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火電廠電除塵器應用現狀及新技術探討

        2013-11-01 03:20:39李奎中莫建松
        環(huán)境工程技術學報 2013年3期
        關鍵詞:煙氣

        李奎中,莫建松

        1.浙江大學環(huán)境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天藍環(huán)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2

        火電廠電除塵器應用現狀及新技術探討

        李奎中1,莫建松2*

        1.浙江大學環(huán)境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天藍環(huán)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2

        GB 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對電除塵器行業(yè)來說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概述了國內外火電廠電除塵器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重點探討了煙氣預處理技術、電除塵本體技術、高頻電源技術、一體化、協(xié)同技術等的開發(fā)應用情況及其適用性,提出電除塵技術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主要以本體創(chuàng)新、新型電源開發(fā)及多污染物協(xié)同脫除為主。

        電除塵技術;PM2.5;新技術;火電廠

        環(huán)境保護部于2011年發(fā)布了GB 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進行了更加嚴格地限制;2012年又發(fā)布了GB 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細顆粒物)寫入國標,并納入各省市的強制監(jiān)測范疇。

        電除塵器作為大氣污染物細顆粒物治理最重要的設備,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技術水平和生產規(guī)模上發(fā)展迅速,但其技術水平僅能滿足原排放標準的要求,隨著新標準的頒布實施,電除塵器行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僅靠電除塵器本體的常規(guī)改進,現有新建、擴建、改建的火電項目絕大多數都難以滿足新的煙塵排放標準要求??v觀我國火電廠電除塵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現狀,要實現電除塵技術質的飛躍,需加快電除塵器新技術的研發(fā)力度和深度,以滿足大氣污染物的達標排放。

        1 國內外火電廠電除塵器應用現狀

        1.1 國外應用現狀

        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均對新建電廠的污染物排放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煙塵排放限值均在30 mgm3以下。電除塵器的應用比例美國約為80%,歐盟約為85%,日本則絕大部分采用電除塵器。歐美等國新建電廠經電除塵器處理后煙塵排放濃度普遍在30 mgm3以下[1]。目前國外電除塵器比集塵面積可達170~300 m2(m3·s),單室電場數可達7~8個。歐洲暖通空調協(xié)會聯盟組織認為,干式電除塵器的煙塵排放在10~20 mgm3是比較平常的事情,甚至可以保證降到5 mgm3的極限值[1]。發(fā)達國家燃煤條件較好,熱值高,灰分低,應用電除塵器比較有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越南等發(fā)展中國家火電廠也大都采用電除塵器。印度的煤種具有高灰分、高比電阻、低熱值、低硫、低氧化鈉等特性,近年其新建的660 MW機組燃煤電廠也選擇了具有多電場和大比集塵面積的電除塵器。目前印度引進我國的電除塵器一般為7~10個電場,比集塵面積均大于150 m2(m3·s),甚至高達315 m2(m3·s)。有數據顯示,印度90%以上的火電廠使用電除塵器[2]。

        1.2 國內應用現狀

        20世紀80年代我國相關企業(yè)先后引進瑞典的FIAKT,德國的LURGI,英國的Peabody,美國的GE、EE等公司的先進電除塵技術,到90年代電除塵技術得到迅速發(fā)展。目前我國電除塵器的生產規(guī)模和使用數量均居世界首位[3],電除塵技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GB 13223—2011規(guī)定燃煤鍋爐和燃油鍋爐煙塵的排放限值為30 mgm3(重點地區(qū)為20 mgm3)[4],提高了對除塵器除塵效率的要求。我國火電廠除塵方式以電除塵器為主,其占除塵方式的比例如圖1所示。電除塵器電場數量多為3~5個,但由于種種原因,電除塵器比集塵面積普遍偏小。在新的煙塵排放標準限值(30 mgm3)發(fā)布以前,大部分電除塵器比集塵面積在110 m2(m3·s)以下。2004年7月—2009年8月對國內100套300 MW及以上機組,2002年1月—2010年4月對國內175套600 MW及以上機組配套電除塵器的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表明,相當一部分的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實測值大于30 mgm3(表1)[5]。由于部分電廠出現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超標,造成了各界對電除塵技術能否達到新標準的質疑。

        圖1 我國火電廠各除塵方式所占比例Fig.1 The proportion of dust removal technology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China

        表1 300 MW和600 MW及以上機組配套電除塵器測試結果分析[5]

        1)電場數為4個,比集塵面積lt;110 m2(m3·s);2)電場數為3~4個,比集塵面積為80~110 m2(m3·s)。

        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編制的《燃煤電廠電除塵器選型設計指導書》對2006—2008年國內招標的138套電除塵器所使用的122種煤種(含9種混煤)的煤、飛灰樣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表2[6]所示??傮w上來說,30 mgm3煙塵排放標準下電除塵器對86%的煤種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對于適應性差或較差的煤種,電除塵器通過適當增加電場數量和比集塵面積,或采用配套實用新技術,完全可以實現30 mgm3甚至更低的煙塵排放。

        表2 電除塵器對煤種的適應性分析[6] (煙塵排放限值30 mgm3)

        Table 2 Analysis of adaptability for coal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of its dust emission at the standard 30 mgm3

        表2 電除塵器對煤種的適應性分析[6] (煙塵排放限值30 mgm3)

        ωk1)收塵難易程度占統(tǒng)計項目總數量比例2)∕%占統(tǒng)計煤種總數量比例2)∕%電除塵器適應性分析3)≥55容易15.9413.11較好45~55較容易40.5740.16較好40~45一般16.6720.49較好35~40一般12.3212.30較好25~35較難11.6011.48適應性較差,可以使用電除塵器lt;25難2.902.46適應性差,建議在進行全面、細致的技術經濟性分析后決定

        1)ωk為煙塵的表觀驅進速度,用來評價電除塵器對煙塵的收塵難易程度,ωk越大,電除塵器對煙塵的收集效果越好,電除塵器的性能越優(yōu)越。2)占統(tǒng)計項目總數量比例、占統(tǒng)計煤種總數量比例均為參考值。3)當ωk≥35時,電除塵器對煤種適應性較好;當ωklt;35時,電除塵器對煤種適應性差或較差。

        2 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電除塵器在西方已走過百年歷史,在中國也已發(fā)展將近40年,成為成熟的產業(yè)。但隨著近年來我國對火電廠燃煤鍋爐煙塵排放標準的不斷提高,很多電除塵器需進行改造升級;另外布袋除塵器濾料國產化以后有了很大的競爭力,使電除塵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國外電除塵器應用情況,特別是與情況相似的印度對比之后,我國電除塵器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2.1 煙塵排放標準日趨嚴格

        我國的環(huán)境保護標準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化,我國各時期火電廠除塵技術及煙塵排放標準如圖2所示[7]。

        圖2 我國各時期火電廠除塵技術及煙塵排放標準[7]Fig.2 Dust removal technologies and emission standard of Chinese thermal power plant in different times

        依據某一時代排放標準設計的電除塵器無法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提高,出現電場數偏少,比集塵面積偏小的問題;另外即使同一時期的電除塵器,隨著投運時間的推移,設備的老化也會導致其除塵效率明顯下降。圖3為從日本引進的某機組三電場電除塵器運行時間與除塵效率的關系[8]。

        圖3 電除塵運行時間與除塵效率的關系[8]Fig.3 Relationships of operating time and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for electrostatics precipitator

        2.2 煙氣工況變化

        由于煤炭資源的短缺或為了節(jié)約成本,電廠鍋爐煤種時常變化,另外國家對SO2排放要求日趨嚴格,電廠改燃低硫煤,或改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導致由于實際煤種與設計煤種偏差很大,煙氣工況發(fā)生了改變。

        2.3 選型設計不合理

        選型是決定電除塵器能否達到設計指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電除塵器選型規(guī)格偏小,電場數偏少,比集塵面積偏小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造成選型不合理的原因為:1)對電除塵器煤種適應性的了解不夠深入,特別是高硅、高鋁、低硫、低鈉、低含濕量、高比電阻的煤灰,如準格爾煤、宣威煤、淮北煤、鄭州煤;2)選型設計時難以適應實際運行中的煤種變化、工況變化等;3)電除塵器市場的惡性競爭,價格競爭導致設計標準被降到了最低,只能滿足當前的要求,如對于設計條件一樣的項目,同樣是國內選型設計,但國內的選型結果和印度的選型結果區(qū)別很大;4)缺乏技術規(guī)范,《電除塵工程通用技術規(guī)范》遲遲未出臺,造成技術性能、經濟性能沒有可比性;5)機電配合不合理,在電除塵器行業(yè)內,電源始終處在配套和從屬的地位,在整套電除塵器中,電源所占比例僅為10%~12%。由于這種關系定位,在應用中很少去深入研究機電合理配合的問題,致使應用效果不夠理想。

        2.4 制造和安裝質量問題

        1)制造方面存在認識誤區(qū),認為電除塵器技術含量不高,是精密度要求不高的金屬結構件產品,導致產品質量難以達到設計要求;2)安裝施工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施工過程中,如果用戶缺乏監(jiān)督,電除塵器的安裝質量就無法保障。

        2.5 運行管理問題

        1)對電除塵器“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理念認識不足,未制訂嚴格和科學的操作、維護、管理規(guī)程;2)技術力量不足,出現問題找不到能承擔除塵設備改造或維修的單位,致使電除塵器長期帶病運行。

        由于電除塵器存在的這些問題,特別是新排放標準的頒布實施以及國家對PM2.5的逐步重視,電除塵技術面臨“對高比電阻煙塵除塵效率低”及“二次揚塵引起煙塵排放濃度增加”兩個技術瓶頸的挑戰(zhàn)。因此,亟需創(chuàng)新性的除塵技術。

        3 實用電除塵新技術

        3.1 煙氣預處理技術

        3.1.1 電凝并技術

        煙塵的凝并機理主要有熱凝并、紊流擴散凝并、聲凝并和電凝并等。其中,電凝并是提高煙塵凝并速率最實用有效的方法。電凝并是通過使細顆粒荷電,促進細顆粒以電泳方式到達其他細顆粒表面,從而增強顆粒間的凝并效應;電凝并的效果取決于粒子的濃度、粒徑、電荷的分布以及外電場的強弱。截至2008年10月,由澳大利亞Indigo(因迪格)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的電凝并器,已在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的八家電廠中使用。除了Indigo的電凝并技術有工程應用實例外,電凝并技術研究總體上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幾家電廠的測試數據表明,Indigo電凝并技術和電除塵器結合能顯著提高對細顆粒物的脫除效果,PM2.5排放可減少80%~90%以上;煙塵總濃度可降低30%~60%;濁度降低50%~80%[9-10],具有很好的工業(yè)應用前景。電凝并器安裝前后的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11]。

        表3 美國Watson電廠安裝和未安裝Indigo凝并器時細顆粒物測試比較[11]

        目前,大多數研究將電凝并技術與電除塵器相結合,采用電除塵器捕集電凝并長大后的顆粒。由于電凝并器一般安裝在電除塵器前的煙道內,一方面由于凝并器的安裝需要一定長度的進口煙道,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因煙道氣流速度大,提效具有一定范圍,不適用于收集磨琢性強的煙塵。

        3.1.2 煙氣調質技術

        煙氣調質技術是通過調整煙氣組分及物理特性,從而降低煙塵比電阻或改變煙塵的物理化學特性,提高電除塵器效率的技術。煙氣調質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傳統(tǒng)電除塵器被動適應煙塵、工況參數的除塵技術模式,是電除塵技術的革命性革新。煙氣調質技術主要有水調質、NH3調質、SO3+NH3雙重調質等,用SO3調質是燃煤電廠最成熟可靠的技術。目前我國煙氣調質技術應用進入了活躍期,已有多臺300 MW以上機組使用了SO3調質系統(tǒng),最大應用機組達到1 000 MW。SO3煙氣調質系統(tǒng)對煙塵比電阻的影響和煙塵排放的影響如表4[12]和表5[13]所示。SO3煙氣調質技術對在燃用低硫煤,或者鍋爐飛灰含鋁、硅成分高,比電阻較高時電除塵器提效有很大作用,可作為進一步提高電除塵效率,滿足低排放要求的一種有效技術手段。但并不適用所有的工況,要對煙氣條件和煙塵性質分析后采用。

        3.2 電除塵本體技術

        3.2.1 電袋除塵技術

        綜合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兩種成熟除塵理論而提出的電袋復合除塵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取得細顆粒物高效脫除的技術。目前國內已有多家燃煤電廠應用了該技術,從應用情況來看,電袋復合除塵器無論是技術指標還是經濟性都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電袋除塵技術按布袋區(qū)和電除塵器布置的相對位置可分為分體式、整體式、嵌入式結構,其中,整體式結構目前應用最廣泛。雖然整體式電袋除塵技術已有大量工程應用實例,并且除塵效率明顯高于電除塵器,但仍有不少關鍵技術問題尚未得到解決,限制了該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美國的北達科他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EERC)應用嵌入式電袋除塵技術在某鍋爐(相當于250 MW機組)上進行了煙氣凈化[14]處理,該設備長期運行性能穩(wěn)定。目前該技術在國內尚處于實驗室研究、中試階段,鮮有采用該電袋復合除塵器的工程應用實例。山西某燃煤鍋爐(35 th)應用了電袋復合除塵器,雖然具有很多技術優(yōu)勢,但在結構布置、陰極放電對濾袋的影響和濾袋更換等方面還存在問題,需進一步的突破。嵌入式電袋結構如圖4所示。

        表4 某電廠616 MW機組煙氣調質系統(tǒng)對比電阻影響分析[12]

        表5 某電廠600 MW 2#機組煙氣調質系統(tǒng)對煙塵排放的影響分析[13]

        注:污染物排放執(zhí)行標準限值為SO2濃度,2 100 mgm3;煙塵濃度,100 mgm3。煙氣調質系統(tǒng)于2004年8月投入運行。

        圖4 嵌入式電袋結構Fig.4 Structure of embedded electric-bag precipitator

        3.2.2 移動電極除塵技術

        移動電極的除塵機理與常規(guī)電除塵器相同,然而,與常規(guī)電除塵器所采用的清灰方式不同,其采用清灰刷來進行清灰。由于集塵極能保持清潔狀態(tài)且煙塵在灰斗中被清除,有效克服了困擾常規(guī)電除塵器對高比電阻煙塵的反電暈及振打二次揚塵問題,大幅度提高了除塵效率。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 Plant)1979年率先成功開發(fā)應用了該技術,至今該公司已有多套移動電極電除塵器投入工業(yè)應用(圖5)。據統(tǒng)計,在全球已有近12 000 MW裝機采用了該技術,其中最大單機容量為1 000 MW[15]。目前日立公司和國內某公司合作,在中國推廣應用移動電極除塵技術,并已成功應用于常州某熱電有限公司兩臺75 th燃煤鍋爐的除塵工程。設備采用三個電場解決了場地受限制的同時,保證了穩(wěn)定達標排放的要求,測試結果如表6所示。由于該技術結構復雜,對制造和安裝工藝要求較高,運動構件位于煙塵中,維護復雜,可靠性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在國內的大型機組上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摸索。

        圖5 移動電極除塵技術內部構造Fig.5 Mobile electrode internal structure

        表6 常州某熱電廠燃煤鍋爐測試結果

        注:數據來源于2006年12月7日江蘇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和常州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聯合測試報告。

        3.2.3 濕式電除塵技術(WESP)

        濕式電除塵器結構與常規(guī)電除塵器結構基本類似,所不同的是濕式電除塵器取消了傳統(tǒng)的振打清灰方式,采用一套噴淋系統(tǒng)清灰。濕式電除塵器不僅能高效處理高比電阻微細煙塵,而且效率比布袋除塵器還高,出口煙塵濃度可控制在1 mgm3以下。工業(yè)應用表明,濕式電除塵器對煙氣中的PM2.5、酸霧等有害氣體及汞、鉛等重金屬均有較佳的脫除效果。EPRI(美國電力研究院)曾在2004年進行了一系列干式電除塵器后安裝獨立的濕式電除塵器的中試試驗,結果如表7所示[16]。

        表7 不同污染物脫除效率測試結果[16]

        目前濕式電除塵器在電廠的應用還不普及,在北美僅有幾家美國電廠使用濕式電除塵器來控制煙氣濁度及收集酸霧、煙塵顆粒。在日本,三菱重工研究開發(fā)的濕式電除塵器已有10多套在燃煤電廠中應用。國內某紙業(yè)集團20 th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配套的濕式電除塵器中試裝置于2012年投入運行,運行結果表明,煙塵濃度可降至10 mgm3以下,且性能穩(wěn)定,能耗指標達到優(yōu)良水平。由于濕式電除塵器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運行,存在設備腐蝕嚴重和水二次污染的問題,導致該技術難以推廣應用,為此,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于20世紀90年代末提出了薄膜濕式電除塵技術(圖6)[17]。該技術利用纖維薄膜取代傳統(tǒng)的金屬集塵電極,一方面解決了濕式電除塵器在潮濕環(huán)境中金屬極板被腐蝕的難題,另一方面所需的沖洗水量僅為采用金屬收塵極板的160,減少了污水的處理量。濕式電除塵器如能在燃煤電廠與濕法脫硫聯合應用,上述兩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目前,國內一些高等學校、研究機構及環(huán)保公司已把濕式電除塵技術作為“十二五”重點科研項目進行研究。

        圖6 薄膜濕式電除塵器內部結構[17]Fig.6 Wet membrane ESP internal structure

        3.2.4 庫侖技術

        庫侖技術的基本原理源自靜電學的庫侖定律:

        F1,2=k(q1·q2r2)

        式中,F1,2為靜電場的庫侖力;k為比例系數,9.0×109;q1和q2為電荷量;r為二個點電荷q1,q2之間的距離。利用流體的動壓轉為靜壓時的臨界流速趨向于零的機理,讓氣體從一個進口通道流入,再從旁側通道流出,迫使荷電塵粒近乎零距離趨向陽極板,即r→0,則庫侖力趨向極大,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庫侖力。庫侖技術除塵機理如圖7所示。與傳統(tǒng)電除塵器比較,庫侖技術除塵器效率更高,出口煙塵濃度可控制在10 mgm3以下[18]。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國內幾家熱電廠的75和130 th燃煤鍋爐上進行了應用,但能否在火電廠大型機組上推廣應用,還有待時間考驗。

        圖7 庫侖技術除塵機理Fig.7 Coulomb technology dust removal mechanism

        3.3 高效節(jié)能電源控制技術——高頻電源

        近年來,高效節(jié)能控制技術是電除塵行業(yè)另一個熱點話題。高頻電源通過工頻交流-直流-高頻交流-高頻脈動直流的能量轉換形式,供給電場一系列的窄電流脈沖,脈沖寬度為5~20 μs,脈沖頻率為20~50 kHz。高頻電源在純直流供電方式時,電壓波動小,電暈電壓高,電暈電流大,從而增加了電暈功率,從根本上解決了煙塵荷電效率低的難題(尤其是高比電阻煙塵),提高了除塵效率。同時,在煙塵帶有足夠電荷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無效的電場電離,從而大幅度降低電除塵電場供電能量損耗,達到了既提效又節(jié)能的目的[19],工頻電源與高頻電源特點比較如表8所示。目前,高頻電源在國內300、600和1 000 MW機組的電除塵器上已成功應用。上海某發(fā)電廠1 000 MW機組的四電場電除塵器(A、B兩側)工頻電源改高頻電源前后出口煙塵排放濃度的測試結果和運行功耗對比如表9和表10所示[20]。由于高頻電源容量、自身特點、電除塵器性價比等因素,目前高頻電源主要應用于電除塵器的前級電場。實踐表明,僅在第一電場應用高頻電源,對整臺電除塵器性能(即對集塵面積的等效增加)的改善系數至少在5%以上,如果多個電場采用高頻電源,無疑改善系數還會更高。根據實際應用情況,當前級電場入口煙塵濃度gt;30 gm3,前級電場煙氣流速gt;1.1 ms,后級電場煙塵比電阻gt;1011Ω·cm時,電除塵器應優(yōu)先考慮選用高頻電源。

        表8 工頻電源與高頻電源特點比較

        3.4 一體化、協(xié)同技術

        面對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需要從整個電廠的角度來考慮燃煤煙氣所帶來的運行和環(huán)境綜合效益問題,才能真正滿足多種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的要求。雖然目前火電廠已有脫硝、除塵、脫硫等污染物控制技術,但是傳統(tǒng)的控制技術模式是相對孤立的,均是針對某種污染物設計各自的控制技術,各自為戰(zhàn),表現為:1)傳統(tǒng)治理模式中各項控制技術,從設計、現場安裝到運行難以較好配合,使得整個末端污染物控制系統(tǒng)龐大復雜,無法做到最優(yōu)化,導致電廠治污成本提高;2)煙氣中單一污染物治理可能對其他設備運行帶來負面影響;3)單一的污染物控制技術,除了能夠有效脫除主要的對象污染物之外,還可能具備脫除其他類型污染物的潛力,即各種控制技術之間存在協(xié)同能力。目前國內某些高等學校、多家環(huán)保公司均開展了以單項技術為基礎,深入研究各污染物相互影響機理和多種污染物控制技術的協(xié)同效應,挖掘協(xié)同潛力,追求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提出燃煤煙氣中PM2.5,酸霧,汞、鉛等重金屬多種污染物的一體化、協(xié)同控制技術(圖8)。

        表9 某電除塵器(A、B兩側)改造前后除塵器出口煙塵排放對比[20]

        注:機組負荷為997~1 005 MW;燃燒煤種為神木煙煤。

        表10 某電除塵器(A、B兩側)改造前后及優(yōu)化后電除塵器運行功耗對比[20]

        圖8 煙氣污染物控制一體化、協(xié)同模式Fig.8 Flue gas pollutant control integration synergy mode

        4 電除塵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隨著對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要求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對煙塵排放濃度的控制越來越嚴格,促進了電除塵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電除塵新技術的開發(fā)和研究方興未艾,當前電除塵技術的研究主要是圍繞提高后級電場除塵效率、捕集細微煙塵、克服反電暈以達到極低排放要求的本體創(chuàng)新和新型電源開發(fā)等,概括為:1)電除塵本體技術的深入細化研究;2)電除塵本體與高效節(jié)能電源控制合理配合技術應用研究;3)除塵機理及理論方面更深入細致研究;4)PM2.5高效除塵技術研究;5)整體工藝(燃燒過程、除塵過程、脫硫脫硝等)一體化、協(xié)同除塵、脫硫、脫硝技術的綜合性能、經濟性對比研究。

        5 結語

        (1)相對國外而言,國內電廠電除塵器普遍存在電場數少,比集塵面積小的問題。

        (3)電除塵器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要想達到更高效穩(wěn)定的除塵效果,需要對排放標準、煙氣工況、設計選型、市場競爭、制造安裝及運行管理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4)對于適應性差或較差的煤種,在適當增加電場數量和比集塵面積,或采用配套實用新技術的情況下,電除塵器完全可以實現達標排放,電除塵技術仍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5)電除塵技術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主要以本體創(chuàng)新、新型電源開發(fā)及多污染物協(xié)同脫除為主。在鍋爐燃用煤種適用性差、老電除塵器改造或新建項目場地受限制時,可采用煙氣預處理技術或高頻電源技術;在鍋爐燃用煤種適用性較好的新建項目或改造項目則以電除塵器本體技術為主導技術;在傳統(tǒng)單一污染物控制技術難以滿足多種污染物同時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可采用一體化、協(xié)同技術;在煙氣治理工藝為煙氣脫硝-除塵器-濕法脫硫的燃煤電廠,結合濕法脫硫塔布置情況與工藝特點,重點考慮新型濕式電除塵技術與濕法脫硫系統(tǒng)的集成應用,強化控制煙氣中的PM2.5、SO3等多種污染物。

        [1]陳麗艷,謝小杰,廖增安,等.電除塵器如何滿足低排放的研究[J].電力科技與環(huán)保,2011,27(1):14-18.

        [2]中國環(huán)境網.對電除塵能否適應新標準的調查:跨過這道坎,又是海闊天空[EBOL].(2010-10-20)[2012-12-08]. http:www.cenews.com.cnxwzxcyscqk201010t20101019_668513. html.

        [3]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我國電除塵行業(yè)2007年發(fā)展綜述[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08(11):7-11.

        [4]環(huán)境保護部.GB 13223—2011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環(huán)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2011.

        [5]酈建國,舒英鋼,朱建波,等.30 mgm3及更嚴格煙塵排放標準下電除塵器適應性研究和經濟性分析[C]第14屆中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武漢: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2011:25-32.

        [6]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推動技術進步 規(guī)范行業(yè)市場:電除塵行業(yè)推出燃煤電廠電除塵器選型設計指導書[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1(1):4-8.

        [7]張建宇,潘荔,楊帆,等.中國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控制現狀分析[J].環(huán)境工程技術學報,2011,1(3):185-196.

        [8]祁君田,吳玉強,吳望民,等.燃煤電廠電除塵器現狀與關鍵參數設計研究[J].熱力發(fā)電,2009(7):47-50.

        [9]TRUCE R,WILKINS J,李定富,等.Indigo凝并器減少細微顆粒物和汞排放的應用研究[C]第12屆中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武漢: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2007:321-328.

        [10]黃三明.適應新環(huán)保要求的實用電除塵技術[C]第12屆中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武漢: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2007:201-212.

        [11]中國環(huán)境網.圍繞“十二五”環(huán)保發(fā)展 目標推進電除塵技術創(chuàng)新[EBOL].(2010-12-10)[2012-12-08]. http:www.cenews.com.cnhjztggzt201012t20101209_690267.html.

        [12]劉金榮.煙氣調質在除塵方面的應用和新發(fā)展[J].華東電力,2007,35(4):96-98.

        [13]胡春濤,張成銳,蔡廣宇.煙氣調質系統(tǒng)在火電廠電除塵器方面的應用[C]全國火電大機組(600 MW級)競賽第9屆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電力企業(yè)聯合會,2005:444-447.

        [14]黃三明.電除塵技術的發(fā)展與展望[J].環(huán)境保護,2005(7):59-63.

        [15]周萬畝,高進,孫欣林,等.水泥行業(yè)在用電除塵器的升級改造[J].水泥,2012(2):53-55.

        [16]程新生,田俊茂.適應當前發(fā)展的火電廠電除塵技術探討[C]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電機工程學會,2007.

        [17]高軍凱,黃超,齊旭東.膜電除塵器:靜電除塵新技術[J].江蘇環(huán)境科技,2007,20(6):64-67.

        [18]金烈水.庫侖電除塵器初論[C]第12屆中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武漢: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電除塵委員會,2007:134-136.

        [19]王龔飛,蘇飛龍,尚壽軍,等.新一代電除塵供電電源技術:高效節(jié)能電除塵器高頻電源應用及其發(fā)展方向[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22):83-84.

        [20]朱法華,李輝,王強.高頻電源在我國電除塵器上的應用及節(jié)能減排潛力分析[J].環(huán)境工程技術學報,2011,1(1):26-32. ○

        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forPowerPlants:PresentStatusandProspectsofNewTechnologies

        LI Kui-zhong1, MO Jian-song2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2.Zhejiang Tianl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311202, China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sforThermalPowerPlants(GB 13223-2011), the industry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 will face unprecedented pressure and challenge. The pres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blems of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lue gas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high-frequency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synergy technology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prospects of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technology were forecasted, mainly on ontology-based innovation, new power supply development and synergistic removal of multiple pollutants.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technology; PM2.5; new technology; thermal power plants

        1674-991X(2013)03-0231-09

        2013-03-08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項目(SQ2013AAJY3238)

        李奎中(1977—),男,工程師,主要從事工業(yè)煙塵治理技術研究,likuizhong7612@163.com

        *責任作者:莫建松(1977—),男,高級工程師,博士,主要從事大氣污染控制與治理方面的研究,mojs1977@163.com

        X701.2

        A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3.037

        猜你喜歡
        煙氣
        固體吸附劑脫除煙氣中SOx/NOx的研究進展
        化工管理(2022年13期)2022-12-02 09:21:52
        水泥窯高溫高塵SCR煙氣脫硝系統(tǒng)的應用
        SCR煙氣脫硝噴氨優(yōu)化改造研究
        煙氣爐在干熄焦溫風干燥中的應用
        山東冶金(2019年2期)2019-05-11 09:12:16
        基于參數自整定模糊PID的SCR煙氣脫硝控制
        測控技術(2018年2期)2018-12-09 09:00:52
        基于煙氣脫硫儀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
        電子測試(2018年1期)2018-04-18 11:52:15
        燒結煙氣脫硫工藝技術分析
        燒結煙氣中二氧化硫的測試方法
        基于非分散紫外吸收法的便攜式煙氣分析儀在煙氣二氧化硫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
        煙氣導向式雙室熔煉爐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av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特别黄色大片| 日本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日韩一线无码av毛片免费| 久九九久视频精品网站| 日本第一影院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蜜桃传媒免费在线观看| 69精品人人人人|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俄罗斯40老熟妇| 国产女精品| 国产精品黄色av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电影|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观看视主播|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视频|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gif| 日韩国产有码精品一区二在线| 久久久亚洲熟妇熟女av|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国产亚洲专区一区二区|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va| 婷婷色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