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緯
一位攝影師,如果不滿足于描繪和揭示“外部”世界,而試圖借助攝影來揭示心靈的蓬勃無盡,就必然能夠極目俯仰、突破既有視野的局限。這正是薩爾加多《起源》系列新作的源起。對工業(yè)時代的勞動者和全球化時代遷徙這樣的“實境”進行考察之后,他胸襟廓然、脫凈塵渣,進入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的“靈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0世紀90年代后期,薩爾加多回到了巴西的牧場。這個他成長的地方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郁郁蔥蔥的植被正在枯萎,野生動物日益稀少。他和妻子決定做一些事情。他們種植了高大茂密的樹木??粗坝^更新,鳥類和其他動物逐漸返回,《起源》的想法誕生了:自然世界的生機和能量,甚至是失落的挽歌,都值得去學習、注目和詠嘆。
《起源》是關(guān)于自然之道的作品,薩爾加多搜尋并呈現(xiàn)著未被現(xiàn)代文明侵襲而仍處在原始狀態(tài)的地區(qū)的威嚴、壯觀和豐富。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火山、瓦爾德斯半島的企鵝和海獅、巴西的鱷魚和美洲虎、埃塞俄比亞奧莫河谷、馬達加斯加的狐猴、亞馬孫叢林深處的部落、北極圈苔原地區(qū)的涅涅茨牧民和他們的馴鹿、堪察加半島、蘇門答臘以西的明打威叢林社區(qū)、剛果的熔巖流、布須曼人、阿拉斯加冰川、新幾內(nèi)亞科羅威人的樹屋、南大西洋的鯨魚、茹魯阿河、蘇丹南部的丁卡牧牛人、亞利桑那紀念碑山谷、馬爾維納斯群島的黑眉信天翁……薩爾加多比喻《起源》是“給這個星球的情書”。
步行、輕型飛機、海輪、雪橇、獨木舟、熱氣球,薩爾加多以驚人的熱情和毅力,歷時8年,跨越五洲四海。巴塔哥尼亞的寒冬和撒哈拉的烈日,都不能阻擋他的腳步。他期待通過這些照片讓人們?nèi)ニ伎肌吧囊环N方式,傳統(tǒng)地,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絕不僅僅是對天地鴻蒙、宇宙洪荒的緬懷,這是攝影大師對時代的應答。在日益狹隘、焦慮、功利、充滿交易和算計的生存中,他在表達對自然和生靈的尊敬,尋覓讓人類重拾信心的純凈之地。
薩爾加多為此使用了他過去不曾運用過的比擬和隱喻手法。在他的特寫鏡頭里,露脊鯨尾就像是矗在海水中的巨大礁石,綠鬣蜥的利爪如戴著鑲滿亮片手套的一只手,面包樹葉頂在猴子頭上如同假發(fā)一樣可笑。同時,薩爾加多也比以往更加重視攝影藝術(shù)形式的借鑒和鍛造。長滿蕨類植物的森林仿佛是杰克遜·波洛克的滴彩繪畫;凱門鱷宛如克勞德·莫奈的《睡蓮》一般漂浮在水中;南極哈德遜山脈蜿蜒至阿蒙森海邊的場景,讓人聯(lián)想起日本的浮世繪。薩爾加多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不再關(guān)心相鄰事物的一般邏輯,也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內(nèi)容自身在視覺與空間中的“和諧”。由各種事物組成的系統(tǒng)形成的張力,遠遠超越了對象自身的意義。
薩爾加多說:“大自然的一切都鼓舞人心。在完成整個拍攝計劃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以前認識中的謬誤,我們曾被告知,人類是唯一具有理性的物種,但其實一切物種都有自己的感知與智慧。鳥知道怎樣才能生存,甚至樹木也知道如何適應不同的氣候,葉子在干燥或寒冷時懂得保護自己。我學到了很多?!?/p>
與巨龜、斑馬、海豹和大猩猩友善交往兩年之后,薩爾加多把注意力轉(zhuǎn)向了人類。他著眼于原始環(huán)境中的土著居民。薩爾加多認為他們非常自由淳樸,從不做作和偽裝自己,這是值得珍惜的生活姿態(tài)。
他穿越西伯利亞,跋涉1000多公里,跟隨涅涅茨人遷徙馴鹿,從他們身上學到了重要的知識。他說:“如果你給他們不能攜帶的東西,他們不會接受它。他們覺得我們感興趣的只是權(quán)力和金錢。為孩子留下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xiàn)在做什么。如果我們感興趣的是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地球和體面的未來,我們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生活?!?/p>
2008年,薩爾加多從埃塞俄比亞北部高原的拉里貝拉出發(fā),朝著瑟門山步行前進。這是一個著名的朝圣地,他和向?qū)А⒈镜刂帧?8頭驢以及它們的主人組成的隊伍一共花了55天走了850多公里的路,5頭驢精疲力竭而亡。薩爾加多感慨道:“千百年來,人們走在這些古老的道路上,他們生活在《舊約》時代,自己制作紡織品和農(nóng)業(yè)工具,這里從來沒有過殖民。這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行程。”
攝影是人的內(nèi)部知覺,而心理可感性是攝影意象的基本特點。攝影創(chuàng)作語言應該是高度內(nèi)涵化的,它以表面之下潛藏的深層意味為主要內(nèi)容。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顯然深諳此道。這種內(nèi)容來自共時性和歷時性兩個方向,共時性內(nèi)容納入表現(xiàn)對象和表現(xiàn)者、現(xiàn)象和經(jīng)驗,歷時性內(nèi)容則可能納入個人歷史和人類歷史積淀在潛意識或直覺里的東西。攝影師也確實常常必須將自己設想為具有特殊觀點、優(yōu)越定位的人,如此才能行使他們的職權(quán)。攝影的吸引力之一,就是觀眾會覺得自己分享了那種特權(quán)、眼前所見的觀點。
薩爾加多每個系列的作品都是從某一個點直接開始,然后向周圍擴展,其流動性的拍攝方法,保證了他始終沉浸在感悟之中?,F(xiàn)實的即時特征和自然的物態(tài)情形為他提供了信賴的主題依據(jù),在形成畫面關(guān)系的同時,彰顯了感覺與時空的互動延伸因素,更構(gòu)建著豐沛深邃的心靈探究,這就是他給予世界的信念和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