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潮 (雙林中學 浙江湖州 313012)
易知:問題2與問題3是同一個問題(由同一作者提供),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問題;問題1與問題2(即問題3)如出一轍、一脈相承,本文與讀者一起探究如下.
美國著名數(shù)學家哈爾莫斯有言:“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楊之先生對問題解答的要求是“解決一個數(shù)學問題應是嚴謹?shù)摹⒑喚毜暮统醯鹊摹?對此我們深表贊同,對于經典問題的解答不但在于解決問題之本身,而且更在于“問題之外”之擴張;不僅是思想和方法的展示,更是思想和方法的雕塑和再創(chuàng)造;與美接軌,還應力求(而并非強求)解答的藝術性,集數(shù)學的學術、藝術與“魔術”于一體,使整個解答惟妙惟肖、似詩如畫.
下面擬用純粹的代數(shù)方法,并巧施待定系數(shù)法構造柯西模型來展示3個相關問題的初等解法.先來解問題1:
解令正數(shù)α,β滿足α2+β2=1,則由二元柯西不等式
(a,b,c,d∈R,當且僅當 bc=ad 時等號成立),得
用上述方法,可獲得以下一般情形:
再處理問題2(即問題3),筆者直接處理下面的一般情形:
證明令正數(shù)α,β滿足α2+β2=1,則由二元柯西不等式(1),得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1的求解與定理2的證明不盡協(xié)調,前者連續(xù)2次應用了二元柯西不等式,而后者只用了1次;如果用求解問題1的方法來證明定理1,似乎很難完成證明.這種顧忌不無道理,其實,我們可以借定理2的證明之東風對問題1的求解方法進行再雕塑,從而使定理1與定理2的證明方法接軌.
下面展示定理1的這一創(chuàng)造性證明方法:
證明令正數(shù) α,β滿足 α2+β2=1,則
特別地,當
令1-β=km,1-α=kn(其中 k為正數(shù)),則
由此可見,不論是從內容看還是從證明方法看,定理1與定理2如出一轍、一脈相承(文首的3個問題只是它們的特例而已).
[1] 侯典峰.問題征解3[J].數(shù)學通訊:上半月,2010(1/2):131.
[2] 王勇.問題征解2[J].數(shù)學通訊:上半月,2010(1/2):131.
[3] 王勇.2010 年3 月1845 號問題[J].數(shù)學通報,201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