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明,郭秀平,方敏,汪蓉,郭學珍,鄧春艷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湖北十堰442000)
預約式探視結合限制性探視制度在綜合ICU中的應用
張浩明,郭秀平,方敏,汪蓉,郭學珍,鄧春艷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湖北十堰442000)
目的探討在綜合ICU中實施預約式探視結合限制性探視制度的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7~12月探視過在我科住院超過3 d且意識清楚的患者的直系家屬1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80例采用傳統(tǒng)的限制性探視制度,觀察組80例在此基礎上采用施預約式探視結合限制性探視的制度,比較兩組患者對ICU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家屬對ICU護理工作滿意度高達66.25%,遠遠高于對照組的4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ICU家屬彈性探視制度可以充分發(fā)揮探視的積極作用,提高了患者對ICU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探視制度;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理
ICU是收治危重患者并對其進行集中搶救和嚴密監(jiān)測的場所,實行封閉管理。為預防感染,家屬不能隨意進入[1]。但這種封閉管理往往使患者感到緊張、焦慮、孤獨,特別是對于清醒的患者。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患者最想得到的是家人的陪伴[2]。有研究表明,ICU滿足家屬的探視需求非常必要,家屬探視給患者情感支持以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是任何護理措施都代替不了的[3-4]。我科傳統(tǒng)采用限制性探視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據(jù)石玉蘭等[5]的調(diào)查,限制性探視不能完全滿足家屬的心理需求。為探索合適的ICU探視方法,我科制訂并實施了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制度,取得良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7~12月探視過在我科住院超過3 d且意識清楚患者的直系家屬1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2年7~9月對照組80例采取限制性探視制度,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齡(18~63)歲,平均(48.6±3.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32例,大專及以上23例?;颊咧心X外傷32例,冠心病23例,先心病術后12例,消化道出血5例,其他8例。2012年10~12月觀察組80例采取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制度,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16~65歲,平均(50.2±2.5)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34例,大專及以上18例。患者中腦外傷38例,冠心病25例,先心病術后10例,消化道出血3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的病種、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限制性探視制度,主要包括:①入住ICU病情允許的患者可接受床邊探視。②嬰幼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齡家屬及疑似或證實有呼吸道感染的家屬禁止入內(nèi)探視。③探視時間為每日16:00~16:30,每例患者每次只允許1~2名家屬進入探視。④探視前要求家屬關閉手機,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穿隔離衣、戴帽子、口罩,換專用拖鞋,用快速消毒劑消毒雙手。⑤家屬在探視中避免觸摸患者切口、管道、儀器等。⑥對不合作、焦慮、拒絕治療、重大病情變化或實施特殊治療的患者,護士主動安排家屬探視;對搶救或病?;颊?,由主管醫(yī)師決定是否探視。觀察組80例在以上內(nèi)容的基礎上采取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制度,主要包括:①對于探視時間未能到場的家屬,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可以接受預約,在家屬方便的時間進行探視;②對于遠道而來的近親,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另行約定時間探視;③因病情、治療需要可以提前和患者家屬協(xié)商,酌情增加或減少探視次數(shù)及時間。
1.3 評價方法待患者轉出ICU時,由患者或家屬填寫本科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及參考文獻自行設計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表,主要內(nèi)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對ICU探視制度的意見、患者及家屬對服務的滿意度調(diào)查等部分。問卷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家屬對ICU護理工作滿意度高達66.25%,遠遠高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079,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家屬對ICU護理工作滿意比較[例(%)]
3.1 ICU實行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彈性探視制度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想念家人”是ICU患者主要的壓力源之一[6]。家屬探視可增加患者舒適感和安全感,有助于減輕緊張恐懼心理[7],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患者忍受疼痛,滿足情感和精神上的需要,從而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實行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彈性探視制度,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也有利于以緩解家屬焦慮不安的心理,從而減少其與醫(yī)護人員之間的沖突,對醫(yī)護人員來講也是一種積極的作用,這與李迎春[8]的研究相一致。
3.2 ICU實行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彈性探視制度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的理念人文關懷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精神[9]。ICU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病房,以往患者在ICU治療期間,護士因忙于技術性工作而忽略了對患者家屬的關懷。加之由于對環(huán)境不熟悉、對治療過程不了解、對疾病預后不確定,患者及家屬常感到無助、緊張。在探視時將人文關懷這一理念融入其中,不僅能安慰患者和撫慰家屬,還能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3.3 ICU實行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彈性探視制度,有利于醫(yī)護人員責任意識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家屬探視使得醫(yī)護人員的所有操作均在患者家屬的視線下完成,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不能有絲毫的紕漏。采取這種彈性探視制度后,由于家屬探視時間的不確定性,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就更多的處在家屬的監(jiān)督之下,這就促使醫(yī)務人員更加注重自己服務能力的提高,以滿足患者及家屬的不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對醫(yī)護人員責任意識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總之,ICU實行限制性探視結合預約探視彈性探視制度,不僅可以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焦慮狀況,也對我們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監(jiān)督和促進作用,同時也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的理念,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1]蘇曉光,巴明,吳海苗.改進ICU患者家屬探視管理的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2):93-94.
[2]劉立捷,徐彩霞,李亞潔.滿足患者所需開展新型醫(yī)院探視制度[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313.
[3]屠樂微,葉志弘.兒童探視重癥監(jiān)護室內(nèi)病危患者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4):356-358.
[4]路春麗,王艷軍.ICU護理單元探視模式的探討[J].醫(yī)療裝備, 2011,24(11):93-94.
[5]石玉蘭,廖燕,陳林.ICU探視制度探討[J].華西醫(yī)學,2007, 22(4):882-883.
[6]沈瑋,曹楓林,婁風蘭.患者感知ICU環(huán)境壓力源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8):57-58.
[7]蔣海蓉,嚴振球.ICU患者對探視和陪護的需求[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5,33(5):615-617.
[8]李迎春.ICU家屬彈性探視重要性和可行性[J].工企醫(yī)刊,2010, 23(2):72-74.
[9]高瑛,潘愛紅.人文關懷在預防老年ICU綜合征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7):109-111.
R47
B
1003—6350(2013)19—296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3.19.1238
2013-03-11)
郭秀平。E-mail:zhm_3952362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