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蒙
落葉思緒
□文/王蒙
藝術在于創(chuàng)造,想象就是源泉。
藝術就像海市蜃樓中的恍惚世界,使我如進入壯觀的宗教殿堂,有“天國樣沐浴”的感受,此生當足矣。道家有個著名論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可視為發(fā)車,“萬物歸一(真)”,當可視為收車;或完全撇開這兩句話而更直截了當?shù)卣f,是從“零” 發(fā)車,轉其整整一圈,然后又回到“零”的位置。
從古到今的書法大家,我最佩服顏真卿,他的書法不但有別于前人,而且不斷地有別于自己,其書體、風格,當譽“水無常態(tài),軍無常勢”,自然通變生新。
真不容易、容真不易、真易不容、不容真易、容易不真;得失互維、進退互循、長短互易,彼此互感。
大凡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在于作者對其作品的“矛盾”的安排。作品越生動,說明各種矛盾越復雜或越高度地概括,如果會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化解“矛盾”,到最后使“矛盾”變成和諧,有一種美的律動,美的感染,這個作品就越具有藝術性。
就如法酷則情滯,情肆則法疲,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必須有一個綱來舉,目才能張,此謂“理”也。情理之中,法理其間,就其創(chuàng)作之需要,則可使“情、法”通融共濟,依側重可傾斜其比例,如楷則甚峻,乃法理大于情理;行草書似情理大于法理故而飄逸、跌宕。
古人道:“書法學其上,得乎中;學其中,得其下”。我就不信這個邪,萬事總有輪回,如加上“學下得上”亦猶不可,我專好師古人以為“下”者,至今尚樂此不疲。
一生投身于藝術,猶如身進賭場,要么贏了(成功了),要么輸入(失敗了)。有時我卻在想,賭博場上輸贏尚是物質性的,亦有去而復得之可能。而從事藝術,成功與失敗則既不明晰,又舉步維艱,往后退自然沒有出路,往前走并不見得是朝成功的方向邁進,有時成功躲在“山窮水盡”之途中,有時失敗卻恰恰在表現(xiàn)著“春風得意”之道旁,孰成功,孰失敗,真像古人云:“得失寸心知”。因此,我不敢稍有懈怠,那種“一孔之見,一功之得”的古訓使我始終提著心勁,但我很自信,既進了“賭場”也就無需反顧了,只有向前進,這種前進中的失敗也可能是今后成功的鋪墊,必須在失敗中尋找到成功的途徑。
我是想通過書法這個“筏子”把我舶往彼岸——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時使我能以書法為“探桿”窺其“地球”深層(內核),也就是更多知識和藝術的精神熱源。這也可能是我學書法真正的理解和收獲。
我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我卻是一個努力的跋涉者。是否到達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進行,在于獲得精神寄托的感知,這是完整體現(xiàn)自己的可貴的過程,盡管這個求索的過程非常艱辛,卻又非常崇高,因為他掂量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敬仰蘇公(提撥)余是年庚寅年春游四川眉山,大文豪蘇子瞻故居,以崇敬之心,拜瞻三蘇祠,心情爽然,回古城西安后憶及當時心境,雖詩句拙燥,但享受其經(jīng)過耳。其實又轉赴洪雅柳江古鎮(zhèn)一派田園景象,自然淳樸感受深刻。阿蒙·記之。久欲眉山拜蘇公,文豪祖宅映翠穹。祠孕天地千古意,偉岸風流蹤相從。(行書)
對聯(lián):韓城聲自司馬響古賢文追太史風(楷書)
青峰乍露云逸飄,飾景又逢柳絲絳。香客虔誠邀相聚,彌陀玉蘭上九霄。(草書)春拂山頂綠云髻,五臺古鎮(zhèn)摩天梯。梨花香瓣舞風起,雪片憐我布施急。(行書)
藝術簡介
王蒙,文化學者,筆名阿蒙,號龜背廬主、北苑學堂、南北行者、雁塔西樓客。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兼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七、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自作詩詞書法大展”。在入選“全國千人千作書法篆刻展”中獲陜西省書法一等獎三次。
1989年在陜西美術館舉辦“阿蒙書法藝術首展”
1999年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王蒙書法藝術十年回首展”
2008年在陜西美術博物館舉辦“墨舞奧運2008——王蒙師友書法展”
2003年出任陜西省備戰(zhàn)“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培訓班班主任
2011年出任陜西省備戰(zhàn)“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培訓班班主任
2012年3月在西安亮寶樓主辦“紀念王子云先生誕辰115周年暨王蒙
家族書畫展”
出版著作:《長安學叢書——王子云卷、何正璜卷》、《王蒙書法藝術百種作品集》、《美術家——王蒙》、《王蒙師友書法集》、《書法入門——曹全碑》、《情懷——王蒙詩文書法集》、《當代影響力書法名家——王蒙》《當代美術名家作品精選——王蒙專輯》。
書法品位和創(chuàng)作理念影響了大批中青年書法家,起到了極大的創(chuàng)作示范作用。
采訪手記
今年在參加陜西兩會報道中,有幸結識了陜西省人大代表王蒙先生,繼而便有了這次的采訪。王蒙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王子云是我國著名畫家、美術考古學家、美術史論家和美術教育家;其母何正璜是我國著名文博專家、美術考古學家),從小受父母的藝術熏陶,再加上其對藝術超凡的天賦,王蒙用自己的行動,一步一步地創(chuàng)作著屬于書法領域的奇跡。其對藝術的理解,可謂獨到深廣;對藝術的追求,創(chuàng)新而不失持之以恒。他思想活躍,觀點獨特,勤于創(chuàng)新,書法作品 “創(chuàng)百幅而百不同”。
王蒙是書法藝術家,但在我的印象里他更像是一位思想家、文學家。他除了書法外,還經(jīng)常創(chuàng)作詩歌札記等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富含著潛在的韻味與哲理。在藝術思想上,他主張傳統(tǒng)遺韻與時代精神交融;對于創(chuàng)作,他始終在躬身前行,追求藝術無止境。(張靜)
拜法門寺敬語諸佛神圣,書生虔誠。每來朝拜,晨昏相應。全家祈福,永泰昌平。
盼聚首相見時難別亦難,感情煎熬何以堪。怎說半月才聚首,關中道上遠隔天。又是一個黃昏后,踱出宅門望東邊。不解人問有何意,擰頭扳指數(shù)天天。
茶山情為《2010年中國首界茶業(yè)茶文化節(jié)》在漢中舉辦書法展作詩一首每赴陜西漢中總有不愿離去之意,尤其愛爬山,看茶園,喜農(nóng)家之收獲,賞田園之風光。故作詩唱之。夕陽余輝重,萬木競蔥蘢。惟有茶山碧,煙云與岡行。(魏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