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 光
提起“全國百名優(yōu)秀青年礦工”谷樹偉,神東煤炭集團公司補連塔煤礦從領導到員工都樹大拇指。補連塔煤礦是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礦,為采訪谷樹偉,記者坐上膠輪礦車,沿巷道來到谷樹偉工作的掌子面上。采煤現場蔚為壯觀,直徑七米的超大采煤機隆隆轉動,煤從礦壁上被切割流瀉到自動傳送帶上,如同滾滾小河流出巷道。記者見到一身工裝、敦厚壯實的谷樹偉,正帶領工人們在一排巨大支架間忙碌著,礦燈下,他那滿是煤灰的臉上兩只眼睛閃著亮光。得知記者的來意,他抱歉地笑笑,露出一排白白的牙,大聲說:“一會下班了,咱們井上嘮吧。”
谷樹偉畢業(yè)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yè),2003年7月來到神東煤炭分公司當了一名檢修工。同伴兒羨慕他分到井上工作,可谷樹偉卻找到礦長要求到采煤第一線。礦長看著熊腰虎背的谷樹偉,一拳夯在他胸脯上:“好小子,上綜采隊吧!”
而與他一同來礦的同學、老鄉(xiāng)卻在高危、艱苦、單調的工作和生活面前退卻了,動員谷樹偉一起另謀出路。谷樹偉懇切地說:“國家現在缺煤,我就干采煤。干,就干到底,何況我是黨員!”
谷樹偉送走老同學,每天第一個下井,最后一個上來,一個班下來,里外衣服濕個透。2004年冬的一天,谷樹偉突然大便出血,疼得失去知覺,母親從吉林老家趕來,心疼地嘮叨:“你放著井上的工作不干,偏到井下當‘煤黑子’,圖啥呀?”
谷樹偉說:“娘,井下需要人,又鍛煉人,我很愛這工作?!惫葮鋫パ酆瑴I光給記者講起他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也是他對煤炭難以割舍的情結。那是1998年臘月的一天,老家長春市農安縣朔風呼嘯。他拉著平板車,來到100里外的小煤市買煤。買煤的人與車排了六七里,排了三天三夜隊,帶的干糧啃完了,離大門口還有一里多。天刮起大風,又落下大雪,他想到那一米多寬的羊腸山路,絕望了:再熬一天一夜,即使裝上煤,積雪的山路也難把煤拉回家!當他拉著空車趕回四壁掛霜的家,看著身披被子還凍得瑟瑟發(fā)抖的父母,谷樹偉對煤充滿渴望與向往。如今,他身在煤海,總有一個念頭激勵他:為天下父母不再受凍,為祖國不再為能源發(fā)愁,一定要當個優(yōu)秀的煤礦工人!
2005年1月,谷樹偉被提任補連塔煤礦綜采二隊主任工程師。4年間,他完成了20余項技術創(chuàng)新。2009年,在他三番五次請求下,他又重返井下,擔任主持工作的配采隊副隊長。當年12月,被任命為綜采一隊黨支部書記;翌年1月,被任命為世界上第一個7米大采高重型加長工作面綜采一隊隊長。
多年來,只要公司有活動或節(jié)假日,他總把機會讓給工友。一次集團搞慶典,他帶了20多個饃、3斤蘋果、4盞礦燈,在井下干了4個班,直到礦長下令“不上井按違紀論處”。2004到2010年,他出勤2377個工,等于7年干了9年的工作量。
谷樹偉常對工友們說:“咱工人是國家的主人,主人就要像愛護家一樣愛惜國家財產?!?年來,他將井下廢料回收達4000多件,價值124萬多元,帶動全隊養(yǎng)成了修舊利廢的好習慣。
井下地質復雜,工友們說,危難險重時刻,谷隊長總是沖鋒在前。他們如數家珍地向記者講述一幕幕動人的時刻:2005年7月的一天,頂板上突然有三股碗口粗水柱瀑布般嘩嘩下瀉,谷樹偉箭步沖上去,用脊背擋住水柱,隊員姚仲元、楊官年也跟著沖上去,經過5天5夜奮戰(zhàn),終于戰(zhàn)勝了冒頂;2009年12月,工作面同時進行“過空巷”和“貫通”兩大工程,谷樹偉帶領全隊在冰冷的煤水中干了2天3夜,如期完成任務;2010年4月,工作面出現頂板下沉,超前支架被大量煤塊埋壓,谷樹偉搶先在最危險的前沿操作安裝,3天3夜沒上井,終于安全高效地通過集中煤柱區(qū)。
最艱難的是2011年4月,630米礦井底板突然向上鼓出85至120厘米,使7米大采高無法推進。谷樹偉帶領工友掏底鼓、清理矸石,日夜堅守,經過22個晝夜奮戰(zhàn),終于使生產恢復正常。他說:“節(jié)骨眼上,共產黨員不上,誰上?”
谷樹偉在管理中不斷摸索創(chuàng)新,成為全國首個年產原煤1290萬噸的綜采隊。他先后被評為補連塔煤礦“優(yōu)秀共產黨員”;神東集團“四優(yōu)黨員”、“優(yōu)秀區(qū)隊長”和中國煤炭行業(yè)“全國百名優(yōu)秀青年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