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根林 楊逸輝 蘭 林
(1.江蘇省水利工程規(guī)劃辦公室,江蘇 南京 210029;2.江蘇省農村水利科技發(fā)展中心,江蘇 南京 210029)
水利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huán)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基礎水信息的基準性調查。水庫工程是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中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普查對象之一。水庫作為一個自然與經濟綜合體,有著調節(jié)河川徑流、防洪、供水、灌溉、養(yǎng)殖、發(fā)電、航運、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生態(tài)意義。經過市、縣各級水利普查機構近三年的共同努力,全省共普查水庫工程1079座。
本次普查的水庫工程是指在河道、山谷或低洼地帶修建擋水壩或堤堰形成的具有攔洪蓄水和調節(jié)水流功能的水利工程,包括在建的水庫工程。其中:
(1)根據《江蘇省水庫管理條例》,總庫容<10萬m3的工程不納入水庫普查范圍;
(2)已報廢的水庫不在本次普查范圍內;
(3)對于已建成的水庫,多年未運行,且其主要配套設施不完善,或實際已經報廢,但尚未履行報廢手續(xù)的水庫工程,不列入普查范圍。
水庫工程主要普查名稱及位置,水庫類型,主要擋水建筑物類型,主要泄洪建筑物型式,壩址控制流域面積,工程建設情況,水庫調節(jié)性能,工程等別,主壩級別,主壩尺寸,泄流能力,防洪標準,特征水位及庫容,工程任務,重要保護對象,供水情況,灌溉情況,管理單位名稱,歸口管理部門,確權劃界情況等。
2011年,按照“在地原則”,以縣級行政區(qū)為基本單元,水庫工程所在地的縣級普查機構組織開展本縣域內的水庫工程清查登記工作,對普查范圍內的水庫工程進行全面調查,主要查清水庫工程位置、規(guī)模、管理單位等信息,形成全省水庫工程名錄,確定普查表填表單位。
2012年,在完成的水庫工程名錄基礎上,由縣級普查機構組織水庫工程管理單位獲取水庫工程的普查數據(包括總庫容、正常蓄水位等46項靜態(tài)指標和2011年供水量1項動態(tài)指標),填報普查表。在縣級普查機構完成水庫工程普查數據錄入、審核、匯總并上報后,由市、省、流域普查機構在國普辦的統(tǒng)一要求下,逐級開展事中質量抽查,并對上報的水庫工程普查數據進行逐級審核、匯總、分析,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逐級返回檢查、核實、更正,并由縣級普查機構重新上報。
2013年3月,經國普辦審核后,國普辦正式下發(fā)水庫工程普查數據,標志著水庫工程普查基本結束。
按照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質量控制要求,為保證水庫工程普查數據的質量,根據我省特點,制定了省級普查數據審核方案。省級審核主要采用計算機審核與人工審核相結合、全面審核與重點審核相結合、內業(yè)審核與外業(yè)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利用全國統(tǒng)一下發(fā)的水利普查數據處理專用系統(tǒng)和數據審核輔助軟件,對水庫工程普查對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對水庫工程清查數據、普查數據以及與水庫工程相關聯(lián)的普查數據進行一致性和關聯(lián)性審核。
由于水庫工程量多、普查指標多,現(xiàn)有掌握的如近年來的水庫除險加固批復文件、《江蘇省城市水庫防洪預案匯編》等水庫工程資料,都沒有對水庫工程及指標做到全覆蓋,因此,人工審核采用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利用已經掌握的資料,與水庫普查數據逐一核對;二是根據我省特點,將全省的工程分為長江以北片、長江以南片、南京片三部分,聘請長期從事水利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的專家或技術人員承擔具體的數據審核工作,重點查看大中型水庫工程,判斷其工程特性參數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根據質量抽查實施方案,對每個市級普查區(qū)至少選取1個縣、1個鄉(xiāng)進行檢查,對抽中鄉(xiāng)的全部大中型水庫以及按樣本數隨機抽取的小型水庫,查閱相關普查對象的工程資料或進行現(xiàn)場查看和實地量測,檢查已填報指標數據的準確性。
全省共普查水庫工程總數量為1079座,總庫容為35.98億m3。其中,我省沒有大(1)型水庫工程,大(2)型水庫工程總數為6座,總庫容為12.58億m3;中型水庫工程總數為47座,總庫容為 12.73 億 m3;?。?)型水庫工程總數為279座,總庫容為7.84億m3;?。?)型水庫工程總數為747座,總庫容為2.83億m3。全省不同規(guī)模水庫數量與總庫容匯總成果見表1,全省不同規(guī)模水庫數量與總庫容比例見圖1和圖2。
從水庫建設情況看,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省已建水庫工程共1072座,總庫容34.81億m3,分別占全省水庫總數量和總庫容的99.4%和96.7%;在建水庫工程共7座,總庫容1.17億m3,分別占全省水庫總數量和總庫容的0.6%和3.3%。
從水庫工程分布情況來看,此次普查的水庫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絕大部分位于西南部寧鎮(zhèn)揚低山丘陵和東北部徐海低山丘陵地區(qū),而里下河、太湖流域平原水網區(qū)數量極少,僅有幾座平原水庫,符合水庫工程主要修筑在山丘河谷區(qū)域的特征,分布位置與我省北部邊緣、西南邊緣多為丘陵山地、地勢較高的地域特點吻合。各市水庫工程數量和總庫容匯總成果見表2。
從與已有資料對比分析來看,本次水庫工程普查成果與全省908座注冊水庫有以下不同:
(1)本次水庫工程普查是按照水庫定義來區(qū)分水庫,不僅包含了全省注冊水庫,還包含其他符合水庫定義的水庫以及外行業(yè)管理的水庫。
(2)通過本次水庫工程普查,發(fā)現(xiàn)全省908座注冊水庫已有13座水庫被注銷、降級、喪失功能或消失,其中,注銷水庫5座(大孤山水庫、焦山水庫、英疃水庫、鄭莊水庫、馬屯水庫),降為塘壩2座(胡成崗水庫、陰山壩水庫),喪失功能水庫5座(柘塘水庫、柳壩水庫、馬崗水庫、孫莊水庫、宗鋪水庫),消失水庫1座(彩云水庫)。
(3)本次水庫工程普查中共有大中型水庫53座,比全省注冊大中型水庫48座多5座,其中,2座水庫屬于外行業(yè)部門管理(江蘇溧陽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江蘇溧陽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在建水庫2座(油車水庫、明湖水庫),水庫除險加固升級1座(虬山水庫)。
表1 不同規(guī)模水庫數量和總庫容匯總表
圖1 不同規(guī)模水庫數量比例
圖2 不同規(guī)模水庫總庫容比例
表2 各市水庫工程數量和總庫容匯總表
經過全省各級普查機構的共同努力,查清了我省水庫工程的工程特性、效益、管理情況,并獲取了工程的空間位置信息,對建設水信息基礎平臺、科學制定水利發(fā)展規(guī)劃、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