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征漢
(江西南昌山湖園林建筑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46)
市政工程中的地下管線構筑物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地下工程相類似,但也有其獨有的特點:(1)地下構筑物多位于行車道下,其上動荷載較多,因此覆土較厚;(2)城市道路下面各類管線較多,相互交織,錯綜復雜,且彼此之間既要滿足各自正常運行的空間,又要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的相互距離,同時還要全部容納在道路所覆蓋的范圍內,所以地下構筑物在避讓地下管線的同時需要有較大的埋深;(3)地下構筑物施工完畢、道路通車運行后,難以阻斷交通、挖掘道路對其進行維修,因此對其施工質量要求較高;(4)地下管線構筑物內容納有給水、供水、供熱、強電等各類管線,出于安全角度考慮,濟南市二環(huán)西路地下綜合管廊內不設燃氣管線,同時考慮到弱電管線便于檢查維修和運營期的維護,也沒有進入綜合管廊。
為了保證市政工程地下管線構筑物正常使用效果,避免出現(xiàn)二次維修,解決好防滲漏工作是關鍵。通過對一些市政工程地下構筑物施工過程及竣工后使用情況的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造成地下構筑物滲漏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混凝土和防水層的材料質量不過關,施工時沒有控制好相關技術要點,未按規(guī)范操作,而且忽視了細部結構如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預留接口等部位的防水處理,也有設計方面的原因。
地下管線構筑物的外露面均需要做外防水,防水應以防為主,以排為輔,遵循“防、排、截、堵相結合,因地制宜,經濟合理”的原則,同時要堅持以防為主、多道設防、剛柔相濟的方法。
以防為主。按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四級,無論哪個防水等級,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是根本防線,結構自防水是抗?jié)B漏的關鍵,因此在施工中分析地下構筑物混凝土自防水效果的相關因素,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改善混凝土自身的抗?jié)B能力,應當成為施工人員關注的重點。防水混凝土的自防水效果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混凝土防水劑的選擇及配合比的設計,通常采用C30.P8防水混凝土;(2)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及準確計量;(3)澆筑過程中的振搗及細部結構(施工縫、變形縫、穿墻套管、穿墻螺栓等)的處理;(4)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夠,常常由于施工時不能保證而出現(xiàn)裂縫,造成滲漏;(5)混凝土的拆模時間及拆模后的養(yǎng)護,養(yǎng)護不良易造成早期失水嚴重,形成滲漏。從質量控制的角度來講,如果采用防水抗?jié)B的商品混凝土,只要混凝土本身是合格的材料,是基本可以滿足防水要求的。但是,為了防止防水混凝土的毛細孔、洞和裂縫滲水,還應在結構混凝土的迎水面設置附加防水層,這種防水層應是柔性或韌性的,來彌補防水混凝土的缺陷,因此地下防水設計應以防水混凝土為主,再設置附加防水層的封閉層和主防層。
多道設防、剛柔相濟。一般地下構筑物的外墻主要起抗水壓或自防水作用,再做卷材外防水(即迎水面處理),目前較為普遍的做法就是在構筑物主體結構的迎水面上粘貼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防水層,然后做保護層,再做好回填土,達到多道設防、剛柔相濟的目的。由于地下防水層長期受地下水浸泡,處于潮濕和水滲透的環(huán)境,而且常常有一定水壓力,除滿足防水基本功能外,還應具備與外墻緊密粘結的性能。因此,防水層埋置在地下具有永久性和不可置換性的特點,必須長期耐久、耐用。常用的防水卷材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兩大類。二環(huán)西路地下綜合管廊設計采用FS2—D150防水卷材二道(每道厚度1.2mm)。
施工過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幾個關鍵點:(1)提前熟悉圖紙中的防水細部構造和技術要求;(2)嚴把材料關,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書、試驗檢測報告及進場復試報告,確保材料質量合格,符合設計要求;(3)嚴格規(guī)范施工。施工前應清除基面表面的灰塵、雜物,確?;嫫秸喂?、清潔干燥,鋪貼時應展平壓實,卷材與基面必須粘結緊密,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接縫處應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嚴,寬度不應小于10mm,轉角部位需附加防水卷材,附加寬度為300mm,應執(zhí)行《聚乙烯丙綸卷材復合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采用冷粘濕鋪,應排出卷材下表面的空氣,不得空鼓,使卷材與結構迎水面緊密粘結,膠粘材料使用水泥加入3%高分子卷材復合防水聚合物專用膠粉。
防水卷材工藝流程:清理基面——涂刷基層的處理劑——鋪貼卷材防水層——陰陽角、節(jié)點部位——防水卷材附加層——定位——鋪貼大面積防水卷材——防水層收頭、密封——防水層檢查驗收——施工保護層。
同時,必須要注意細部構造的防水,包括施工縫、變形縫、穿墻套管、穿墻螺栓等部位,這些部位如果處理不好,滲漏現(xiàn)象是非常普遍的。地下防水有所謂“十縫九漏”之說,因此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施工縫、變形縫處目前常采用的是止水帶的做法,二環(huán)西路地下綜合管廊設計為施工縫處采用鍍鋅鋼板止水帶,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2001)的規(guī)定,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墻體上,其寬度的中心線與施工縫重合,長度與混凝土結構相同,施工時應注意搭接,確保焊接質量,轉角處應處置合理,安裝好的止水鋼板應與墻體的鋼筋固定堅固,鋼板應順直不得扭曲,在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松散的混凝土清除干凈并濕潤,混凝土結合面應做鑿毛處理;變形縫處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沿構筑物四周放置于1/2壁厚處,上下兩端使用2cm厚防水密封膏,并在下部端口做防水卷材附加層,澆筑混凝土時應先將止水帶下側混凝土振搗密實,并密切注意止水帶有無上翹現(xiàn)象,對墻體處的混凝土應從止水帶兩側對稱振搗,并注意止水帶有無位移現(xiàn)象,使止水帶始終居于中間位置??紤]到橡膠材料的自身特點,為防止橡膠老化,出現(xiàn)斷裂,形成滲漏點,搭接部位應采用熱熔連接,禁止采用冷粘的方法進行連接。
由于地下綜合管廊內的各類管線均要與構筑物外的直埋管道相連接,因此需要在澆筑構筑物主體混凝土結構時預埋穿墻套管。穿墻套管一般采用翼環(huán)式管道穿墻做法,即在管道穿過構筑物防水結構處預埋鋼套管,并在套管位于墻內部分的1/2墻厚處周圈加焊鋼板止水翼環(huán),要滿焊嚴密。翼環(huán)與鋼套管加工完成后,在其外壁均刷底漆紅丹或冷底子油各兩道防腐。套管必須一次澆固于墻內,與墻體空隙采用油麻瀝青填實,墻體邊緣兩端設金屬擋圈。預埋鋼套管與墻體外表面相接處做防水卷材及附加層,附加層寬度為300mm,并在水平位置的附加層周圈安放扁鐵箍,防水卷材端口采用密封材料填實。安裝工作管時,將管道穿過預埋鋼套管,核準位置,將其與套管之間的縫隙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充、搗實,并在套管端口采用封口鋼板將工作管與套管焊接成一體,要封堵嚴密。要特別注意供熱管道的預埋穿墻套管,因其在運行時具有伸縮的特點,工作管與套管無法焊接固定,所以應盡可能不設穿墻套管,在出墻處設置鋼筋混凝土出線井,與結構外墻連接成為一體。
為了解決墻體穿墻螺栓遺留的滲水隱患,外墻模板宜采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構筑物的墻體混凝土施工完畢并拆除模板后,在穿墻螺栓根部剔鑿進入墻體15mm的缺口,將穿墻螺栓用氣割或電焊割掉,填以嵌縫材料,再用防水砂漿將缺口堵抹、壓實、找平。
地下防水屬于市政道路下方的隱蔽工程,道路竣工通車后,不能輕易地刨掘道路對其進行維修或修補,因此,應特別注意對防水層的成品保護,確保防水層的使用效果。如果成品保護不善,施工不慎造成了破壞且未及時修補,容易形成滲漏點,造成地下水的滲漏。施工時,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防水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距立面700mm處,要妥善保護防水卷材甩槎,防止被污損破壞,無法繼續(xù)搭接形成薄弱環(huán)節(jié)。二環(huán)西路地下綜合管廊設計采用在墻體外側設置50mm厚的聚苯板,以起到保護防水層,防止地下水影響的作用。
地下水滲漏一直是地下防水的棘手問題,通過對一些市政工程地下構筑物的滲漏情況的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水基本上是從“孔”、“縫”中滲透的,所以必須采用防水材料對構筑物的“孔”和“縫”進行防水處理,防止地下水從“孔”、“縫”中通過。同時,還要注意強調工程施工方案中對地下管線構筑物防水處理的技術要求。由于市政工程自身具備的獨有特點,因此施工地下管線構筑物如綜合管廊時,必須認真思考、規(guī)范施工,切實做好構筑物的地下防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