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郵差數碼照片處理技法調整層篇》
《記憶永康》
《隱沒地》
《看照片看什么——攝影批評方法》
《老郵差數碼照片處理技法調整層篇》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編著:汪端
頁碼:310頁
定價:79.00元
十多年來,老郵差在網絡上發(fā)表了大批Photoshop應用教程,步驟詳細、通俗易懂受到攝影愛好者的歡迎。他將良好的攝影美術基礎,扎實的中文專業(yè)功底,豐富的授課實踐經驗,精深的軟件操作技能整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通俗、易懂、流暢、實用的授課和寫作風格。2010年起陸續(xù)推出了老郵差系列叢書,至今已經出版5本。其中《老郵差數碼照片處理技法調整層篇》是最新的一本,專門講解Photoshop處理數碼照片的調整層技術。調整層技術是Photoshop中集調整、圖層和蒙版三項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操作技術,是數碼照片處理技術的高級操作。本書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詳細講述了調整層技術的概念、操作方法和實際應用,以作者自己拍攝的典型照片為實例,帶領讀者學習、體會和掌握調整層技術,達到幫助讀者處理攝影作品的目的。
《記憶永康》
出版社:西泠印社
作者:樓美如
頁碼:197頁
定價:80.00元
隨著城市現代化大潮洶涌而至,永康老城已舊貌換新顏,但記憶對于任何一座城市依然是重要的。因為在對故城的記憶里既有歷史興衰的滄桑、社會前行的脈絡,也有時代發(fā)展的足跡,城市性格的烙印。人生記憶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記憶是痛苦的,失去記憶則是不幸的。人尚且如此,一座城市又何嘗不是這樣?千年老街轉換為影像,鮮活場景凝結成畫面。對于那一代人來說,老街己經消失,無奈留下一聲嘆息;但對于這座城市而言,則已成為一段歷史的印跡。雖然時光的流逝,也許會沖淡它的具體形象,但它一定會永存于熱愛著她的兒女們的靈魂深處。
《記憶永康》是作者在敘述記憶中的永康形象和城市氣質,通過描寫永康市的人是人非、一草一木,帶我們走近曾經的記憶。書中主要內容包括:老街聲色、老店遺風、小巷春深、古神祠精魂、百工舞臺、西街古韻、背影拾撿、老街祭等。
《隱沒地》
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作者:王征
頁碼:695頁
定價:198.00元
今年4月初,“隱沒地——上圈組村民與藝術家的影像實驗”大型攝影展曾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行,那次展覽展出2600余幅作品,作品出自80多位身份迥異的攝影家和29位寧夏村民。而《隱沒地》這本書,則是文學與影像越界結合的珍貴記錄,全書圖文并茂,約9萬字、500幅影像,記錄了影像與文學及外部多學科的創(chuàng)作交流活動。書中的圖片和文字展現了藝術家與村民的平行視角,是中國攝影文化創(chuàng)新的一次成功實踐?!半[沒地”活動的創(chuàng)作團隊包括攝影家、作家、導演、村民、記者等,在“元影像理論”的指導下,他們從本心、本性出發(fā)進行發(fā)現與表達,作品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
《看照片看什么——攝影批評方法》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美]特里·巴雷特
譯者:何積惠
頁碼:288 頁
定價:68.00 元
每個人在看照片的時候,都會在自己的意識中產生某種評價,這種評價是對作品本身的感悟,同時也會反映出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經驗與審美取向,而客觀、專業(yè)的評價方式會對創(chuàng)作者的思維產生積極引導。本書內容主要是關于如何閱讀并進行攝影批評,全書按照描述、闡釋、評價和理論化這些主要批評活動,圍繞下列四個問題展開:我看到什么?它意味著什么?它精彩嗎?它是藝術嗎?以著名影像作品為范例,探討上述問題進而解讀攝影批評,教會讀者欣賞影像作品,寫作專業(yè)影像批評。最新修訂的第5版增加了多幅形象生動的彩色圖片和學生的課堂作業(yè)、寫作范例,使得全書內容更加完整詳實。本書對于有興趣學習攝影批評方法的受眾,或者教學參考,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