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重要的電影出產(chǎn)地區(qū)。印度的電影產(chǎn)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yīng)付國內(nèi)龐大的需求。印度電影在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
印度電影開始于19世紀(jì)末。1896年,在孟買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國制片人不斷帶來各種新影片,在孟買和印度其他大城市放映。這些放映活動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興趣.
100年前的5月3日,印度孟買的電影院上映了首部無聲黑白電影。這部40分鐘長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從來不撒謊的國王的故事。
1929年,印度銀幕上首次出現(xiàn)了接吻的鏡頭,盡管電影是無聲的。
1931年,孟買的電影院首次上演有聲電影《阿拉姆·阿拉》( Alam Ara)。
澳大利亞出生的女演員娜迪亞成為印度寶萊塢首位知名的外國女演員,并成為第一位“特技女王”。
1943年上演的電影《命運》成為印度首部獲資格證書的大片。
印度著名導(dǎo)演薩蒂亞吉特·雷伊(Satyajit Ray)全球知名。 他的首部電影在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獲得好評。他本人在去世前不久(1992)也獲得奧斯卡終生成就獎。
號稱印度金嗓子的拉塔·滿蓋施卡也首度在1946年的電影《Aap Ki Sewa Mein》中露面。
阿米塔布·巴克強 (Amitabh Bachchan)是印度鼎鼎有名的巨星、國民的偶像。 他主演了近200部電影, 曾在BBC網(wǎng)上評選中當(dāng)選為最棒的演員。
1975年的電影《復(fù)仇的火焰》被認(rèn)為是寶萊塢歷史上的轉(zhuǎn)折點,直到今天仍然受歡迎。它集動作、浪漫、戲劇于一身。
2001年的電影《印度往事》是一部兼音樂、體育、戲劇于一身的史詩性作品。它通過一場板球比賽講述印度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前的故事。?笏(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