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梅
(江蘇工貿技師學院,江蘇 徐州221011)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是電工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核心專業(yè)課。本教材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新教材采用專業(yè)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一體化的模式,使教材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保證了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教材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了職業(yè)教育的特色。但是就教材內容的安排及教法本人根據(jù)教學實踐談幾點個人的認識。
要教好一門課,首先要領會教學大綱精神、把握學科特點。《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是一門什么性質的課程呢? 其教學目的又是什么呢?《電工類專業(yè)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明確給本課程作了界定,即本課程是職業(yè)學校電氣維修專業(yè)的一門集專業(yè)理論與技能訓練于一體的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與電力拖動有關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分析解決一般技術問題的能力,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中級維修電工技術等級標準的要求。根據(jù)電力拖動課的性質和教學任務,我們就可以了解它的學科特點,即本課程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持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緊緊圍繞學科特點和培養(yǎng)目標,通過一些能夠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職業(yè)行動導向”的理念,如加強直觀教學、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密切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際、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把教學引向深入。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課本在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和編寫體例上與其它課本大同小異。在教學內容順序上都是先學第一單元常用低壓電器;再學習第二單元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第三單元常用生產(chǎn)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第四單元電動機的自動調速系統(tǒng)。特點是先部分后整體,先基礎后應用,符合教學常規(guī)。但長時間學習某一單元的內容,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效率較低,效果不明顯。等到學習下一單元內容的時候上一單元學過的內容又會遺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大綱要求,學生在學完該課程后,應具備繪制、識讀電路圖,按電氣圖安裝布線的能力,以及會拆裝與維修常用電器的能力。根據(jù)這一要求,在不降低標準的情況下,我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合理的組織優(yōu)化,第一單元常用低壓電器與第二單元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內容的學習穿插進行,以第二單元內容的需求為基礎,需要第一單元的哪些電器知識,我們就講解哪些電器。例如,學習手動正轉控制線路前,先學刀開關、鐵殼開關和熔斷器,接著就是學習如何識讀繪制手動正轉控制線路圖和布線要求,緊接著就是安裝與檢修。而在學完按鈕、接觸器后,就可以緊接著實施點動正轉控制線路的安裝,所有課題的學習訓練都諸如此類。
其實,當?shù)诙卧膬热萑喈惒诫妱訖C降壓啟動控制線路這個課題結束以后,學生就有能力學習第三單元的部分內容了,這時候我們又可以把第二單元與第三單元的內容穿插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第三單元的一些生產(chǎn)機械電路圖分析給學生,向學生介紹各種圖紙的特點和畫法、使學生明白凡是比較復雜的機床或成套的生產(chǎn)機械的控制線路總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線路組成的。因此掌握好基本控制線路、對掌握各種機床及機械設備的電氣控制線路的運行和維修是非常重要的。如C5225 車床控制電路圖雖然復雜,但它也是由基本的控制線路組成的,例如它包含有自鎖連續(xù)起動、正反轉和Y-△降壓啟動等控制線路。學生看到自己目前學習的知識都在實際中用得著,學習興趣高,主動性強,接受知識效果好。同時也為學生畢業(yè)后盡快適應實際工作奠定了基礎。
教學實踐表明,精心設計課程講授順序,基礎內容與應用內容穿插進行,對理論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都是從理論到實踐,理論課結束以后再安排實訓,但往往理論課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效果不是很好,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一上理論課就頭痛、乏味、聽不進去,講也是白講。現(xiàn)實的情況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讀職校,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峨娏ν蟿涌刂凭€路與技能訓練》是一門集專業(yè)理論與技能訓練一體化的課程,理論聯(lián)系實踐非常緊密,克服了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弊端。
由于是“職業(yè)行動導向”的一體化的教學,理論教學也在實習場地進行,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實施了如下的教學方法,首先簡單介紹基本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的這部分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緊接著進行小組實訓,待小組實訓一結束,再詳細地講解在小組實訓過程中需要的理論知識或問題,最后每個人獨立完成項目任務。
教學中要重視課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好的課堂組織形式,采取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方式。運用“任務驅動、問題引導”模式使學生學起來,課堂活起來。當堂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經(jīng)常鼓勵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同一問題盡量使學生多種解答,使學生從單一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例如,在講解兩臺電動機順序啟動時,啟發(fā)學生可以在主線路中進行順序控制也可以在控制線路中實現(xiàn)順序控制。分別叫幾個學生把自己的電路圖畫到黑板上來,全班同學分析補充,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正確到正確,學生設計電路圖的能力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上講臺展示、引導他們成功,尤其是當學生對教師原來設想或所講的內容提出異議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給予高度評價,使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加自信心。
在“職業(yè)行動導向”的理念和機制下,通過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課程特點分析,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編排,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變得愛學習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互相討論的同學多了,請教老師的學生也多了??傊诮虒W中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探討新的教學方法,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只有這樣不斷加強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才能穩(wěn)步提高。為職業(yè)學校的內涵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1]李敬梅.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4 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車希海.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教學實用手冊[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