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工務段,山西大同 037000)
路局太鐵辦[2012]355號文件下達后,大同工務段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決定堅決實行天窗修模式,結合本段實際情況,通過采取部分車間作為試點,重新整合、合理分配車間勞力資源和天窗時由線路科統一調配全段人、物的力量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天窗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我段擔負著京包、大秦兩條主要干線的維修養(yǎng)護任務,京包線大張段年通過總重0.8億t(上行0.5億t、下行0.3億t),大秦線年通過總重6.8億 t(上行1.3億 t、下行5.5億 t)。自鐵道部280號文發(fā)布后,京包線每周一、二、三、五安排120 min V形天窗,每周四安排垂直天窗90 min,大秦線每月安排3個90 min的垂直天窗。路局2012年以來一直強調要發(fā)展車間維修工隊形式的天窗修,減少作業(yè)項目不全、質量不高的零小作業(yè)班,由車間統一協調、安排維修任務,尤其是9月4日我局發(fā)布了355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嚴禁利用列車間隔進行作業(yè),我段通過調研確定在大秦、大張線的5個線路車間作為改革試點,探索天窗修的運用模式。
1)天鎮(zhèn)線路車間:撤銷沙屯堡、夏小堡線路工區(qū),改為巡守點,將設備劃歸相鄰工區(qū)管理,只保留永嘉堡、天鎮(zhèn)、羅文皂三個站場班組,同時車間成立20人的維修工隊和6人的專業(yè)檢查組。
2)陽高線路車間:撤銷柳林、北沙嶺、隨士營、聚樂堡線路工區(qū),改為巡守點,只保留陽高、王官屯兩個工區(qū),同時車間成立22人的維修工隊和6人的專業(yè)檢查組。由于王官屯工區(qū)人員較多,除履行工區(qū)正常職責外,日常作業(yè)比照維修工隊進行管理,由車間指定一名副主任全面負責。
3)大同縣線路車間:將現有的北石山、大同縣、東水地、神泉堡4個工區(qū)改為巡檢班組,每個班組只保留5名職工,負責設備檢查、巡道、應急檢查及現場防護工作,其余21名職工全部調到車間維修工隊,由車間負責管理,工區(qū)管界不變。
4)陽原線路車間:將現有的東井集、一柳營、陽原、三分溝、團豆溝5個工區(qū)改為巡檢班組,每個班組只保留6名職工,負責設備檢查、巡道、應急檢查及現場防護工作,其余35名職工全部調到車間維修工隊,由車間負責管理,工區(qū)管界不變。
5)化稍營線路車間:將現有的周伸地、七馬坊、東城鄉(xiāng)、三馬坊、化稍營、九女池6個工區(qū)改為巡檢班組,每個班組只保留5名職工,負責設備檢查、巡道、應急檢查及現場防護工作,其余19名職工全部調到車間維修工隊,由車間負責管理,工區(qū)管界不變。
1)保留的工區(qū)或巡檢班組:天鎮(zhèn)、陽高線路車間保留的站區(qū)班組仍按《修規(guī)》管理模式執(zhí)行,巡守點只負責巡道及應急檢查,保證每天有一名班長帶班巡檢,按原規(guī)定進行換牌(我局未取消巡檢人員)。大同縣、陽原、化稍營線路車間的巡檢班組仍負責日常巡檢及設備檢查,檢查發(fā)現的病害由車間統一安排整修,班組自身不設作業(yè)班。
2)專業(yè)檢查組:天鎮(zhèn)、陽高線路車間的專業(yè)檢查組由車間主任負責、技術員主抓,主要負責軌檢儀檢查線路、無縫線路位移觀測、三維定位樁觀測等工作,將發(fā)現的病害以五聯單的形式下發(fā)到線路工區(qū)、維修工隊,并在下一檢查周期進行復查,除關鍵處所外,可代替車間主任每月設備檢查。大同縣、陽原、化稍營車間主任仍按目前模式進行設備檢查。
3)維修工隊:由車間副主任全面負責,主要利用天窗或封鎖點進行作業(yè),負責完成車間管內所有重點工作及應急搶修。維修工隊只保留《生產日計劃》、工作量調查、每日作業(yè)方案及質量回檢等管理資料。
車間根據專業(yè)檢查組提供的病害數據,安排車間副主任到現場逐一進行工作量調查,按照“先重后輕”的原則編制維修天窗計劃。車間主任或副主任提前一天到次日作業(yè)地段標注工作量和劃撬,作業(yè)時由車間副主任及以上人員親自帶班進行整修。每次作業(yè)后,車間干部都要進行質量回檢,確保作業(yè)質量一次性達標。點后2 h內將工作量完成情況提報線路科,由科室專人負責統計和分析,及時報業(yè)務處室,月末由段組織對作業(yè)地段進行抽驗。遇正線無天窗點時,由車間組織安排對站專線進行整修。
在整修方式上全面推行專業(yè)修,由車間成立專業(yè)維修工隊,負責進行綜合維修、經常保養(yǎng)等工作,保留的站區(qū)班組只負責設備檢查及臨時補修工作。
由于大秦線天窗少、病害多、勞力不足,且天窗時間經常與大同樞紐重疊,為提高天窗利用效率,在每個天窗前1 d~3 d,各車間都要向段提報管內病害情況,由線路科專人逐條進行分析,按照“先重后輕”的原則,統一調配中修隊、綜合、道岔整修隊、大張線車間力量進行幫工。我段目前還沒有成立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暫由線路科統一安排。天窗作業(yè)前一天,由當地車間主任或副主任到現場標注工作量和劃撬,并將需其他車間幫忙解決的工作量報線路科,由線路科安排調配其他車間人力、機具和材料等。每次作業(yè)時,線路科都要安排科室人員現場跟班,全面協調好天窗維修工作。點畢后由段盯控干部及當地車間共同對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驗收、評比,按規(guī)定對質量不達標的車間進行考核,同時對完成質量較好的車間進行獎勵。
通過對比天鎮(zhèn)、陽高、大同縣、陽原、化稍營5個車間的作業(yè)班數量,整合前每天平均不少于30個作業(yè)班,而優(yōu)化整合后作業(yè)班最多只有13個,共減少了17個作業(yè)班。由于全部在天窗點內作業(yè),且?guī)О嗳擞绍囬g副主任代替了以前的工班長,風險管控能力明顯增強,人身安全系數大大增加。
通過對比天鎮(zhèn)車間維修工隊完成的工作量,10月16日維修工隊利用90 min時間共完成墊板132塊、改道98頭、墊碴13頭、整正膠墊173塊、打磨7處、整坍白4處/13孔、更換尼龍底座31個,這相當于以前一個車間點內完成的工作量,而且作業(yè)后由車間副主任親自進行質量回檢及驗收,確保了作業(yè)質量。
班組整合后,所有維修天窗計劃全部由車間主任親自審核提報,大大增強了作業(yè)計劃的針對性和天窗利用率,如對比天鎮(zhèn)車間7月份、10月份的天窗利用率,7月份完成作業(yè)48項、天窗利用率66%,而10月份完成作業(yè)60項、天窗利用率100%,天窗利用率提高了34%。
作業(yè)點減少后,把過去一些從事非直接生產的防護、駐站等人員安排到了直接生產崗位上,增加了純作業(yè)人員。以這5個車間為例,減少了17個作業(yè)點,僅僅省下的防護人員就相當于增加了一個維修工隊。
班組數量大大減少后,優(yōu)中選優(yōu)將文化水平高、業(yè)務素質強、管理能力優(yōu)秀的人員調配到站場工區(qū)、維修工隊擔當工班長,同時,一些具有班組長經歷的人員充實到工隊,使維修工隊的整體水平相比以前的作業(yè)班有了明顯提高。
班組整合后,段上加強了車間的互幫互助工作,將道岔整修隊、重點維修車間及天窗作業(yè)不飽和的車間調配到設備基礎薄弱的車間去幫工。如大秦空車線K140~K151間鋼軌波浪形磨耗嚴重,當地車間無力整修,段12月抽調其他車間200余人次對該地段進行打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段抽調陽高車間、道岔整修隊計300余人次配合大同縣、大南車間進行岔區(qū)綜合整修,有效緩解了岔區(qū)病害多、車間勞力不足的問題。自生產組織結構優(yōu)化以來,共完成以下工作量:本車間完成的工作量:線路整修80.02 km、道岔整修563組、更換軌枕192根、搗固248頭、道岔打磨18組、線路打磨670 m、調整軌縫52處、錨固130頭、整治坍白169孔、清篩778孔、更換轍叉4個、更換鋼軌42根、更換道岔墊板39塊、更換道岔六角螺絲184條。
其他車間幫工完成的工作量:線路整修20.15 km、道岔整修213組、更換軌枕41根、搗固149頭、道岔打磨21組、線路打磨576 m、整治坍白152孔、清篩479孔、更換轍叉2個、更換鋼軌12根、更換道岔墊板45塊、更換道岔六角螺絲113條。
1)我段改革試點最長的天鎮(zhèn)車間為7個月,最短的陽原車間只有4個多月,改革試點的時間較短,正處于一個摸索的階段,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明改革方案的合理性,還需經歷設備季節(jié)性變化后的整修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比較,才能真正確定合理的組織形式。
2)自路局355號文件下發(fā)以來,我段正式進入天窗修模式,而當前天窗計劃主要靠車間主任提報,準確性仍然比較差,經常出現漏報、錯報問題。而且目前由線路科根據監(jiān)控中心和車間所報病害安排工作,具體由維修人員兼職完成,沒有成立專門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按照部局要求,我段將成立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計劃借助生產調度平臺,將動靜態(tài)數據分析、計劃申報、作業(yè)組織、質量驗收等結為一體,實現工務“數字化”管理。
3)大秦線維修天窗時間短、數量少,無法發(fā)揮維修工隊的機械化優(yōu)勢,我段已選取大秦重車線8組道岔及2條曲線作為觀測點,每周測量一次,并記錄該地段作業(yè)情況,綜合分析幾何尺寸、軌件、聯結零件等的變化規(guī)律,總結出最適合的天窗數量及周期,目前仍建議增加大秦維修天窗數量和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