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鐵軍, 楊 雪, 李英明
(沈陽化工大學塑料工程研究中心,遼寧沈陽 110142)
酚醛泡沫塑料是新興的節(jié)能保溫材料之一,除了具有泡沫密度低、導熱系數(shù)低、保溫效果好、使用溫度高、尺寸穩(wěn)定性好、成本低等優(yōu)點外,還在難燃、自熄、低煙霧、耐火焰貫穿、無滴落物等阻燃方面有優(yōu)異的特性,是傳統(tǒng)的保溫材料如聚苯乙烯(PS)泡沫、聚氯乙烯(PVC)泡沫、聚氨酯(PUR)泡沫所不能比擬的[1].可發(fā)性酚醛樹脂是可以生產(chǎn)成泡沫的樹脂,通常是在堿性條件下由苯酚和甲醛縮聚而成酚醇無規(guī)預聚物,結(jié)構(gòu)復雜.酚醛樹脂具有原料廣泛、生產(chǎn)成本低等優(yōu)點,而且產(chǎn)品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阻燃性能等,因此,已成為工業(yè)部門中不可缺少的原料[2].影響酚醛樹脂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反應溫度和時間、催化劑用量、甲醛與苯酚摩爾比等.本文通過研究合成可發(fā)性酚醛樹脂的一些反應條件對酚醛樹脂的理化性能的影響,來探索和優(yōu)化最佳的合成條件[3-6].
苯酚、多聚甲醛,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氫氧化鋇,分析純,沈陽市東興試劑廠;鹽酸羥胺,分析純,丹東化工二廠一分廠;甲醇,分析純,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恒溫水浴鍋,HH-2型,金壇市杰瑞爾電器有限公司;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JJ-1型,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旋轉(zhuǎn)黏度計,NDJ-1型,上海上天精密化學儀器有限公司;筆型酸度計,PHB-1型,上海盛磁儀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JF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
在裝有攪拌器、回流冷凝器、溫度計的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苯酚,初始溫度為60℃;加入Ba(OH)2水溶液,反應10 min;分4批加入多聚甲醛,每次間隔10 min,并緩慢逐步升溫;保證每組加料時間為1 h,溫度升至反應所需溫度時開始計時,恒溫反應一段時間;將反應產(chǎn)物冷卻至室溫,出料.
在反應時間3 h,n(甲醛)/n(苯酚)=1.6、催化劑Ba(OH)28 g、水15 g的條件下,考察反應溫度對于樹脂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1~圖3所示.
圖1 反應溫度對樹脂黏度和固含量的影響Fig.1 Viscosity and solid content against reaction temperature
圖2 反應溫度對樹脂凝膠時間的影響Fig.2 Gelation time against reaction temperature
圖3 反應溫度對樹脂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Fig.3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against reaction temperature
由圖1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從80℃升高到95℃,酚醛樹脂的黏度從0.56 Pa·s升高到28 Pa·s,固含量從77.8%升高到84.9%.在堿催化、醛過量的情況下,苯酚和甲醛發(fā)生加成和縮聚兩類反應,加成反應形成羥甲基酚的混合物,羥甲基酚進一步縮聚生成酚醛樹脂.低溫條件下,體系主要發(fā)生加成反應;溫度升高,體系在進行加成反應的同時,縮聚反應的速率逐漸提高[3],導致聚合度升高,分子量增大,從而黏度和固含量都增大.在實際生產(chǎn)中,樹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對于泡沫的性能以及生產(chǎn)的可操作性有著重要的影響:樹脂黏度過低,其活性大,發(fā)泡過程不穩(wěn)定;樹脂黏度過高,則不易于操作.樹脂黏度在3~4 Pa·s,固含量在80% ~85%,制備的泡沫性能較好,并且易于操作.
由圖2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從80℃升高到95℃,樹脂的凝膠時間從205 s降低至144 s,凝膠時間可看作是可發(fā)性酚醛樹脂分子向體型結(jié)構(gòu)大分子轉(zhuǎn)變的時間[3].溫度升高,體系加成反應和縮聚反應速率加快,縮聚程度加深,聚合度增大,分子量增大,從而縮短分子向體型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的時間,樹脂凝膠化時間降低.樹脂的凝膠時間對于泡沫的生產(chǎn)也有重要影響:凝膠時間過短,固化過程太快,以致于發(fā)泡不均勻;凝膠時間過長,生產(chǎn)周期過長.凝膠時間確定在160 s左右為宜.
由圖3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從80℃升高到95℃,樹脂中的游離甲醛含量從2.12%下降至0.81%.反應溫度升高,體系加成反應速率和縮聚反應速率加快,反應物的消耗速率和初始加成產(chǎn)物生成率也增加,體系縮聚程度加深,從而體系中未反應的游離甲醛含量降低.
綜合對比反應溫度對于樹脂黏度、固含量、凝膠時間和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認定最佳的反應溫度為90℃.
在反應溫度90℃、n(甲醛)/n(苯酚)=1.6、催化劑Ba(OH)28g、水15 g的條件下,考察反應時間對樹脂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4~圖6所示.
圖4 反應時間對樹脂黏度和固含量的影響Fig.4 Viscosity and solid content against reaction time
圖5 反應時間對樹脂凝膠時間的影響Fig.5 Gelation time against reaction time
由圖4和圖5可見:隨著反應時間從2 h延長到4 h,樹脂的黏度從0.7 Pa·s增大至15 Pa·s,固含量從77%升高至86%,凝膠時間從201 s下降至133 s.酚醛縮聚屬于逐步聚合,其特征是低分子緩慢逐步轉(zhuǎn)變成高分子,分子量緩慢增加,達到較高數(shù)值,形成高分子.因此,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酚醛縮合的程度加深,聚合度升高,分子量增加,所以黏度和固含量都增加,分子向體型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的時間也縮短,樹脂凝膠化時間降低.
雖然急性肩鎖關節(jié)損傷發(fā)生的概率不高,約3~4/100 000左右,但急性肩關節(jié)脫位占所有肩關節(jié)損傷的12%[1],占人體所有關節(jié)脫位的8%[2]。如對肩鎖關節(jié)脫位的處理不當,則可能會顯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尤其對運動員及高強度勞動者。本科室于2014年6月~2015年11月采用TightRope治療RockwoodⅢ型肩鎖關節(jié)脫位32例,與2008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肩鎖鉤治療的32例患者[3]進行早期臨床療效的比較。
圖6 反應時間對樹脂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Fig.6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against reaction time
由圖6可知:隨著反應時間從2 h延長到4 h,樹脂中的的游離甲醛含量從1.66%下降至1.04%.這是因為反應時間增加,體系縮聚程度加深,從而體系中未反應的游離甲醛含量降低.
綜合對比反應時間對于樹脂黏度、固含量、凝膠時間和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認定最佳的反應時間為3 h.
在反應時間3 h、反應溫度90℃,n(甲醛)/n(苯酚)=1.6、水15 g的條件下,考察催化劑用量對樹脂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7~圖9所示.
圖7 催化劑用量對樹脂黏度和固含量的影響Fig.7 Viscosity and solid content against catalyst
圖8 催化劑用量對樹脂凝膠時間的影響Fig.8 Gelation time against catalyst
圖9 催化劑用量對樹脂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Fig.9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against catalyst
由圖7和圖8可知:隨著催化劑用量從4 g增加到12 g,樹脂的黏度從2.8 Pa·s升高至7.2 Pa·s,固含量從82.5%上升至85.4%,凝膠時間從170 s下降至152 s.這是因為加成和縮聚兩類反應都需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隨著催化劑量的增大,催化劑的催化能力增強,更有利于活化苯酚,使苯酚鄰、對位活性提高,更容易接受甲醛進攻,從而產(chǎn)生更大量的羥甲基酚,進而羥甲基酚間發(fā)生縮聚的程度加深[3],聚合度升高,分子量增大,樹脂的黏度增大,固含量升高;分子向體型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的時間縮短,因而樹脂凝膠化時間降低.由圖9可見:隨著催化劑用量從4 g增加到12 g,樹脂中的的游離甲醛含量從1.42%下降至0.75%.催化劑用量增加,使其催化能力增強,體系縮聚程度加快加深,從而體系中未反應的游離甲醛含量降低.
綜合對比催化劑用量對樹脂黏度、固含量、凝膠時間和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認定最佳催化劑Ba(OH)2用量為8 g.
在反應溫度90℃、反應時間3 h、催化劑Ba(OH)28 g、水15 g的條件下,考察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對樹脂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10~圖12所示.
圖10 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對樹脂黏度和固含量的影響Fig.10 Viscosity and solid content against F/P
圖11 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對樹脂凝膠時間的影響Fig.11 Gelation time against F/P
圖12 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對樹脂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Fig.12 The content of formaldehyde against F/P
由圖10和圖11可知:隨著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從1.2升高至2,樹脂的黏度從0.4 Pa·s升高至6.1 Pa·s,固含量從77.2%升高至85.2%,凝膠時間從202 s下降至108 s.隨著甲醛比例的增加,加成反應所產(chǎn)生的羥甲基含量隨之增加,體系的活性基團增加[7],縮合的程度加深,聚合度升高,分子量增加,所以,黏度和固含量都增加;分子向體型結(jié)構(gòu)轉(zhuǎn)變的時間縮短,樹脂凝膠化時間降低.由圖12可知:隨著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從1.2升高至2,樹脂中的游離甲醛含量從0.17%升高至4.03%.由于甲醛含量增加,體系中未反應的甲醛含量增加,所以,樹脂中的游離甲醛含量增加.
綜合對比甲醛與苯酚摩爾比對樹脂黏度、固含量、凝膠時間和游離甲醛含量的影響,認定最佳甲醛與苯酚摩爾比為1.6.
2.5.1 酚醛樹脂的合成機理
在堿催化、醛過量的情況下,苯酚和甲醛發(fā)生加成和縮聚兩類反應,加成反應形成羥甲基酚的混合物,羥甲基酚進一步縮聚生成酚醛樹脂.
(1)甲醛和苯酚的加成反應
體系的加成反應主要是在低溫條件下發(fā)生的.在催化劑的存在下,甲醛進攻苯酚的鄰位和對位H,從而產(chǎn)生羥甲基苯酚,羥甲基苯酚進一步與甲醛反應,生成多羥甲基苯酚等酚醇混合物.反應過程如下[8]:
(2)酚醛樹脂的縮聚反應
多羥甲基苯酚之間繼續(xù)發(fā)生縮合,生成酚醛樹脂.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甲醛和苯酚在堿性條件下加成反應時所生成的多羥甲基苯酚之間發(fā)生縮合反應.并且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酚醛縮合的程度加深,聚合度升高,分子量增加,最終生成可發(fā)性酚醛樹脂.反應過程如下[8]:
2.5.2 酚醛樹脂的紅外光譜
圖13為在反應溫度90℃、反應時間3 h、n(甲醛)/n(苯酚)=1.6、催化劑Ba(OH)28 g、水15 g的合成條件下,制備出的酚醛樹脂的紅外光譜.如圖13所示:在827 cm-1和757 cm-1位置上,是苯環(huán)上鄰位和對位亞甲基C—H的特征吸收峰;1 014 cm-1是羥甲基—CH2OH上C—O振動吸收光譜帶;1 211 cm-1處是酚羥基的Ph—O伸縮振動吸收峰;1 610 cm-1和1 478 cm-1處是苯環(huán)C==C雙鍵的振動吸收峰;2 892 cm-1是亞甲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3 290 cm-1處是苯環(huán)上羥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通過紅外光譜的結(jié)構(gòu)分析,可以推斷并驗證酚醛樹脂的結(jié)構(gòu)及合成機理.
圖13 酚醛樹脂紅外光譜Fig.13 IR spectra of phenolic resin
(1)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反應時間的延長、催化劑用量的增加,樹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增加,凝膠時間降低,游離甲醛含量降低;隨著甲醛與苯酚摩爾比的提高,樹脂的黏度和固含量增加,凝膠時間降低,游離甲醛含量升高.
(2)酚醛樹脂的最佳合成條件為:反應溫度90℃、反應時間3 h、催化劑用量8 g、甲醛與苯酚摩爾比1.6.
[1] Tang L L,Li N N.New Advance of Phenolic Foamplasties[J].Thermosetting Resin,2007,22(3):30-33.
[2] 鐘東南,石曉,喬冬平.常溫下可發(fā)泡性酚醛樹脂的合成研究[J].熱固性樹脂,2003,18(6):14-16.
[3] 肖翠微,程鈺.可發(fā)性酚醛樹脂的合成研究[J].熱固性樹脂,2003,18(5):1-5.
[4] Knop A,Pilato L A.Phenolic Resins[M].Berlin:Spring,1985:21.
[5] Dal jit Sing.Effect of Reactant Ratio and Tempera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enol-formaldehyde Foam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82,27(4):1191-1196.
[6] Manfredi L B,Galego Femnandez N.Structure-properties Relationship for Resols with Different Formaldehyde/Phenol Molar Ratio [J].Polymer,1999,40(13):3867-3875.
[7] 王軍曉.可發(fā)性酚醛樹脂合成及泡沫體性能的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05.
[8] 華杰.甲階酚醛樹脂的合成、增韌改性及其泡沫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