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靈慧,汪益龍,劉小云,莊啟昕,韓哲文
(華東理工大學特種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關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237)
聚對亞苯基苯并二噁唑(PBO)是一種直線型聚芳雜環(huán)剛性棒狀液晶聚合物分子,可通過液晶紡絲技術制得高度取向的高性能纖維,在纖維中PBO分子沿軸向高度取向,具有出色的機械性能、熱性能和耐化學性能,其纖維的拉伸強度及拉伸模量約為對位芳綸纖維的2倍,廣泛用于航空、航天以及防彈、防爆等領域的先進結構復合材料中[1-6]。
2003年,美國一名身穿PBO纖維制成的防彈衣的警察中彈身亡,其主要原因就是PBO纖維在遇熱、光照和潮濕環(huán)境下的性能下降速度比原先預想要快[5]。國內(nèi)最近幾年隨著PBO纖維產(chǎn)業(yè)化研究的進展,對PBO纖維老化失效的研究也日益重視。目前,國內(nèi)外對PBO纖維老化方面的研究有熱老化、濕熱老化、光老化等[10-12],大多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式進行,對于自然氣候條件下老化和使用壽命評估方面的報道較少。自然條件下老化,更能反映材料的真實使用情況,準確評價材料在實際環(huán)境下的性能衰退和使用壽命,但實驗時間相對較長;而人工加速老化所需要的時間短,且可重復性好,但與材料的實際環(huán)境下老化存在一定偏差。
本文分別采用戶外自然暴曬實驗及人工加速老化實驗,研究了PBO纖維的老化失效現(xiàn)象,尋找兩者的相關性,以便能通過人工加速老化實驗來預測PBO纖維在戶外自然環(huán)境中的使用壽命。
(1)試樣:PBO纖維,初始強度為5.8 GPa,日本東洋紡公司。
(2)戶外自然暴曬實驗:依據(jù)ISO877—1976,暴曬地點為上海市南部,暴曬場地開闊,周圍無遮擋,樣品架方向朝南,實驗持續(xù)36個月。
(3)人工加速實驗:依據(jù) GB/T 16422.2—1999,在氙燈氣候老化實驗箱(型號SN-500,上海林頻科技有限公司)中進行,輻照波長280~800 nm,輻照強度1 100 W/m2,黑板溫度54℃,相對濕度65%。濕熱老化在恒溫恒濕箱(型號DHS-100,上海林頻科技有限公司)中進行。
戶外自然暴曬實驗總計為36個月,期間的環(huán)境氣候數(shù)據(jù)見表1(上海市氣象局提供)。
(1)纖維拉伸強度測試
采用常州雙固紡織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YG020B型電子單紗強力儀,夾持長度 20 mm,拉伸速度10 mm/min。取30個有效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
(2)ATR-FTIR測試
采用美國熱電公司生產(chǎn)的Nicolet 57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采用JEOL公司的JSM-636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
(3)分子量測定
采用特性粘度法,將6 mg PBO纖維溶解在25 ml甲基磺酸(MSA)中,配成PBO/MSA溶液。然后,使用烏氏粘度計在氬氣保護下進行測試。烏氏粘度計型號為MC 0.8~0.9 mm,上海青浦前明玻璃儀器廠。測試采用稀釋外推法,先測溶劑的流出時間,再測定PBO/MSA溶液的流出時間,接著分別4次移入5 ml溶劑逐次稀釋,得到不同濃度的PBO/MSA溶液,分別測其流出時間。
PBO的特性粘度通過Huggins方程進行關聯(lián):
式中 ηsp=(t/t0)-1;[η]為特性粘度;t0為溶劑的流出時間;t為PBO溶液的流出時間;C為PBO的濃度,g/dl。
測定不同濃度C時的ηsp/C;然后,將其對C作圖得一直線,外推至Y軸上的截距,即為特性粘度。
圖1是PBO纖維在戶外自然暴曬老化的強度保持率。由圖1可見,PBO纖維在暴曬的第1個月,纖維強度下降非???,強度僅為纖維原始強度的65%;此后,纖維強度下降的趨勢開始減緩,在第10個月時,PBO纖維強度為原始強度的48%左右;在第36月時,纖維強度為其原始強度的40%。實驗結果表明,PBO纖維在自然條件下老化時,并沒有出現(xiàn)老化加速效應,而是在前幾個月老化速率非???之后,性能降低速率呈現(xiàn)減緩趨勢。
圖1 PBO纖維戶外自然老化強度保持率Fig.1 Tensile strength retention curve for PBO fibers in natural weather aging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過程中,可能伴隨著分子鏈斷裂等化學變化過程,而分子量與分子鏈斷鏈直接關聯(lián)。因此,對PBO纖維在戶外老化實驗中分子量的變化進行了測試。PBO纖維特性粘度和老化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由圖2可看出,PBO纖維戶外暴曬老化的前2個月,分子量下降迅速,2個月后趨于平緩。這個結果,與強度保持率測試結果的趨勢是一致的,說明戶外暴曬中伴隨著分子鏈的斷裂。
圖3是戶外老化不同階段的纖維表面形態(tài)。從圖3看出,PBO表面光滑,老化10 d后,表面平行于纖維軸方向即出現(xiàn)細長的缺陷條紋,且開始變得粗糙,表明纖維表面開始出現(xiàn)損傷。2個月后,纖維表面的缺陷和粗糙度都已較明顯。4個月后,纖維表面的缺陷條紋變大,且數(shù)量變多。14個月后,纖維表面缺陷變得很深,出現(xiàn)了剝落的現(xiàn)象。PBO纖維表層為厚度約0.2 μm的致密層,對PBO纖維的強度起關鍵性作用,表層的破壞導致纖維強度的迅速下降。
圖2 PBO纖維戶外老化過程中特性粘度變化曲線Fig.2 Intrinsic viscosity curve for PBO fibers aged in natural weatherg
圖3 PBO纖維表面形態(tài)Fig.3 Surface micrographs of PBO fiber aged in natural weathe
圖4是戶外老化不同老化時間的紅外光譜??砂l(fā)現(xiàn),歸屬于苯并噁唑環(huán)的1 056 cm-1處吸收峰強度下降,而1 690 cm-1出現(xiàn)了新的吸收峰。這一新吸收峰對應于氨基相連的 C==O鍵伸縮振動峰,表明PBO在發(fā)生了噁唑環(huán)開環(huán)等化學變化。該吸收峰強度隨老化時間逐漸增加,14個月后已非常明顯。
圖4 PBO纖維戶外老化不同時間的紅外光譜Fig.4 ATR-FTIR spectra for PBO fibers aged in natural weather for different times
2.2.1 以老化時間為基礎比較相關性
以老化時間作為基礎,來對比戶外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的相關性,是一種常用方法。以拉伸強度為指標,對PBO纖維室內(nèi)加速老化和戶外自然老化進行相關性分析。圖5為室內(nèi)加速老化的強度保持率曲線,對曲線進行擬合,得到擬合方程:
其中,Y為強度保持率;X為老化時間,h。R2=0.99,顯示擬合吻合度很高。
圖5 PBO纖維加速老化不同時間的強度保持率曲線Fig.5 Tensile strength retention curve for PBO fibersduring accelerated aging
同樣,對圖1戶外老化強度保持率進行擬合:
其中,X的單位為月。R2=0.99,擬合吻合度很高。
這樣,利用擬合式(1)和式(2),可計算出在老化期間PBO纖維強度保持率下降到同一個值時,戶外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所分別需的時間,以及計算加速因子(SAF)。為保證時間單位的統(tǒng)一,把式(1)和式(2)中的老化時間換算成以天為單位計算,所得結果列于表2。
表2 戶外老化與人工老化的對應關系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natural weathe aging and accelerated aging of PBO fiber
從擬合結果來看,在PBO纖維強度保持率為89%時,戶外自然老化時間為3.6 d,而室內(nèi)加速老化只需1.02 d,加速倍率為3.5倍。隨時間的延長,這一倍率不斷加大。如戶外自然老化306 d時,PBO纖維強度都下降了55%,室內(nèi)加速老化實驗的加速倍率上升到了30。從圖6可見,以老化時間作為參照的加速因子的波動非常大,從最初的3.5倍一直下降到第4天的2.4倍,變化幅度高達30%。第4天以后,加速倍率又急劇飆升。這主要是由于人工加速老化過程中,輻照度、溫度和濕度都是恒定的;在戶外自然環(huán)境中老化時,氣候條件的變化非常大。因此,籠統(tǒng)的以老化時間為基礎來計算老化加速因子,具有一定的先天局限性。
圖6 加速老化實驗中加速因子與老化時間的關系Fig.6 Change of SAF value during accelerated aging
2.2.2 以總輻照能量為基礎比較相關性
地球表面接受太陽輻射的強度隨氣候、地理位置和季節(jié)而變化,正因為如此,近幾年發(fā)展出了以總輻照量作為基礎的方法[13],該法主要適用于對輻照敏感的纖維的老化過程。PBO纖維的熱穩(wěn)定性和環(huán)境穩(wěn)定性都很好,但紫外光穩(wěn)定性欠佳,正適合以總輻照量作為基礎的評價方法,可避免戶外老化中輻射強度隨環(huán)境因素變化的影響。
圖7為不同輻照度下PBO纖維戶外自然老化與室內(nèi)加速老化強度保持率對比。
圖7 PBO纖維戶外老化和加速老化的強度保持率曲線Fig.7 Tensile strength retention curve for PBO fibers during photoaging
分別對戶外自然老化和室內(nèi)加速老化的強度保持率曲線進行擬合,得到擬合方程。
(1)人工加速老化
式中 Y為強度保持率;X為累積輻照量,MJ/m2。
R2=0.99,顯示擬合吻合度很高
(2)戶外自然老化
R2=1,顯示擬合吻合度很高。
在相同的強度保持率下,分別求得戶外自然老化所需的累積輻照量和室內(nèi)加速老化所需的累積輻照量,將所得結果列于表3。
表3 戶外老化與人工老化的對應關系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natural weather aging and accelerated aging of PBO fiber
從加速因子數(shù)據(jù)可看出,在實驗初期,戶外與人工加速老化在相同的累積輻照量下,對PBO纖維強度下降的影響程度基本上相同,這一趨勢一直維持到纖維強度下降到原始強度的約64%。
圖8中,橫虛線為加速因子為1的直線。可見,在累積總輻照量達到505 MJ/m2之前,戶外老化和自然老化對纖維強度的影響大體上是等效的,可利用加速老化實驗結果來預測戶外老化失效行為。
圖8 PBO纖維不同強度保持率下加速因子的變化曲線Fig.8 The change of SAF value at the same tensile strength rate during accelerated aging
隨著輻照的延長,2種老化條件下的強度保持率的相關性逐漸變?nèi)?。如室?nèi)加速老化中能量累積值為753.34 MJ/m2時,其效果相當于戶外自然老化累積輻照量為1 352.28 MJ/m2時,加速倍率達到1.8倍。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老化過程中影響因素除光外,還有溫度、濕度等因素。所以,僅用輻照量來推導戶外自然老化與室內(nèi)加速老化的相關性也不夠。室內(nèi)加速老化中溫度濕度都恒定,而戶外自然老化中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是變化的。
濕度對PBO纖維老化的影響如圖9所示。從圖9中可看出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濕度越高,PBO纖維老化速率越快。
圖9 相對濕度對PBO纖維老化強度保持率的影響(80℃)Fig.9 Effect of humidity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retention of PBO fiber aging at 80℃
溫度對PBO纖維老化的影響如圖10所示。從圖10中可看出,在濕度一定的情況下,溫度越高,PBO纖維老化速率越快。結合圖9可知,降低濕度和溫度會延緩PBO纖維在老化過程中強度的下降速度,這與此前的研究一致[14]。
圖10 溫度對PBO纖維老化強度保持率的影響(80%RH)Fig.10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retention of PBO fiber aging at 80%RH
這也是為什么在后期加速因子出現(xiàn)大幅波動的原因。本次戶外老化實驗開始于2008年8月,此時上海的環(huán)境條件與人工加速老化相比,溫度較低,但濕度較高。溫度低會減緩纖維的老化速度,但濕度大會加速纖維的老化速度,兩者影響的互相抵消,才導致了如此好的等同效應。之后,隨著實驗進入秋冬季,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都降低,而加速老化實驗中溫度濕度是恒定的。所以,人工加速老化和戶外老化也就逐漸出現(xiàn)了偏差。因此,在利用人工加速老化實驗數(shù)據(jù)來預測材料在戶外自然條件中的失效時間時,需考慮的問題是復雜和多方面的。
(1)戶外自然老化實驗中,發(fā)現(xiàn)PBO纖維強度先快速下降,然后趨于平緩。PBO纖維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了分子斷鏈等化學結構的變化,導致分子量下降,纖維皮層破壞和纖維強度降低。
(2)以老化時間為基礎對,戶外自然老化和室內(nèi)加速老化進行關聯(lián),發(fā)現(xiàn)加速因子的波動較大,關聯(lián)的可靠性較差。
(3)以總輻照能量為基礎,對戶外自然老化和室內(nèi)加速老化進行關聯(lián),發(fā)現(xiàn)在輻照初期,加速因子的波動較小,加速倍率接近1。這一趨勢一直延續(xù)到纖維強度下降到原始強度的64%時;之后,兩者之間的偏差逐漸變大。
(4)以總輻照能量為基礎,在累積總輻照量達到505 MJ/m2之前,能利用加速老化實驗結果來大體準確預測PBO纖維在戶外環(huán)境下的老化失效行為。這對預評估PBO纖維在戶外條件下的使用過程有重要意義。
[1]王峰,宋元軍,黃玉東,等.PBO/SWNT復合纖維的合成和與性能[J].固體火箭術,2009,32(1):109-113.
[2]Zhang Tao,Jin Jun-hong,Yang Sheng-lin,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uorinated PBO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low dielectric constant[J].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art B:Physics,2009,48(6):1114-1124.
[3]Wang Qian,Chen Ping,Jia Cai-xia,et al.Improvement of PBO fiber surface and PBO/PPESK composite interface properties with air DBD plasma treatment[J].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2011,44(5):548-553.
[4]Xu Xiao-hui,Liu Xiao-yun,Zhuang Qi-xin,et al.Rigid-rod polybenzoxazoles containing perylene bisimide:synthesis,structure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0,116:455-460.
[5]樊黎紅,錢軍,劉小云,等.納米TiO2涂覆法改善PBO纖維/環(huán)氧樹脂界面剪切強度[J].固體火箭技術,2010,33(4):472-476.
[6]Chen Xiao-jun,Liu Xiao-yun,Qian Jun,et al.Shear flow behaviors of the spinning dope of 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fiber[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8,110:1899-1904.
[7]Park J M,Kim D S,Kim S R.Improvement of interfacial adhesion and nondestructive damage evaluation for plasma-treated PBO and Kevlar fibers/epoxy composites using micromechanical techniques and surface wetability[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3,264(4):431.
[8]Zhang Chun-hua,Huang Yu-dong,Yuan Wen-jing,et al.UV aging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PBO fiber coated with Nano-ZnO hybrid sizing[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1,120:2468-2476.
[9]徐曉輝,劉小云,傅倩,等.聚對亞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纖維的環(huán)境老化及防老化研究進展[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8,33(1):31-37.
[10]Lin Hong,Huang Yu-dong,Wang Feng.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p-phenylenebenzobisoxazole)fibres[J].Iranian Polymer Journal,2008,17(11):853-859.
[11]Joannie Chin,Amanda Forster,Cyril Clerici,et al.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ging of poly(p-phenylene-2,6-benzobisoxazole)fibers: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7,92:1234-1246.
[12]宋波,劉小云,傅倩,等.PBO纖維的紫外光老化[J].固體火箭技術,2011,34(3):378-383.
[13]Azuma Y,Takeda H,Watanabe S,et al.Outdoor and accelerated weathering tests for polypropylene and polypropylene/talc composit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ir weathering behavior[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9,94:2267-2274.
[14]宋波,劉小云,傅倩,等.環(huán)境因素對PBO纖維老化的影響和儲存壽命預測[J].材料研究學報,2010,24(5):487-492. (編輯:呂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