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斌 徐燕燕 黃曉勇
(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龍開口水電站壩址位于云南省鶴慶縣朵美鄉(xiāng)境內,是金沙江中游河段規(guī)劃的第6個梯級電站。
水庫正常蓄水位1298.00m,死水位1290.00m,水庫總庫容5.58億m3,正常蓄水位庫容5.07億m3,調節(jié)庫容1.13億m3,電站共裝5臺360MW機組,總裝機容量1800MW。
壩址區(qū)壩基巖體以二疊系玄武巖組中段致密塊狀玄武巖(P2β2-3)為主,兩岸壩基高程部位分布玄武巖組上段致密塊狀玄武巖(P2β3)和層間凝灰?guī)r夾層。壩址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
2010年10月29日,對河槽覆蓋層鉆探發(fā)現11號壩段(溢流壩段)存在深槽(見圖1),其覆蓋層厚度超過19m,明顯深于原1184.00m建基面高程,超出設計預期。
經審批的處理方案為鋼筋混凝土板洞挖全置換方案,即上部壩體施工與深槽處理同時進行。
壩基設置跨深槽的13m厚鋼筋混凝土承載板,寬度20~35m,下游延伸出壩面10m。為保證承載板底部砂卵礫石層開挖在干地施工,并綜合考慮深槽上游防滲、邊坡支護和上游圍堰滲水抽排的需要,在壩前設置防滲體,防滲體框格呈“井”字形結構,即在深槽上游橫河向設兩道1.2m厚鋼筋混凝土防滲墻,上、下游防滲墻間順河向設置兩道1.2m厚8m高鋼筋混凝土支撐墩,防滲墻嵌入基巖2m,底部入巖3m。(見圖2)
方案的關鍵項目為承載板兩側支撐平臺開挖支護、承載板混凝土澆筑及上游防滲體施工等。而防滲墻的施工關鍵是深槽兩側的嵌入基巖成槽問題。筆者僅對本工程防滲墻的“嵌巖”成槽方法作簡要討論。
圖1 11號壩段深槽(向下游望)
圖2 鋼筋混凝土防滲墻位置示意圖
a.防滲墻施工區(qū)深槽形態(tài)呈不對稱“U”形,巖壁局部存在倒懸現象?;鶐r為二疊系上統(tǒng)玄武巖組(P2β),呈暗灰、灰紫色致密塊狀玄武巖,局部含少量杏仁,致密塊狀構造,微風化,無斷層等結構面發(fā)育,回彈值 Ra=50~60,Vp=5000~5000m/s。
b.根據地質剖面揭示:深槽內覆蓋層中礫石層占20%、卵石層占60%、漂石層占20%。
c.在防滲墻施工前對槽形進行了詳細的地質復勘,推測防滲墻施工區(qū)的地質形態(tài)見圖3。
圖3 龍開口深槽地質與防滲墻位置示意圖
雖然造孔深度不大(最深35.5m),因地質條件和成墻的要求,造孔成槽只能采用“鉆劈法”成槽工藝,即槽段先使用沖擊鉆機鉆進主孔至設計孔深,然后劈打副孔,直至設計要求的終孔深度??紤]到墻厚與巖體的硬度,造孔選擇CZ—5型沖擊鉆機,鉆頭選用3t十字鉆、5t平底鉆。
槽段劃分采用“一期、二期”,即一期先造孔澆筑混凝土成墻后施工二期,槽段連接為“接頭管法”,防滲墻段劃分見圖4。
圖4 深槽防滲墻槽段劃分
深槽側壁基巖形態(tài)復雜,起伏較大,存在倒懸現象,勘探孔揭示的倒懸最大水平距離為5.6m,見圖5。這種現象在沖擊鉆造孔“嵌巖”過程中存在滑偏、高陡坡入巖、孔斜難糾偏、鋼筋籠下設不到位等難題,極易造成質量事故,工期延長。為此,在防滲墻造孔成槽前必須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圖5 深槽內的倒垂現象
深槽兩側“嵌巖”的槽段使用CM—315潛孔機打梅花孔破壞巖體的完整性,降低沖擊鉆的鑿巖難度。
梅花孔的布設方式:深槽兩側的“嵌巖”槽段按排距0.6m,孔距0.5m,孔徑110mm,孔深入巖3m布設。中間槽段的覆蓋層中含孤石及漂石,并且入巖3m,在槽段中心線上也布設了孔距0.5m,孔徑110mm,孔深入巖3m的鉆孔,見圖6。在鉆孔的施工中由于下游的輔助固結灌漿還沒完成,不允許爆破,無法進行“預爆破”。為防止沖擊鉆造孔時大量鉆渣填實梅花孔,鉆孔完成后用黏土球投入孔中填滿。
圖6 防滲墻槽段梅花孔布設示意圖
雖然,深槽兩側巖體的完整性被壞破,畢竟巖體本身的硬度高,為防止防滲墻造孔過程中鉆頭打溜,一期槽未澆筑前,二期槽不能開(包括中間的主孔);槽段端部主孔未入底部基巖前中間主孔不能開。
造孔過程中使用優(yōu)質的膨潤土漿固壁,“十字鉆頭”與“平底鉆頭”配合使用。造孔設備固定穩(wěn)固,“嵌巖”主孔鉆鑿過程中控制鉆進速度,每2m測一次孔斜。發(fā)生超標的偏斜,及時修正?!扒稁r”槽段劈副孔時“平打”避免出現片狀巖體小墻無法劈打致使成槽失敗。
深槽覆蓋層內地層較松散,幾乎不含黏性土,砂礫石、大漂石等中存在架空現象,在鉆鑿過程中存在少量漏漿現象。處理措施:向孔底投放黏土、水泥、砂、碎石、黏土球等堵漏材料,并用鉆頭搗實并擠入漏漿孔洞。
由于在鉆進過程中極為謹慎,通過及時補焊鉆頭,避免鉆頭直徑變化過大,鉆頭卡在槽孔內的情況只現出過一次。處理措施:先用反沖擊再下加重桿振動的簡單方法處理。
預防措施:沖擊鉆進時要開好孔,輕重適當,勤放繩、少放繩,使鉆頭能左右旋轉。在鉆鑿右岸“嵌巖”槽段主孔時,因左上游側巖體內局部含杏仁狀致密塊狀構造,致使孔內上游18m位置凸出約20cm的光滑巖壁,嚴重影響孔斜,防礙鋼筋籠的下設安裝。處理措施:先用常規(guī)方法回填堅硬的塊石重打糾偏,未達到目的;后再回填高標號混凝土重打修正也沒達到目的;在槽孔內對該部位實施鉆孔爆破,由于巖體堅硬光滑,造孔即使套管固定也不能在該部位成孔。最終的處理措施:在凸出部位的槽孔壁外15cm處用潛孔鉆鉆孔,孔深18.5m,下爆炸物至孔內18m深,將凸出巖體鄰空爆破,清除。見圖7。
圖7 槽孔外處理孔斜示意圖
a.經過精心的造孔前準備工作和成槽過程的嚴格控制,龍開口水電站深槽上游防滲墻順利施工完成。
b.因梅花孔已將巖體的完整性破壞,“嵌巖”槽孔在保證孔斜的情況下鉆鑿工效可達0.8~1.0m/臺班,比未打梅花孔的底基巖鉆鑿工效高1倍多。
c.成槽后所有的槽段的鋼筋籠均一次下設成功,水下混凝土澆筑順利。
本工程受場地狹小的限制,不能使用“重錘”等輔助鉆鑿機具;因工期的要求沒有進行“預灌濃漿”;鉆梅花孔時由于工序的約束未能“鉆孔預爆”,是不滿意之處。在成槽施工前的策劃和準備工作是工程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鉆鑿過程中的嚴格控制是工程成功完成的必要條件。
防滲墻的“嵌巖”成槽一直是個棘手的施工問題,本工程的成槽方法希望能對類似的防滲墻施工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