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響(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我國籃球運動訓練存在重技戰(zhàn)術訓練輕體能訓練的現(xiàn)象。首先,作為我國籃球教練員培養(yǎng)重要基地的體育院校,600-700個課時籃球專項課中只有2個課時的身體訓練理論課,有的甚至沒有開設。思想上與理論上的不重視直接影響我國高?;@球運動水平的提高,重技戰(zhàn)術訓練輕體能訓練是我國各級籃球隊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其次,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普通高校高水平籃球隊中目前還沒有一只球隊配備專門的體能教練,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工作一般由主教練負責。
我國籃球體能訓練中普遍存在訓練方法手段簡單化與盲目加大訓練負荷的問題。體能訓練方法手段簡單化反映在訓練方法單一,如力量訓練以杠鈴為主。下肢力量的訓練是蹲杠鈴,上肢力量的訓練是推杠鈴;耐力訓練以單純的田徑式跑圈為主。隊員跑的越多、越快就越好。只要看到球員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就認為體能訓練的目標已經(jīng)完成了。對練習次數(shù)、組數(shù)以及次與組間隔等問題沒有科學的體現(xiàn)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特殊要求和量化標準。
我國籃球運動的體能訓練不單是高校運動隊就連專業(yè)隊也將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訓練混淆,表現(xiàn)為一般體能訓練過多專項體能訓練過少。一般體能訓練是專項體能訓練的基礎,專項體能訓練又是專項運動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礎。當一般體能達到一定訓練階段后,就需要進行專項體能訓練。而我國普通高校目前采用的體能訓練方式與要求常年不變,訓練沒有針對性,使一般體能無法向專項體能順利過渡與轉換。
(1)體能訓練與技戰(zhàn)術訓練同步發(fā)展;
(2)體能訓練途徑多樣化;
(3)訓練方法手段科學化;
(4)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合理轉化。
教練員在執(zhí)教高?;@球隊時對體能訓練應有一個長期的、短期的目標和計劃。體能訓練計劃是教練員依據(jù)對運動員體能的現(xiàn)狀診斷和確定的體能訓練的目標,并根據(jù)體能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制定的保證運動員體能由現(xiàn)實狀態(tài)向目標狀態(tài)有效轉移的理論上的行動方案。通過制定訓練計劃使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目標進一步具體化。
(1)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能夠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減少他們受傷的機率。由于肌肉和韌帶組織的力量得到加強,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加大,因此球員不容易受傷。
(2)速度素質訓練。
速度是籃球運動員的一大資本,因為速度包括的遠不只是向前沖?;@球運動需要運動員在球場上快速準確地移動的同時,要具備快速變向、滑步及后退的能力,特別是在攻防轉換的時刻,速度顯得尤為重要。
(3)彈跳力訓練。
籃球比賽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此球員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位置,向前、向后、向側以及垂直移動是球員所進行的主要移動。彈跳力訓練包括跳、連跳、全力跳躍和單腿跳等練習??梢赃\用與球員的位置和風格相適應的移動方式,也可以結合大多數(shù)基本運動方式,如向側、向前、向后、直移動及各種轉身,將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
(4)靈活性訓練。
靈活性指的是一個人快速、及時有效并爆發(fā)性地移動身體,靈活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靈活性涉及到運動員以90%-100%的最高速度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的能力。
根據(jù)我國高校大學生籃球運動員體能的評價目的、要求、對象及訓練水平確定評定指標。體能訓練水平的評價內容與指標體系應由機能類指標、運動素質類指標、技能體能類指標、心理類指標構成。
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運動項目。優(yōu)良的體能是大學生籃球運動員充分發(fā)揮技戰(zhàn)術水平的保證。因此,在高?;@球運動訓練中必須遵循大學生籃球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科學的、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進行體能訓練,不斷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使我國高?;@球運動水平不斷提高,努力實現(xiàn)為國家隊輸送高水平籃球人才的目的。
[1]譚朕斌,王保成,黃黎.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8).
[2]王家林,陳佩華.淺談高校高水平籃球隊的對抗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5).
[3]劉新征,蔣純金,趙志明.中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