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順
(大慶油田礦區(qū)服務事業(yè)部萬方物業(yè)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453)
黨的十八大報告是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對于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對于推動全面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報告精神,做到經(jīng)常自省,增強黨性,廉潔從政,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chǎn)黨人的人格力量。
黨員領導干部,能不能切實嚴守有關規(guī)章制度,廉潔從政,關鍵要看能否常懷律己之心。在堅持加強組織和紀律等他律的同時,培養(yǎng)和增強自律意識,用他律激發(fā)自律意識,以自律意識確保各項監(jiān)督措施的落實,才能促進黨內(nèi)監(jiān)督工作的健康發(fā)展。有的黨員領導干部自律意識不強,不能正確對待組織、同志和利益,也不能正確對待自己。錯誤地認為,組織“虧了我”、他人“負了我”、社會“欠了我”,越比心態(tài)越不平衡,由此導致自律意識消退。有的黨員領導干部,自以為位高權重,自己拿點、要點、收點不算什么大事,做點出格的事群眾也管不了,于是,漠視自律和他律,助長了自恃心理。這是黨員領導干部從政的大忌。因此黨員領導干部要常懷律己之心,增強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黨員領導干部的本色。常懷律己之心,貴在經(jīng)常,也難在經(jīng)常,關鍵還在“心”上。心中常敲自律警鐘,行動才能自覺律己。周總理曾經(jīng)說過:“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秉h員領導干部要以嚴格自律的行動落實“常懷律己之心”,不斷提升思想道德和黨性修養(yǎng)水平。
黨員領導干部,要經(jīng)?;叵胱约喝朦h、提干、走上領導崗位的成長歷程,銘記黨組織的培育之恩。把對黨組織感激之情化作嚴格自律的行動,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廉潔為黨,勤政為民,做人民滿意的公仆。
常想黨的培育之恩,就要以事業(yè)為重,堅持與時俱進,開創(chuàng)新局面。黨員領導干部要牢記黨的重托,敬業(yè)奉獻,盡職有為。始終堅持工作第一,事業(yè)為重,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做一流的工作,創(chuàng)一流的業(yè)績,在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拼搏中,攻堅克難,創(chuàng)造輝煌。做到上不愧黨,下不愧民。對得起前輩,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后人。
常想黨的培育之恩,在生活上要保持慎獨之心。在紛繁復雜的當今社會之中,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不為“燈紅酒綠”所誘,不被“金錢利祿”所累,做到位高不忘本,權重更自律。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對各種誘惑“眼里看的破,心里忍不過”,結果,滑進了罪惡的深淵。因此,黨員領導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牢固筑起拒腐防變的精神大堤。
常想黨育之恩,就要正確對待職務,在升遷上保持平常心態(tài)。黨員領導干部要深知權力是人民給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要重事業(yè)、輕名利。一個人從不懂事的少年,成長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都是黨組織培養(yǎng)和同志們幫助的結果,個人努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要?;仡^看看職務比自己低,而貢獻比自己大、水平比自己高的同志在默默地工作著,從而激勵自己奮發(fā)大干。
常言道:欲壑難填。黨員領導干部一旦利欲熏心,就難免利令智昏,最后走上腐化墮落的邪路。古今中外,黨內(nèi)黨外,大量反面典型人物的事實足以說明這一點。貪欲之心的表現(xiàn)有多種心態(tài)。“吃點拿點收點,不算什么大問題”的自諒心態(tài)、“別人這樣,我為什么不能這樣”的攀比心態(tài)、“你知我知、絕對不會出事”的僥幸心態(tài)、“船到碼頭車到站,再不撈就沒有機會了”的冒險心態(tài)等等。這些心態(tài)使一些人忘記了貪欲之害,他們在貪欲的路上越走越快,甚至是“賽跑”。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一個人貪欲之心一動,就會拿人民賦予的權力做賭注撈取不義之財,就會毀掉自己的一生清白,重者要搭上身家性命。無數(shù)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貪圖金錢、權力、美色,只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黨員領導干部,都應該經(jīng)常給自己打“預防針”,牢固筑起“安全防線”,克服貪欲之念,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遠離貪欲之害。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官德”修養(yǎng),提高黨員干部的道德水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中處于領導和表率地位,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如何,對群眾有強烈的示范和導向作用。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秉h員領導干部道德高尚,如磁石,像號角,似春風,就能夠產(chǎn)生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黨員干部道德敗壞,不僅難以服眾,還會敗壞黨的聲譽,帶壞社會風氣。
常修為官之道,關鍵是要解決好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的問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三觀”,那就是要牢記黨的宗旨,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要求,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常修為官之德,不能滿足一般的修身養(yǎng)性,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從實踐黨的宗旨和推動黨的事業(yè)的高度,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得以健康發(fā)展。良好的“官德”修養(yǎng),是黨員干部的謀事成事之本,如果喪失“官德”,被物欲、金錢欲、占有欲所左右,就會給黨和人民利益造成很大損失。
人生一世,無論是為人夫為人妻,還是為人父為人母,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也承擔著一種不可推卸的家庭責任。家庭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港灣”,珍愛家庭是一種美德。美德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自律自強、奮發(fā)進取,只有這樣才可能給家庭帶來幸福,給親人帶來歡樂和自豪。因此,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不忘親人的期盼和囑托,以對黨的事業(yè)、自己家業(yè)和親人同等負責的精神,廉潔自律,勤奮工作。牢記親人之托以自律,要時刻把父母、妻子和子女的叮囑和期盼,當作“四自”的“清醒劑”。馬克思把“父母的心”比作是“最仁慈的法官,最貼心的朋友,愛的太陽”,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機會。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心是不可交的,因為你忘了父母的生育養(yǎng)育之恩;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父母的話都不聽,是不可信的,因為你傷了父母殷切慈愛之心。有多少走進高墻和刑場的“公仆”們,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這樣的哀鳴:對不起組織的培養(yǎng),也對不起父母、妻子和孩子。囹圄之中,刑場之上,他們在牽掛著親人,只是此已晚矣。所以,有的黨員領導干部,不要為了滿足一時之名、半斗之利、口腹之欲,可能要付出的慘重代價以及會給親人帶來的痛苦。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智,在誘惑面前多一分“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