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麗 劉小芬 趙施竹
伴發(fā)病對冠狀動脈架橋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胡慧麗 劉小芬 趙施竹
目的評價冠狀動脈架橋(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ABGS)術后伴發(fā)病對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 的影響。方法應用簡潔形式36健康調查(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 量表對162例CABGS后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主要結局測驗CABGS5年后生理和心理HRQoL,伴發(fā)病對HRQoL的影響。結果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受限、社會功能和軀體疼痛等評分,伴發(fā)病患者評分顯著降低(P<0.001);CABGS后住院率顯著增高;與無伴發(fā)病患者相比,伴發(fā)病患者心理HRQoL(P=0.59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CABGS后伴發(fā)病存在顯著影響5年后生理HRQoL,但對心理HRQoL并無顯著影響。
冠狀動脈架橋;手術;生活質量;SF-36;調查
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成年人群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1],其主要癥狀為心絞痛和呼吸困難,從而引發(fā)生理功能和生理活動能力下降[2]。雖然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可降低CAD危險,但部分患者仍然需要進行冠狀動脈架橋(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ABGS)。CABGS研究重點已經從觀察死亡率和伴發(fā)病轉移到對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 評價。常用的評價HRQoL問卷是簡潔形式36健康調查問卷(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3]。本文的目的在于評價CABGS術后伴發(fā)病對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 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選擇性冠狀動脈架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調查所有疾病對CABGS5年后HRQoL的影響。
1.2研究方法 SF-36中36條組成, 可檢測生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軀體疼痛、精力及一般健康概念)和精神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和情緒角色)相關HRQoL。SF-36廣泛用于不同的人群調查,記分范圍從0~100;100代表最佳健康狀態(tài),0表示最差健康狀態(tài)。心絞痛和呼吸困難癥狀的評估應用加拿大心血管學會評分標準[4]與紐約心臟學會分級[8]標準。以詢診形式在安靜房間內完成問卷調查。資料采集包括人口學資料、癥狀、疾病史和治療史、CABGS后住院和治療情況[5]。所有資料輸入計算機數(shù)據(jù)庫備用。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連續(xù)性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獨立t檢驗,分類數(shù)據(jù)采用卡方檢驗和Fisher’s精確檢驗。
162例患者納入研究,126例(79%)完成5年隨訪及問卷調查,其中70例(A組,55%)自訴有伴隨病,56例(B組,45%)自訴無伴隨病。手術前特征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MI發(fā)生(P=0.373)、心絞痛記分(P=0.509)、呼吸困難癥狀(P=0.655)。 手術后特征兩組間比較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MI(P=0.067)、CABGS后血管造影(P=0.183)。但是,A組患者自訴心絞痛(P<0.001)、呼吸困難癥狀(P<0.05)、住院率(P<0.001)均較B組顯著增加。 自訴最多疾病為內分泌或代謝疾病(31.7%)、肌肉和骨骼病變(8.7%); 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6,P=0.212)。
兩組患者的 SF-36 結果比較見表1示,所有8個方面平均記分B組均高于A組。
表1 兩組患者的SF-36結果比較
本研究顯示,CABGS后5年隨訪患者55%存在伴隨病(主要為內分泌和代謝疾病),這些患者與無伴隨疾病的患者相比生理功能、生理角色、社會功能和軀體疼痛等有顯著差異,即這些患者具有顯著不良的HRQoL(P<0.001)。伴隨疾病患者較埋伴隨疾病患者的PCS顯著降低(P<0.001);隨訪期間住院率伴隨疾病組較非伴隨疾病組顯著增高,而二組間比較精神層面的HRQo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93)。較低的PCS評分表明伴隨疾病對生理HRQoL具有影響,這一結果與先前研究結果相似[5,6]。慢性疾病伴隨患者功能受限較非慢性疾病伴隨者增加4倍[4],提示慢性疾病伴隨狀態(tài)對患者的HRQoL產生負面影響。
CAD相關癥狀及伴隨疾病患者對HRQoL有影響,癥狀和社會及家庭活動受限之間呈強相關(P<0.01),呼吸困難癥狀的出現(xiàn)引起軀體活動能力下降,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CABGS5年后多數(shù)患者感覺HRQoL良好,但是,伴隨疾病對生理HRQoL的負面影響不容置疑。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對CABGS后患者生理活動指導可能對改善患者的HRQoL有重要作用[6]。 慢性疾病癥狀和CABGS效益最大化之間的平衡是健康管理的重大挑戰(zhàn)。計劃進行心臟康復程序應考慮伴隨疾病及其對生理健康的影響,對患者提出進行生理活動的建議和方案。值得重視的是,老年患者由于骨質疏松等問題影響步行等生理活動,可進行一些非負重的生理活動強游泳等。CABGS不應看作獨立過程,其與患者的其他健康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1] 黃佐貴,杜國偉,殷波.活動平板運動試驗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對照分析.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5):462-464.
[2] Greenland P, Knoll M, Stamler J, et al. Major risk factors as antecedents of fatal and nonfat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3,290(7):891-897.
[3] Lee G.Patients reporte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ive years pos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a methodologic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08,7(1):67-72.
[4] Vasan R, Sullivan L, Wilson P, et al. Relative importance of borderline and elevated level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5,142(6):393-402.
[5] 姜成, 鄭良榮, 張丹,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IL-1、IL-8、IL-12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浙江醫(yī)學,2011,33(10):1433-1435,1452.
[6] 陸衛(wèi)華,劉曉紅,來春林.冠心病患者血漿ET、TNF-a、IL-6及血小板參數(shù)的研究.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1):1347-1348.
[7] 姜成, 鄭良榮, 張丹,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IL-1、IL-8、IL-12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浙江醫(yī)學,2011,33(10):1433-1435,1452.
458000 河南煤化集團鶴壁煤業(yè)公司總醫(yī)院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