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山
在非洲大陸,處于食物鏈頂端的獅子和鱷魚是一對死敵。獅子是陸地上的王者,而鱷魚是河流中的霸主。一旦獅子進入河流,或是鱷魚爬上岸,就會遭到對方的無情攻擊。它們由于鮮有對手,所以都把對方視為最危險的敵人,雙方看起來不共戴天、勢不兩立。
一日,一頭饑腸轆轆的母獅發(fā)現(xiàn)了一頭正在專心咀嚼樹葉的長頸鹿。獅子一般很少攻擊長頸鹿,除非在食物極度短缺的情況下,因為長頸鹿堅硬無比的蹄子可以踢碎獅子的頭蓋骨。但這頭母獅顯然餓壞了,它不顧生命危險,匍匐前進到長頸鹿附近,突然向目標發(fā)起攻擊。
受驚的長頸鹿慌不擇路,跑進附近一條淺而寬闊的河流中。但長頸鹿的運氣并不好,它又遭到了鱷魚的襲擊。由于水底濕滑,體型龐大的長頸鹿慌亂中重重地跌倒在水里。它掙扎著想站起來,但受傷的腿顯然無法支撐笨重的軀體重新站立,它無奈地靜臥在水里,喘著粗氣。
母獅返身去招朋引伴來一起分享這難得的大餐。令人驚奇的是,鱷魚靜靜觀望著,它并未搶在獅子前享用唾手可得的美味。
獅子們涉入水中,鱷魚并沒有像以往那樣發(fā)動攻擊,而是等幾頭獅子吃飽喝足,心滿意足地離去后,才愜意地品嘗鮮嫩的鹿肉。
鱷魚幫助獅子阻斷了長頸鹿的去路,卻沒在自己的領地把長頸鹿據(jù)為己有,因為它清楚地知道它的牙齒無法咬開長頸鹿的厚皮,只有利用獅子鋒利的牙齒才能輕松達到目的。
(編輯 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