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申仲 吳存潔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 北京市
(1)2013年5月14日,湖北宜昌某超市中正在運行的手扶電梯發(fā)生“斷裂”事故,導致一位老人與電梯一起墜落,當場身亡。
(2)5月14日,西安紅廟坡某小區(qū),55歲的某女士在電梯門打開后邁入門內,此時電梯的轎廂并未到達。該女士順著電梯井從15層跌落,當場死亡。
(3)5月15日,深圳市羅湖區(qū)某大廈1號電梯發(fā)生事故,電梯下行至3樓,某醫(yī)院王某走出電梯時,突然電梯門關閉,王某被擠壓身亡。
(4)5月16日,一名61歲老人墜入云南玉溪市某大樓電梯里。被救出時,意識、呼吸、心跳都沒有了。
2012年我國發(fā)生電梯事故36起,死亡28人,造成社會上極大的負面影響。近年,電梯設備數量急劇增加,全國電梯數量由2002年的35萬臺猛增到2012年底的245萬臺。雖然過去10年間我國萬臺電梯事故率由1.56起降至0.15起,但目前安全形勢仍不樂觀。
我國電梯中有相當一部分為20世紀90年代安裝的電梯,使用時間達十多年,有的電梯使用時間甚至超過20年,這是目前運行電梯的最大問題。但由于目前國家沒有規(guī)定電梯強制報廢年限,導致大量老舊電梯還在帶病運行,增加了電梯事故的發(fā)生率。
我國電梯維保的主要依據是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yǎng)規(guī)則》,維保單位按照合同,受物業(yè)公司的委托對電梯進行15天一次的維保。但是由于多數維保單位規(guī)模小、能力弱、待遇差,難以培養(yǎng)和挽留高水平技術工人,加之很多電梯的業(yè)主實行“維保分包”,造成維保不到位,隱患增多。
維保不到位還與運行中的電梯安全責任主體不明確有關系。由于電梯是特種設備,電梯運營中的所有權、使用權、物業(yè)管理權、技術管理權與具體使用者往往是多個主體,相互推卸責任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2011年頒布《關于電梯安全監(jiān)察工作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各省市要盡快促進合理維保價格機制的形成,以指導電梯維保費用的公平和可操作性,來改變在電梯維保中被動局面。如香港的電梯條例,就有“升降機及自動梯(費用)規(guī)例”。同時還應當重視對電梯維修保養(yǎng)人員的專業(yè)技術培訓教育。
根據有關部門規(guī)定,電梯更新只能采取動用房屋維修資金的方式進行,按照國際上通用的15~20年更換一次電梯的標準來看,目前房屋維修資金基本上無法承受電梯更新的高額費用。
(1)維修過程,沒設隔擋。如維保單位正在對電梯進行維護,在此過程中,層門開著,電梯轎廂還在其他樓層位置,這時該門口一定要設隔擋。如果沒有隔擋,乘客不知情就進入了,就有可能出現(xiàn)事故。
(2)把門扒開,轎廂卻未到。有的層門鎖鉤裝置松脫,這時遇到有人用力扒門,就有可能出現(xiàn)層門打開,但轎廂還未到,正好乘客不知道情況就進入,容易釀成事故。
(3)違規(guī)操作,門突然打開。有的維修人員發(fā)現(xiàn)電梯的保護開關需更換,但臨時找不到零件,又不想耽誤乘客上下大樓,就進行“短接”,讓電梯維持運行,這樣極容易造成轎廂未到,門先開的危險狀況。
(4)乘自動扶梯,小心踏板。常見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在進行維修時,有時會對踏板連接件進行拆除,等維修完畢,拆除連接件沒有安裝到位,就可能發(fā)生傷亡事故。所以每天啟用扶梯前,管理人員先進行一次試運轉,檢查無缺陷才能正式投入運行。
2013年6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專門對電梯制造、安裝維護保養(yǎng)、修理改造等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
(1)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規(guī)定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制造單位委托其他單位進行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的,應當對其安裝、改造、修理進行安全指導和監(jiān)控,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電梯制造單位應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
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對其制造的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對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或者使用單位在維護保養(yǎng)和安全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提供必要的技術幫助。
電梯制造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1萬~10萬元罰款:①未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對電梯進行校驗、調試的;②對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時,發(fā)現(xiàn)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告知電梯使用單位并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報告的。
(2)電梯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其電梯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負責。電梯運營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yè)整頓,處2萬~10萬元罰款:①未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②未將電梯的安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
(3)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依照規(guī)定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修理單位進行。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yǎng)中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yǎng)的電梯的安全性能,并對其維護保養(yǎng)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同時負責落實現(xiàn)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接到電梯故障通知后,應當立即趕赴現(xiàn)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救援措施。①電梯的維護保養(yǎng)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以及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yǎng)的,處1萬~10萬元罰款。②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yǎng)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1萬~10萬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4)對特種設備,國家建立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因生產原因造成特種設備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立即停止生產,主動召回。
(5)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達到其他報廢條件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廢義務,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該特種設備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記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證書注銷手續(xù)。
(1)老舊電梯概況。目前全市按相關規(guī)定列為老舊電梯的電梯數量為1400余臺。大部分老舊電梯集中在企事業(yè)單位和老小區(qū),2010年初開展老舊電梯改造工作。
(2)老舊電梯存在的問題。老舊電梯使用存在的安全隱患。大部分老舊電梯由于產品制造的問題,控制柜、拽引系統(tǒng)和安全部件都不符合目前的法規(guī)要求,因此,可靠性差、故障多、事故頻發(f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老舊電梯能耗嚴重超標。大部分老舊電梯多為繼電器控制,大量使用開關、繼電器、接觸器等機械運動部件,造成能耗高、事故多、維修量大。
(3)老舊電梯節(jié)能降耗及安全性能改造情況。老舊電梯的安全性能改造。主要針對老舊的電梯,由該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會同某電梯公司,開展了老舊電梯E型制動器改造。在改造前期,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提供了E型制動器故障分析等數據,共同研討了改造的可行性、安全性,為電梯公司進行E型制動器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4)老舊電梯的節(jié)能降耗改造。截止到2010年9月底,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與多個電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老舊電梯改造53臺。既達到了電梯安全可靠運行,又達到節(jié)能降耗。
(1)2012年江蘇某市一座郵政樞紐大樓使用一臺天津某電梯公司1990年出廠的9層9站式交流雙速電梯,由于使用年代較長,導致控制柜內電子元件頻繁損壞,轎內操作系統(tǒng)、廳外層站招呼系統(tǒng)經常失效。在用戶提出改造要求后,該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會同某電梯公司針對歷年檢驗情況,共同參與制定改造計劃,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改造方案主要圍繞安全及節(jié)能的目的提出,內容有:①拖動方式由交流雙速改為交流調壓調頻。②調整額定速度和層站數。③更換控制柜、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等部件,增加夾繩器,把門機驅動方式改為變頻驅動。
(2)改造后的特點。采用變頻驅動有較好的安全效果;控制柜內的接觸器、繼電器采用新型、低功能電子元件;采用新型LED照明系統(tǒng)。
(3)改造后的效果。改造后的電梯快速便捷,無故障出現(xiàn),達到安全可靠要求;通過對改造前后的能耗測試,能耗同比下降60%。
(1)存在的問題。①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城市老小區(qū)中由于管理機制未理順,所以對老舊電梯更新改造不重視;社會宣傳力不夠,積極性不高。②資金匱乏是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的主要困難。
由于大部分老舊電梯的使用單位資金匱乏,無力實施更新改造,特別是城市老小區(qū),沒有維修基金來源,使更新改造無法實施。
(2)建議。①建議行政主管部門采取強制安全評估程序,依據技術評估結論,強制進行更新或改造。②給與必要資金支持,從物業(yè)管理維修基金撥??顚S没虿扇《喾N渠道,積極推進老舊電梯更新改造。③加強宣傳力度,讓使用單位和居民了解更新改造的重要性,支持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