,非洲少女的身段何等火辣,歐洲、亞洲……所以這是香港。
意外的驚喜是,在香港美術館巧遇了安迪·沃霍。波普大師的回顧展雖不龐大,卻整齊精致。見到了安迪·沃霍同志在天安門前的圖片,還真有幾分親切與感懷。而波普同志的隔壁,卻又是宋元明清的絕世之作同期展出,東西方的對照與交融,所以這是香港。
自然,要經過眾多明星的住所,去淺水灣,去赤柱看老建筑,去看……不記得了,香港太小了,太擠了……可這么小,這么擠,卻又為何這么井井有條,這么干凈呢?同行的彭毅老兄倒是爽了,他每到一處,刀筆一揮,居然油畫。
又天黑了,夜宿皇后大道東,我們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們,記得老羅的那首歌嗎?
香港澳門那么小,可從香港到澳門乘船過海居然要近一小時。澳門那么小,居然有一個零丁洋。零丁洋何其出名,然而記載的是南宋的覆滅。于是,澳門注定了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只是,他的歷史,背負了太多的歷史的辛酸。他在挺著,堅守著,一直堅守到今天,他終于守住了,勝利了,累了。他現(xiàn)在在休息,安安靜靜,舒舒服服地休息。
所以,年青美麗的小羅帶著我們走在澳門的石板老路上時,此時的澳門不顯老,親切、熟悉、時尚,很溫情、厚重。老建筑和所謂洋建筑交織在一起,時間讓它們變灰,于是反而協(xié)調了,美得有風格了。街頭的小學生中午排隊放學回家吃飯,有著整齊干凈校服的中學女生,快樂地走在小巷子里。小羅反復說那是她上小學的地方,路對面就是她的大學,再對面就是她的家,自信而驕傲。她不想離開澳門,澳門小,安靜,她生活得很舒服。
澳門的馬路太窄,但很少有車禍,單行路很多,只容得下一個車身。老人坐在門口看來來往往的人,多半是游人,安詳微笑。歷史上極具惡名的東印度公司,總部卻在一個幽深碧翠的院子里,很小的一棟洋樓,如今,它只是一處很少有人知道的景觀。旁邊的一小片墓地,寂靜得仿佛不存在一樣。
夜間的澳門,聞名于世的是龐大的賭場。而白天的澳門,真平靜得如無風的海面。不遠的山上,老教堂孤獨地久久矗立,白色的墻面襯著藍天,色彩強烈又很干凈,像無言的老者。在一個由老政府機構改建的藝術空間里,正有一個澳門青年藝術家當代藝術展的開幕式。策展女士精明干練,黑色緊身裝束,皮膚偏棕色,笑起來好看,穿梭于觀者人群中。不一會有主持人用英文招呼,于是,女策展人帶一幫參展藝術家一字排開,裝束各異,清一色黑,報名之后,擺姿勢拍照,笑,擁吻,交談。又連續(xù)有人到廳外臺階,或站,或坐,各自摸出一支煙,點煙,給女士點煙,招呼、擁吻、吸煙……彼此細聲地交談,臺階就在馬路邊,這一群黑衣人和這城市沒有絲毫的不和諧,一樣安靜,溫和。然而作品卻蘊含張力,不手軟。
夜晚在一家葡萄牙老餐廳聚餐,一字排開的長桌,面包,紅酒,牛排,也體會了一把昔日洋人的飲食習俗。同行幾個哥們在門口抽煙,看街上往來的人,莫名中有了想家的感覺。
女人的高跟鞋踩在石板路上的聲音由遠而近而遠,與湖南湘西的石板路不同,澳門,更像是遠行的游子,回到久別的故鄉(xiāng),他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安詳。
記得那天中午,陽光正好,我們在澳門最高的旋轉餐廳用餐,看著窗外底下的澳門全景,看著南宋最終覆滅的那一小處海面。不遠處是珠海,我問小羅澳門大學在哪。突然,我的頭頂,一個人,展開雙臂,像一只鳥一樣飛過,投向海面。驚詫間,原來是一群澳門青年在我們頭上圍欄邊,一個健康勇敢的女生,在體驗蹦極的快感。
看看窗外,澳門雖小,卻那么厚重,充滿親切感。
玻璃棧道美景當前/銅獎 廖克敏(澳門)
地面溫度100度/銅獎 錢正財(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