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垚,劉善喜,武寶仲
(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第二鋼軋廠,唐山063000)
石灰是煉鋼用主要造渣材料,具有脫P、脫S能力,也是用量最多的造渣材料。其成本占渣料成本的70%以上,因此,降低石灰消耗對實現(xiàn)過程造渣的低成本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唐鋼第二鋼軋廠由于爐容比較小,出鋼溫度偏高,一次倒爐磷合格率偏低,石灰消耗較高,通過分析脫磷的關鍵因素,并針對生產(chǎn)實際提出了優(yōu)化方案,達到了降低石灰消耗的目的。
脫磷反應主要發(fā)生在冶煉前期,開吹鐵水中Si、Mn 先后氧化進入渣中,渣中 ω(CaO)很低,隨后Fe氧化后的產(chǎn)物FeO滲入CaO晶格中,CaO隨之溶解,渣中 ω(CaO)提高。但是,隨著 ω(CaO)的增加,初渣中的SiO2和CaO將在其顆粒表面生成高熔點(2130℃)的化合物2CaO·SiO2。C2S結構致密,形成一定厚度后即阻止了FeO向石灰顆粒內(nèi)部滲透,石灰溶解速度大大降低,不利于轉(zhuǎn)爐去磷。
脫磷的另一工藝要因就是前期適宜溫度(1440~1520℃)的控制,溫度過高不利于前期脫磷,溫度過低不利于前期脫磷渣的形成,而且會由于前期FeO富集,溫度達C-O反應所需溫度時造成劇烈噴濺,造成不必要的鋼鐵料損失;終點溫度過高時出鋼過程回磷現(xiàn)象較嚴重,造成P超標鋼水回爐,終點溫度過低補吹處理也會帶來成本的損失。
(1)采用小粒度(30~50 mm)活性石灰,其具有氣孔率高(40%以上),體積密度?。s為1.7~2.0 g/cm3),比表面積大(0.5~1.3 cm2/g),易熔化,反應能力強的特點,可以促進前期脫磷渣快速形成。
(2)留渣操作:①對Si<0.50%的鐵水,采取單渣留渣操作。②對Si≥0.50%的鐵水,采取雙渣留渣操作。將上一爐堿度高、溫度高,并有一定FeO含量的爐渣留到下一爐,有利于一定堿度的初期渣盡早形成,提高前期脫磷效果。
(3)根據(jù)ERP傳遞鐵水成分、溫度和下爐所煉鋼種,提前計算出石灰和冷料加入量。頭批料石灰嚴格按照加入總量2/3控制,在開吹前加入;二批料按少量多批原則在吹煉中期(開吹3 min)后加入。
實施以上技術措施后,前期脫磷效率大大提高,石灰消耗顯著降低,由2012年的40 kg/t降低至35 kg/t。表1給出了優(yōu)化前后渣成分變化,圖1為優(yōu)化前后一次倒爐磷情況。
表1 優(yōu)化前后初渣、終渣情況對比
圖1 優(yōu)化前后一次倒爐P含量對比
(1)嚴格執(zhí)行合金料煤氣烘烤制度,烘烤溫度要求大于450℃,并且要求開吹3 min后過合金料,保證紅料比例大于2/3,減少熱量損失。
(2)鋼包全程加蓋運行周轉(zhuǎn),減少了熱量從包口損失,鋼包內(nèi)襯溫度比加蓋前提高了200℃,出鋼溫度降低了15℃左右。圖2給出了鋼包全程加蓋前后鋼包內(nèi)襯的溫度變化趨勢,表2為加蓋前后空包平均溫度對比。
(3)加快鋼包周轉(zhuǎn)速度,減少空包等待時間,重要措施是縮短鋼包熱修時間;優(yōu)化鋼包運行工藝,縮短鋼包空包由連鑄平臺到澆鋼熱修場地時間,減少鋼包襯熱損失。圖3給出了磚包全程加蓋后鋼水的溫降速率與鋼包等待時間的關系,可以看出20 min≤鋼包等待時間≤40 min時,0.5℃/min≤鋼水溫降速率≤1.0℃/min,40 min<鋼包等待時間<60 min時,1.0℃/min<鋼水溫降速率<1.5℃/min,鋼包等待時間超過80 min,鋼水溫降速率大于2.0℃/min。正常情況下,控制空包等待時間小于40 min,鋼水溫降速率控制在1.0℃/min以下,鋼水鎮(zhèn)靜至5#、6#連鑄機開澆約 15 min,溫降約 10~15℃,鋼水等待開澆過程可減少溫度損失7.5℃。
圖2 鋼包全程加蓋前后鋼包內(nèi)襯的溫度變化趨勢
表2 加蓋前后空包平均溫度對比
圖3 空包等待時間與鋼水溫降速率關系
成品鋼中的磷含量一般高于冶煉終點的磷含量,這種現(xiàn)象稱為回磷。其原因:一是由于合金化過程帶入的磷,二是鋼水的回磷。冶煉終點一般認為脫磷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但是在出鋼過程中向鋼包內(nèi)加入脫氧劑將使鋼中的氧以及渣中FeO發(fā)生變化并且有所下降,脫氧產(chǎn)物SiO2、Al2O3等進入爐渣,使爐渣堿度降低,從而打破了脫磷反應的平衡狀態(tài),有利于(P2O5)的分解和還原,磷又有部分被還原回鋼液中[1]。減少鋼水回磷的幾點措施如下:
(1)加強出鋼口維護,保證出鋼流圓整,常規(guī)鋼種出鋼時間必須大于1.6 min,減少出鋼帶渣量。
(2)適當增大擋渣球密度,提高擋渣成功率。圖4為改進前后的擋渣球密度對比。擋渣成功率由以前的85%提高到了90%以上。
圖4 改進前后的擋渣球密度對比
(3)擋渣失敗爐次及時補加石灰粒50~100 kg/爐,稠化渣子,減少回磷量。
(1)小粒度活性石灰配合留渣操作可提高前期脫磷效果,石灰消耗可以控制在35 kg/t以下。
(2)通過合金料烘烤,鋼包全程加蓋運行周轉(zhuǎn)和控制空包等待時間小于40 min,出鋼溫度比原來降低了25℃左右。
(3)加強出鋼口維護,保證出鋼時間大于1.6 min,使用4 g/cm3擋渣球,可以使擋渣成功率由以前的85%提高到了90%以上,減少了出鋼回磷量。
[1]沈克強.轉(zhuǎn)爐造渣操作及其對脫磷的影響 [J].冶金叢刊,2010(1):5-7.
[2]王雅貞,李承祚.轉(zhuǎn)爐煉鋼問答[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7:74-144.
[3]黃希轱.鋼鐵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0:36-74.
[4]任茂勇.轉(zhuǎn)爐煉鋼脫磷影響因素的分析 [J].天津冶金,2012(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