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太平洋電子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208545)
淺談一種帶有金手指插頭印制板的劃槽加工方法
金艷斌
(大連太平洋電子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208545)
本文研究了一種帶有金手指插頭印制板的劃槽加工方法。在印制線路板中每一個劃槽線和導電引線的交叉點都設計增加一個導電通孔,導電通孔可在印制線路板加工流程中已有的鉆孔、化鍍、電鍍工序直接加工,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加工流程,設計簡單合理。印制線路板的劃槽線直接橫跨金手指插頭的導電引線整條加工,而不影響導電引線的電流導通效果。劃槽工序可采用正常工藝加工,無需采用跳刀劃槽的方法避開導電引線,降低了程序編輯的難度,避免了由于程序編輯錯誤而導致產品報廢的隱患。有效的縮短了劃槽工序的加工時間,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消除了由于設計跳刀劃槽工藝而浪費的排版尺寸空間,為增加印制線路板尺寸設計時的排版利用率提供了設計空間。
印制板;跳刀劃槽工藝
開料→下料→堆垛打銷→鉆孔→化鍍刷板→化鍍→外層前處理→外層貼膜→外層曝光→外層顯影→圖形電鍍→脫膜蝕刻→外層AOI→浮石粉刷板→絲印阻焊→絲印曝光→絲印顯影→固化→噴純錫→劃槽→成型→電測→目檢,其特征在于所述劃槽的加工方法如下:
1)導電通孔設計:在印制線路板文件編輯軟件GENESIS系統(tǒng)中,在金手指插頭引線位置增加導電通孔。導電通孔的設計鉆孔刀具直徑為∮0.8-1.0mm,焊盤年輪設計值最小0.07mm;在印制線路板中每一個劃槽線和導電引線的交叉點都設計增加一個導電通孔;導電通孔的中心點與劃槽線和導電引線的交叉點重合。
2)生產工具輸出:文件制作完成后,輸出生產系統(tǒng)的加工工具,如菲林膠片、鉆孔程序、劃槽圖紙、成型圖紙等。
3)劃槽加工:按照劃槽圖紙標注的劃槽線位置和尺寸對印制線路板進行劃槽加工。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金手指插頭印制板的劃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印制線路板中每一個劃槽線和導電引線的交叉點都設計增加一個導電通孔,而且印制線路板的劃槽線直接橫跨金手指插頭的導電引線整條加工,而不影響導電引線的電流導通效果。
有些印制線路板在完成線路上的電子元件安裝后,成了一個功能塊。這種功能塊在電子整機中使用時,為了維修或更換方便,采用了插拔的方式,即在線路板上的一個邊上制作有一排像手指一樣張開的線路的插腳(俗稱金手指插頭),以便在插入電子整機的插槽中時,與整機的線路完成連接。此類型的印制線路板在加工制作過程中,需要在金手指插頭處設計導電引線,以便在電鍍鎳金工藝加工中在插頭上電鍍耐磨金鍍層。當該印制線路板同時設計有劃槽工藝時,與金手指插頭的導電引線在垂直方向上的劃槽線會將導電引線劃斷,導致電鍍鎳金工藝無法加工。此種問題的傳統(tǒng)對應方式有兩種:1.跳刀劃槽,即通過劃槽程序的編輯,實現劃槽刀在金手指插頭導電引線通過的位置抬起,不將引線劃斷;缺點是程序設計復雜,對員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較高,且程序運行時間長,影響生產效率。對于某些排版設計空間尺寸較小的印制線路板,此方法也頗為不適用。2.直接劃槽,導電引線劃斷后手工使用銅線將導電引線劃斷位置焊接起來;缺點是效率過低,無法大批量生產。
本發(fā)明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制一種帶有金手指插頭印制板的劃槽加工方法。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開料→下料→堆垛打銷→鉆孔→化鍍刷板→化鍍→外層前處理→外層貼膜→外層曝光→外層顯影→圖形電鍍→脫膜蝕刻→外層AOI→浮石粉刷板→絲印阻焊→絲印曝光→絲印顯影→固化→噴純錫→劃槽→成型→電測→目檢。
其特征在于所述劃槽的加工方法如下:
1)導電通孔設計:在印制線路板文件編輯軟件GENESIS系統(tǒng)中,在金手指插頭引線位置增加導電通孔。導電通孔的設計鉆孔刀具直徑為∮0.8-1.0mm,焊盤年輪設計值最小0.07mm;在印制線路板中每一個劃槽線和導電引線的交叉點都設計增加一個導電通孔;導電通孔的中心點與劃槽線和導電引線的交叉點重合。
2)生產工具輸出:文件制作完成后,輸出生產系統(tǒng)的加工工具,如菲林膠片、鉆孔程序、劃槽圖紙、成型圖紙等。
3)劃槽加工:按照劃槽圖紙標注的劃槽線位置和尺寸對印制線路板進行劃槽加工。
所述的印制線路板的劃槽線直接橫跨金手指插頭的導電引線整條加工,而不影響導電引線的電流導通效果。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具體如下:
1)導電通孔可在印制線路板加工流程中已有的鉆孔、化鍍、電鍍工序直接加工,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加工流程,設計簡單合理。
2)刻劃槽工序可采用正常工藝加工,無需采用跳刀劃槽的方法避開導電引線,降低了程序編輯的難度,避免了由于程序編輯錯誤而導致產品報廢的隱患。
3)有效的縮短了刻劃槽工序的加工時間,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消除了由于設計跳刀劃槽工藝而浪費的排版尺寸空間,為增加印制線路板尺寸設計時的排版利用率提供了設計空間。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導電通孔式劃槽中,在導電引線3和劃槽線4的交叉點,設計增加一個直徑為∮0.8-1.0mm、焊盤年輪設計值最小0.07mm的導電通孔5,在實際加工時,劃槽線4劃破導電通孔5的焊盤年輪銅層,但在印制線路板1的留筋處仍然保留了一定高度的導電銅層6,使得單板I1a和單板II1b上的導電引線I3a和導電引線II3b通過導電銅層6保持連通,達到其為金手指插頭2導電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TQ153
A
1003-5168(2013)07-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