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對于陽光和大海有著十分濃厚的感情,尤其是青年男女,他們的休閑生活也喜歡在陽光燦爛的海灘上度過。
整個澳洲,海岸線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長,海洋污染的程度也遠遜于任何國家,而且絕大部分海岸線都是比較平坦的沙灘。
這里極少陰雨天氣,一陣雨下過,天空又放晴了。一年四季,陽光相當熾烈,可是澳洲人卻對熾烈的陽光愛之甚深。在家里,在游泳池邊上,在海灘上,人們爭分奪秒地進行日光浴,有的還有意識地要把自己的皮膚曬成古銅色,使自己的體軀能有較多的雕塑美。醫(yī)學家再三呼吁,長時間照射熾烈的陽光會帶來皮膚癌等疾病,可小伙子們、姑娘們只當做沒有聽見,照常進行他們的日光浴。
屬于英國血統(tǒng)的澳洲人生活習慣帶有較濃的農(nóng)民色彩,男性非十分隆重的典禮決不打領帶,在家經(jīng)常赤腳赤膊;女的也經(jīng)常赤足,雖然不赤膊,卻難得有人戴胸罩、背心之類的物件,上裝寬松之至。
雖然中產(chǎn)階級家庭有游泳池的不少,賓館或其他公共文娛體育單位都有游泳池,青年男女還是最喜歡選擇海灘。因為海灘視野寬廣,人也更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也許正是由于農(nóng)民的生活與大自然本來就互相感應,也許這種“不受任何拘束”的感受還需要做最后的沖刺,在海灘上、在海浪中,經(jīng)常有人把唯一的三角褲也脫了,起初是男性,隨后也有部分女性,把三點式的游泳衣也脫了。這種風氣最盛的海灘,被稱之為“裸體海灘”。
在這地曠人稀的國家,遠離大都市和交通干線的海濱,居民相當稀少,警察的影子也找不到,在漫長的海岸線上,何處是一般的海灘?何處是“裸體海灘”?誰也沒有去注意,事實上也沒有辦法去區(qū)分。但在臨近悉尼、墨爾本等大城市的郊區(qū),在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等旅游度假村比較集中的地方,“裸體海灘”則成了人們注意的焦點、熱門的話題。
這些“裸體海灘”一旦形成以后,便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一條非遵守不可的規(guī)定:“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其膚色如何,必須全裸方可進入這一區(qū)域?!比绻蟹侨阏哧J入,那立刻被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請你退出。
在“裸體海灘”,人們的確與大自然成了不可分割之一體,無論游泳,無論沙灘浴,無論做文娛活動,大家都渾身無遮無掩,彼此都不存在什么害羞或好奇的感覺,聽其自然。也有新婚夫婦雙雙前來的,也有一個家庭的部分成員結伴前來的,彼此拍些照片,也沒有誰故意躲避。可能是受了傳統(tǒng)習俗的某些影響,這些照片以拍背影的多些,正面的很少見。
最使人驚心動魄的場面,是他(她)們剛剛脫下衣、褲、比基尼沖進海灘的一剎那,經(jīng)常有人把最后脫下的衣衫拋入上空,也有人一面脫卸最后的衣衫或比基尼時,海水的深度已經(jīng)超過膝蓋骨了。引吭高歌的人有的是。我想,他(她)們肯定感受到了一種無與倫比、無可取代的樂趣,所以才會如此興奮、激動。
這些事實早已存在了20年以上的“裸體海灘”成為政黨選舉的籌碼之一,有的政黨表示反對,有的政黨表示一旦取得執(zhí)政黨的地位,要給予“裸體海灘”以法律的保護。
對于遍及全國的裸體海灘,聯(lián)邦政府還沒有制定出全國性的法律,但是全國人口最集中、地域最廣闊的新南威爾士省的省議會已通過了一條法律,將全省的裸體浴場限制為5個,其中少女海灘、契律斯基海灘、坎勃羅海灘和華倫海灘都在悉尼市郊,另一處則在較遠的史蒂芬港。少女海灘是離悉尼市中心最近的一個裸體海灘,淺水平沙,風景優(yōu)美異常,是全澳大利亞最聞名的一個裸體海灘。
新南威爾士州上議員奈爾牧師是堅決的反對者,他的理由是裸體游泳違反道德,也容易引發(fā)皮膚癌。他大聲疾呼道:“議會中有多少議員會高興見到自己的老婆、女兒赤身裸體在公共海灘給色迷迷的男人盯著看?”實際上不裸的人群是走不進裸體海灘的。
律政廳長對于那些反對意見作了解釋,他認為裸體海灘是早已存在的客觀事實,不過現(xiàn)在加以限制并予以合法化罷了,而且這些海灘基本上都在國家公園范圍之內(nèi)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澳洲的裸體海灘的前途如何?議會、政府無時不在考慮、研究如何對待。全球的旅游者、度假者也在密切地注視著。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山水對人性的折射〈蔣星煜旅游散文集〉》 作者:蔣星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