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偉,張春平,于明灝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訓練部,山東 煙臺 264001)
隨著我軍開展“轉變戰(zhàn)斗力生成模式”活動的不斷深入,部隊任職崗位對院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職崗位人員不僅要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實作能力。因此,運用精細化管理理論,全面推進內場實習改革,對現行模式進行改革和規(guī)范,全面提升內場實習的質量和效益,強化“實踐技能見長”的人才培養(yǎng)特色,成為現階段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精細化管理是現代企業(yè)管理的一種理念和管理技術[1],把它移植到院校對學生的專業(yè)實習管理上來,實現院校專業(yè)實踐技能培養(yǎng)與部隊工作崗位要求相一致,讓學生體驗并逐漸適應部隊崗位管理的要求。同時也通過實施專業(yè)實習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學生任職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效果。內場實習不同于外場的維護實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培養(yǎng)的是部隊修理廠一線維修人員。因此內場實習的精細化管理,應從部隊的工作實際出發(fā),在實習內容選取、實習過程的組織、實習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
實習內容的精細化就是根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及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實習科目、實習內容、實習要求與目標、訓練方法、考核標準等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明確表述和量化描述,使之成為標準和指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2]。
任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滿足部隊工作崗位的需求,因此構建崗位技能培訓體系時,應依據崗位工作特點,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解析,進一步指出完成各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選擇若干項必須掌握的技能作為專業(yè)實習的核心技能,融入對必需的相關知識、態(tài)度的要求,構建內場實習的核心內容,進行有重點的訓練。例如在操作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為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能夠正確使用和維修工具設備等。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突出能力培養(yǎng),要以技術再現能力為目標[3]。根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標準,分析本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所需要的技能,確定實習科目、實習內容、實習要求與目標,以及訓練方法等,形成規(guī)范、系統(tǒng)的實習計劃,以此作為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依據和標準,從而實現實習內容的精細化。
實習組織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是實施內場實習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能有效地提高訓練質量和效率[4]。實習組織過程包括3個階段,如圖1所示。
圖1 實習組織過程示意圖
(1)教學設計精細化。教師依據教學實施方案對每天的實習內容與任務以及目的要求進行精心規(guī)劃和組織[5],并以實習科目為基本單元編寫教學實施方案,對實習科目作出具體安排。對實習需要達到的知識、技能、素質目標要進行精心的設定,既能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又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對實習材料消耗要進行精心的核算,對實習所需工量具要精心配置,確保實習教學的物資需要,又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耗;對實習過程的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進行精心的設計,確保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完成訓練目標和任務。
(2)實習設備、器材、工具準備精細化。每一輪的訓練,教師都要充分準備好場地、設備、工量具、材料等。每一項實習科目,設備、工量具、材料的準備都要量化核算后配置到每個學生[6],做到設備工位定位到人(或組)、工量具規(guī)格數量對應到人(或組)、耗材定量到人(或組)。
(3)實習動員精細化。學生在進入實習之前,必須由教師進行實習動員。實習動員的主要內容包括任課教師自我介紹,宣講課程標準、課程概述、課程目標,明確實習要求,要有針對性地搞好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學習有關的安全規(guī)定、實習設備的使用規(guī)定、實習場所的用電和用氣安全、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管理等。
內場實習過程的精細化,就是嚴格按教學設計的要求規(guī)范實習過程。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員掌握正確的工作流程和設備操作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作風。教學中運用流程管理理念,對內場實踐教學實施過程進行規(guī)范化、流程化設計,將內場實踐教學實施過程劃分為10個階段,如圖2所示。
圖2 內場實踐教學實施過程示意圖
內場實習過程精細化,要求教師要嚴格按教學實施方案組織教學,認真落實每個訓練環(huán)節(jié),做好操作示范、現場指導與現場考核等具體工作,實習結束后,對當天實習情況要及時進行講評,通過教學實施細節(jié)的落實提高實習效率和質量。
實習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工作作風培養(yǎng)的過程[7],訓練中,應圍繞維修安全、作風紀律、質量意識、職業(yè)道德、環(huán)境保護、衛(wèi)生防護等方面對學員嚴格要求、及時指導,嚴格檢查學生執(zhí)行情況,做好相關記錄,作為學生實習成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
實習耗材實行計劃管理,各項訓練應按教學設計確定的耗材牌號、規(guī)格、數量等至少提前半個月做好耗材計劃,提交單位統(tǒng)一采購并按耗材計劃領用。
耗材領用嚴格執(zhí)行領用程序及審批制度,按教學班次做好耗材使用記錄、統(tǒng)計。各項實習所需耗材,在設計實習科目時就充分考慮材料的循環(huán)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嚴格實施可利用耗材的分類回收制度,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8]。回收時,按材料性質分類,分別處理,充分利用。
實習效果評價精細化應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抓好落實。
(1)評價標準明確、操作性強。實習評價標準要滿足明確、簡潔、與訓練目標對應[9]、易操作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落實,否則就是空談。
(2)對學生的實習評價。教師對學生實習評價以實習現場評價為主。主要從實習任務完成效果、作風紀律、團隊協(xié)作與交流[10]、安全文明衛(wèi)生等方面進行。注重過程考核和科目達標考核,及時做好現場記錄,使評價結果能反映學生訓練的實際情況。教師根據學生每個實習科目完成的情況分別給出評價,一天實習完成即可得到一天的評價。學生一輪實習完成后,累計每天的評價即可得出實習的考核結果。
(3)對教師工作過程及效果的評價。要提高實習效果,對教師也要制定明確、規(guī)范的考核規(guī)則,嚴格按考核規(guī)則進行教學過程的跟蹤檢查及教學效果評價。教師教學過程的跟蹤檢查可以采用抽查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過程檢查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學督導組隨機檢查,做好記錄,學生評價則可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11],問卷的統(tǒng)計結果作為教師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
在內場實習過程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應該是全方位的[12],要圍繞“緊貼崗位需求,緊貼裝備型號,緊貼部隊保障實際”總要求,運用企業(y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使學生在科學有序的管理環(huán)境中完成專業(yè)實習過程,從而培養(yǎng)適應部隊任職崗位要求的合格人才。
(References)
[1]汪中求.細節(jié)決定成敗[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10.
[2]劉巧英.圖書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探討[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22(1):175-177.
[3]李新春.最先進的企業(yè)管理思想:流程化管理模式[J].每周電腦報,2007 (3):15.
[4]孫欣欣,錢立勝.精細化教學管理實施方案[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9(5):49.
[5]溫德誠.精細化管理淺談[J].管理與財富,2005(3):16-18.
[6]周炎金,戴勇.輔助材料定額精細化管理技術及其應用[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4,17(6):102-104.
[7]李本松.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再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0(4):9-10.
[8]遲麗華,劉長宏.校企聯合、探索ERP綜合實驗中心建設新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11):102-104.
[9]楊明剛.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精細化管理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2(9):134-135.
[10]陳子輝.高校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8):169-171.
[11]韓兆福,陳遵銀,葛銀茂,等.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學員航空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17(5):114-117.
[12]李智勇.管理學視角下的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精細化管理模式研究[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27(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