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峰
植物會說話
植物會說話,當然不是用“嘴”說。
植物生活在自然環(huán)境中,它們能從各個方面感知環(huán)境的變化,然后把環(huán)境的變化用自己的形態(tài)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植物的形態(tài)就是它們的語言,也叫“肢體語言”。所以,它會用自己的“肢體語言”細細敘說周邊環(huán)境的細致變化。
比如,一株植物周邊要是缺少水分,那么這株植物就會用“枯萎”的形態(tài)告訴你這里缺水——看,你這不是能讀懂植物的話嘛。
植物能對環(huán)境中的光照、水分、肥料和溫度等變化做出各種各樣的“肢體反應”,歸納起來是要么變色,要么變形。變色和變形是植物最主要的肢體語言方式。
既然植物是敏感的,那么能不能篩選出一種對“炸藥味”敏感的植物,然后讓它“聞出”炸藥的味道,繼而做出“變色”的反應,間接地告訴人們“這個地方有地雷”呢?
轉基因技術立奇功
找到一種對“地雷”敏感的植物,然后讓這種植物通過葉子的變色告訴人們某個地方有地雷,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具有“科學性”的創(chuàng)想。
于是,尋找能“聞出”地雷后葉子就變色的植物就成為武器專家的夢想。但要在林林總總的植物中尋到對“地雷”敏感的植物并非易事,武器專家費盡心思,始終沒有找到對地雷敏感的植物。
就在武器專家將要放棄篩選植物行動時,生物基因工程專家提出了新的思路:利用生物基因技術,制造一段對“炸藥味”非常敏感的基因,然后把這種基因植入植物體內,不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對“炸藥味”敏感,繼而能感知地雷位置的轉基因植物了嘛。
生物基因工程專家的思路非??孔V,因為現代發(fā)達的轉基因技術完全可以將上述設想變?yōu)楝F實。
于是生物基因工程專家通過努力,終于將對“炸藥味”敏感的基因植入了一種名為艾蒿草的植物體內,成功研制了能“聞出”地雷,進而葉子就變色的轉基因植物。
地雷從此要遁形
這種能“聞出”地雷的植物,對空氣和土壤中的火藥味極其敏感,地雷或是炸彈散發(fā)出的極微量炸藥味都能被這種植物捕獲,感知到炸藥味的植物葉子開始變黃,于是人們就可以推斷這株植物的周邊就有地雷。因為有了這種轉基因植物的“引導”,所以士兵踩中地雷的概率就可降低為零,有了能“聞出”炸藥味的植物,地雷怕是從此要遁形了。
能“聞出”地雷的轉基因艾蒿草,其軍事應用前景非常廣泛。
在戰(zhàn)時,可以向可疑的雷區(qū)空投盆栽的艾蒿草,通過變色的艾蒿草就可以標記地雷位置,從而在雷區(qū)打開一條安全通道。
戰(zhàn)爭結束后,可以向可疑雷區(qū)播撒艾蒿草的種子,等艾蒿草長出來之后,就可以通過艾蒿草的顏色來標記地雷位置,從而安全、有效、快速地完成掃雷工作,恢復耕地,保障平民生產生活的安全。
另外,在公共場所擺放幾盆艾蒿草,就可以甄別公共場所里有沒有恐怖分子安放的炸彈。看來,艾蒿草還可以當作“植物警犬”,以較低的成本幫助人們反恐,提升公共場所的安全指數。
(責任編校:賀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