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洛陽
(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 湖南 長沙 410013)
肺結核病作為一種傳播性非常強的慢性病,長期以來都是國際上關注度很高的公共衛(wèi)生疾病。我國耐藥肺結核病疫情嚴峻,每年新發(fā)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數約為12萬,廣泛耐藥肺結核患者9000例。耐藥、耐多藥或嚴重耐多藥肺結核的根本原因是抗結核治療不規(guī)范。由于抗結核藥與其他藥品一樣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甚至因不良反應不得不停換藥乃至危及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化療方案的實施且有產生耐藥結核病的隱患。目前結核病發(fā)病率及耐藥率不斷上升,而耐藥性肺結核病的護理有其特點,現(xiàn)淺談一下耐藥性肺結核病的護理體會。
2011年1月到l2月,我科共收治耐藥肺結核患者35例,男l(wèi)9例,女l6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37歲,其中有25例為初始耐藥,10例為獲得性耐藥.1例廣泛耐藥.以上患者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被體外實驗證實對一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耐藥的現(xiàn)象。
2.1 一般護理:不論是醫(yī)生、護士,還是患者及家屬,首先都應認識結核菌耐藥的嚴重性。平時應指導患者合理休息并制定活動計劃。肺結核活動期或咯血時應臥床休息,恢復期患者可以參加戶外活動和適當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病室環(huán)境應安靜、舒適,保持空氣新鮮和適宜的溫、濕度。肺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應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雞蛋、魚、肉、豆腐、水果、蔬菜等,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向患者解釋加強營養(yǎng)的重要性,每周測體重一次并記錄,觀察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及進食情況。
2.2 用藥護理:抗結核藥物的合理應用對結核病的控制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抗結核治療,應根據結核菌培養(yǎng)后的藥敏試驗結果,合理正確使用抗結核藥物,并進行適當配伍應用,以減少復治耐藥病例的發(fā)生。督促患者按醫(yī)囑、按時服藥。告知患者藥物的不良反應,強調藥物的治療效果。
2.3 癥狀護理
2.3.1 積極搶救大咯血窒息:在耐藥肺結核病例中,重癥肺結核較多,大咯血窒息又是引起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護士應多巡視病房,及時發(fā)現(xiàn)咯血病例,采取止血措施,避免大咯血窒息發(fā)生。對已采用多種臨床措施止血無效的垂?;颊?,應積極采用纖維支氣管鏡氣囊堵塞法及金屬氣管鏡冰鹽水灌洗法,二者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2.3.2 肝功能損害:患者用藥后產生的肝功能損害少數患者要出現(xiàn)厭油,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給予對癥治療后肝功能可以恢復正常,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肝功能損害的患者應臥床休息,以減輕肝臟負擔,利于肝細胞恢復。向患者及家屬宣教肝臟是營養(yǎng)代謝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受損時蛋白質,脂肪代謝障礙。合理的飲食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足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利于肝功能的恢復。指導患者進食低脂,清淡,易消化,含多種維生素的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戒除煙酒。引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遵醫(yī)囑保肝治療,定期復查肝功能。
2.3.3 胃腸道反應:有多種抗結核藥物部分患者服用后都會產生胃腸道反應。病人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隨之出現(xiàn)疲乏無力、焦慮、憂郁等。要及時觀察惡心和嘔吐,腹瀉發(fā)生的時間,頻率,與進食的關系及量,看是否伴有疲乏無力,焦慮.憂郁等癥狀。及時遵醫(yī)囑給予止吐、保護胃粘膜、止瀉等治療,同時指導患者服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應與抗結核藥物間隔兩小時,以免影響抗結核藥的吸收。有胃腸道反應的藥物應在飯后半小時服用,以減輕胃腸道癥狀?;颊邍I吐時應幫助患者坐起或側臥,頭偏向一側,嘔吐停止后給予辣VI,臥床休息。指導患者做深呼吸、聽音樂、聽故事。轉移注意力等放松技術。患者飲食應輕淡無刺激,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觀察生命體征和失水征象,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惡心,嘔吐,腹瀉嚴重者,通過靜脈輸液給予糾正,口服補液鹽時應少量多次飲水,以免引起惡心,嘔吐。如果患者癥狀無緩解應告知醫(yī)生及時停藥。
2.3.4 過敏反應:皮疹:有少數患者服用抗結核藥后出現(xiàn)局部或全身皮膚搔癢,出現(xiàn)疹塊,皰疹,丘疹等過敏反應,患者易產生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遵醫(yī)囑用抗過敏藥,必要時??菇Y核藥。及時向患者講解導致皮疹的原因以及皮疹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每天用溫水或淡鹽水清洗。禁用燙水,肥皂和酒精。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內衣勤換洗,避免局部壓傷,碰撞和損傷。皮疹消退,脫皮不完全者,可用消毒剪刀修剪,忌撕扯,以防出血、感染,穿刺時避開皮疹處。
2.3.5 及時早期發(fā)現(xiàn)和搶救多臟器功能衰竭:重癥肺結核及慢性阻塞性肺結核均可因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致死,死亡率極高,約60%左右,5個以上器官受累病死率達到100%。因此,護理人員應提高早期識別多臟器功能衰竭和搶救能力,只有早期診斷,積極搶救,才能成功地降低死亡率,增加好轉痊愈病例。
2.4 心理護理:患者要樹立信心堅持治療??菇Y核治療是一個長期、耐心的治療過程。患者對結核病往往缺乏正確認識,病后怕影響生活和工作,又因結核病是慢性傳染病,由于住院隔離治療,家人和朋友不能與患者密切接觸,加上疾病帶來的痛苦,常出現(xiàn)自卑、多慮、悲觀等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yī)師,要向患者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并告訴患者結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向患者介紹有關病情的治療、護理知識,使患者建立信心。
35例中發(fā)生不良反應21例,占60%,其中10例合并兩種以上反應占29%,另外5例發(fā)生因住院時間合并多種疾病而無法判斷不良反應。絕大多數患者經對癥治療處理調整方案及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可繼續(xù)治療。
耐藥肺結核患者存在個體差異,藥物不良反應也各不相同。除上述主要不良反應外,還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黃疸周圍神經炎、視神經炎、末梢神經炎、口腔異味、頭暈、失眠、皮膚粘膜著色、皮膚有魚鱗病樣改變等不良反應。有少數患者也可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反應,如眩暈、嗜睡、共濟失調、頭痛疲乏等不良反應 。針對不同的不良反應,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1] 彭衛(wèi)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編結核病學[M].第一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4
[2] 尤黎明、吳瑛主編.內科護理學.人民出版社,2006:43
[3] 范連貴,耐藥性結核病臨床治療進展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年06期
[4] 李學信,胡克蓉,小兒結核病的耐藥研究進展(綜述).臨床兒科雜志,199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