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月
“天目”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臨安召開,來自中國北京、臺北,以及日本的國內外考古界、茶藝界、高??蒲袡C構蜚聲學壇的三十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究“天目山文化”。研討會由臨安市茶文化研究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茶葉博物館、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共同主辦。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梁朝清出席了研討會。
臺北紫藤廬茶藝館館主周渝先生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廖寶秀在末茶會上
今年3月5日,國務院公布“天目窯遺址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蘊于天目山的天目窯遺址群,窯址眾多而稠密,窯火自宋延續(xù)至元,是宋元時期浙江中北部規(guī)?;唐反缮a基地。
此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對天目窯的形成、特征、價值及其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天目”稱謂的淵源,天目山禪院茶風對外傳播和影響,天目窯黑釉盞的燒制與同期同類型產品窯口的關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展開學術討論,科學揭示“天目”文化的內涵。此次研討會的學術成果也將在年底前集結成書,作為“天目山文化”的一筆學術資源。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還考察了天目窯遺址、天目寺、禪源寺等,觀看了原創(chuàng)茶藝情景劇《天目茶道》,參加了天目茶碗抹茶會。為期3天的研討會進一步加強了臨安與國內外陶瓷界、考古界、茶道界和高??蒲袡C構的文化交流,豐富了“天目山文化”的內容,擴大了“天目山文化”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