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平
(海南大學 應用科技學院,海南 儋州 571737)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以下簡稱《新視野》)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在全面貫徹2007年修訂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的精神和使用院校反饋意見的前提下,編委會對其進行了細致的修訂和完善工作。修訂后的教材強化了結構寫作練習,為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提供了新的指導。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面向按一般要求修完大學英語課程的非英語專業(yè)在校大學生”[1]的一種能力測試,是檢測《要求》貫徹執(zhí)行情況的主要依據。學生一般在系統(tǒng)學完一年的大學英語課程后就可以參加考試。為提高過級率,部分高校在第二學期通常會抽取一段時間集中復習四級。筆者認為,教師若認真鉆研《新視野》教材,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和四級考試關聯(lián)性的敏感度,潛移默化比集中復習更有效。
測試是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對教與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界把測試對教學和學習的影響稱為反撥效應(backwash),即測試的后效?!盵2]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盵3]因此其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很強的反撥作用。測試對教學的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內容的設計上,還體現(xiàn)在教材的編寫和使用上。筆者所在的海南大學應用科技學院(儋州校區(qū))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使用的是鄭樹棠教授主編的《新視野》第二版系列教材,在學生進校后的第二學期組織參加四級考試。因此,在此選取新四級作文與《新視野》1、2冊的結構寫作進行數(shù)據對比,以其分析出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
修訂版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對寫作部分做出如下規(guī)定,“寫作選用考生所熟悉的題材。考生根據規(guī)定的題目和所提供的提綱、情景、圖片或圖表等,寫出一篇不少于120詞的短文?!盵1]結合考綱及改革后的真題,可將新四級考試中的作文類型大致歸為以下八類①:
現(xiàn)象解釋型:描述現(xiàn)象/觀點——闡釋原因/現(xiàn)象或觀點的有利性或危害性——表明觀點
問題對策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對比選擇型:介紹現(xiàn)象——對比兩種觀點——表明觀點
觀點論證型:提出觀點——論述觀點——表明觀點
說明利弊型:介紹現(xiàn)象——分析現(xiàn)象的利與弊——表明觀點
圖表作文型:描述圖表現(xiàn)象——分析原因——解決問題/預測趨勢
合應用型:書信,倡議書,景點介紹等
敘事型:六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
下面,筆者將分別對新四級13套真題(2006.6-2012.6)和《新視野》1,2冊的20個單元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新四級寫作測試對《新視野》教材編寫的反撥作用。
新四級調整了寫作部分的順序,寫作測試放在了第一題,這對學生的英語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是改革后新四級作文測試中各類寫作類型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和百分比統(tǒng)計。
表1 :各類寫作類型在13套新四級寫作考試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及百分比
表1數(shù)據顯示,《大綱》中所涉及的寫作類型在新四級寫作考試中都基本有所涉及,但總體分布不均:現(xiàn)象解釋型所占的比重偏大,而圖表作文型和敘事型都未曾出現(xiàn)。這種相對集中的出題方式會導致考生過分偏重幾種特定的寫作類型,而忽視了對其他類型的訓練。既不符合《要求》和《大綱》的精神,也會影響測試的可信度,達不到教學評估的目的。
教材是課程教學的核心,四級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必須通過的考試,因此教材的內容必須與考試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否則就不會受到學生和教師的青睞。為進一步貫徹實施新 《要求》,并為其執(zhí)行情況提供評估依據,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項目組于2004年制定了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并于2006年6月進行了全國范圍內的試點,這也標志著四六級改革正式啟動。作為非英語專業(yè)廣泛使用的英語教材之一,在《大綱》和《要求》相繼修訂的形勢下,《新視野》教材對第一版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修訂后的《新視野》強化了結構寫作練習,那么,這種強化是否受到了新四級寫作測試的影響呢?在表2中,筆者將分析新四級中的寫作類型在《新視野》1、2冊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及所占百分比,以期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表2 :各類寫作類型在《新視野》1,2冊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及百分比
結合表1、表2可知,新四級中出現(xiàn)的寫作類型在《新視野》1、2冊中都基本有所體現(xiàn),且各寫作類型分布不均,說明新四級寫作測試對《新視野》結構寫作的編寫有著反撥作用。具體說來:觀點論證型幾乎占據了兩本書的一半,以致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對此類作文缺乏興趣,甚至跳過該部分的教學。相比之下,說明利弊型,綜合應用型,圖表作文型則未曾涉及。值得一提的是,《新視野》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寫作模式:觀點駁斥型,這必將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定的指導。
此外,在《新視野》結構寫作練習中也能看到新四級測試內容的身影。以2011年12月四級作文為例,本次題目是一個頗具哲理性的話題。要求學生從“戒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我已經戒過很多次了”入手,引出文章主旨:意志堅定方能萬事成功。這道題目我們可以從《新視野》第1冊第10單元的結構寫作練習12題中得到相關信息。此練習的主題是:“堅持是成功的關鍵”[4]。題目以亞伯拉罕·林肯為例,指出雖出身貧寒,競選屢次失敗,且遭遇精神崩潰,但他從未放棄,最終競選成功,以此來論證堅持對于成功的重要性。如果教師在講課中有所提及,而學生重視教材中的寫作練習的話,那么對于2011年12月的作文題目就能駕輕就熟了。
對比新四級寫作測試及《新視野》1,2冊結構寫作發(fā)現(xiàn):寫作測試的改革對《新視野》結構寫作的修訂具有反撥作用,新四級寫作考試內容在《新視野》教材中也有所體現(xiàn),寫作類型與教材中的基本保持一致,但各類型分布不均,有待進一步完善。
基于以上數(shù)據對比分析,筆者在此對新四級寫作測試及《新視野》結構寫作的編寫提出三點建議:1.平衡寫作測試中各類型的分布,適當減少現(xiàn)象解釋型的出現(xiàn),增加圖表作文型和敘事型作文,從而保持考試的公正性和可信度;2.《新視野》中降低觀點論證型的比重,增加對說明利弊型,圖表作文型及綜合應用型的介紹,使其更符合《要求》和《大綱》的規(guī)定;3.《新視野》第一冊中的結構寫作注重學生對段落的把握,第二冊中則引導學生書寫文章,從而避免訓練目標單一,增強教師和學生的興趣。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工具,測試則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手段,為使四級考試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評估器而非指揮棒,筆者認為:首先,應讓學生體會到教材學習對四級考試的重要性;同時在教材的編寫上也應做到與時俱進,根據《要求》和《大綱》的精神做出適當?shù)恼{整。
注 釋:
① 借鑒自專著:劉瑞琴,張紅,任杰超主編:《710分大學英語四級寫作指南與范文評注》,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56-72頁。
[1]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2006年修訂版)[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3,6.
[2]鄒瓊.大學英語教學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1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4]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