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莫永言
(作者系三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責任編輯/彭美玉)
多彩貴州南嶺,三都——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宛若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廈蓉高速公路和貴廣快速鐵路這一西南出海大通道上,光彩奪目。自治縣總人口34萬人,其中水族人口22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64%,占全國水族人口的55%以上。
“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間唯一族”,著名作家梁衡揮毫盛贊;“神秘水族,魅力三都”,到訪客人由衷感嘆。
今日之水家,乃遠古之貴族,文字歷法啟文明。浩浩哉,萬卷水書,字體形態(tài)與古象形文類似者頗多,譽為象形文字之“活化石”,至今仍廣為使用;水歷以陰陽合歷為依據,融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于一體;衣食住行,皆有擇吉,婚喪嫁造,自成禮俗;水語多古音,源漢藏之語系;服飾多青藍,乃山水之本色;崇拜多鬼神,祈福禳災誦水經,尤以魚祭祀為其特點,有掛獸骨崇奉神靈之習俗……
漫步水族之鄉(xiāng),隨時徜徉節(jié)日場域?!按蠊?jié)三六九,小節(jié)天天有”,端節(jié)、卯節(jié)、敬霞節(jié)、蘇寧喜節(jié)……其中,端節(jié)和水書、馬尾繡于2006年一并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水族端節(jié)是世界最長的年節(jié),據說水族先祖兄弟數人因各居一方,思念長長,然而路途遙遠,逢年過節(jié)往來不便,于是兄弟聚集商議,分7批過節(jié),歷時49天,借此走訪探望,增進感情。卯節(jié)是水族青年人的歌節(jié),號稱“古老的東方情人節(jié)”。每逢插秧上坎,萬物蔥郁之時,谷熟稻黃,糧食滿倉之季,能歌善舞的水家兒女便度節(jié)狂歡,曼妙的舞姿,質樸的歌聲,鏗鏘的銅鼓,清亮的蘆笙,向世人展示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驚奇。
山靈水秀人美,三都盡而覽之。人文景觀,滄桑古城都江府、歷史遺跡“萬人墳”、抗日舊址“石板寨”、小溪摩崖、引朗石棺墓、羊福崖墓之羅列;自然景觀,聞歌起舞的“風流草”、石破天驚的“產蛋崖”、通天測地的“晴雨石”、黑夜生輝的“月亮樹”、左冷右熱的“冷熱洞”、鬼斧神工的“仙人橋”、一瀉三迭的“幽谷飛瀑”、沉睡千年的國家森林公園“堯人山”、柔美清靈的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都柳江之紛呈。
“長長的都柳江,流向遠方。江畔有一只,展翅的金鳳凰。舞動托起小城,甜蜜的夢幻。長橋流淌著水族人民,世代的向往。三都哇,我美麗的家鄉(xiāng),都柳江水滋潤我生長。”走進三都,不光是為了走進三都的水族文化,同時也是為了走近那片被稱為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