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韓文鳳,郭志芳
(1.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工程系,河南漯河 462002;2.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研究所,河南漯河 462002)
山藥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富含淀粉、蛋白質、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8 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鐵、鈣、鋅、磷、錳、鈷、銅等),可以補中益氣、消渴生津、增強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美容養(yǎng)顏、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益智健腦,補虛降血糖,治療糖尿病等功效[1]。
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以及糖類、VA、V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益肝、補腎、養(yǎng)血、潤燥、抗氧化、烏發(fā)、美容作用,并且還具有良好的抗癌功能。
本產品主要以山藥和黑芝麻為主要原料,適當添加甘草,用棕櫚油代替黃油,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研制出適合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的一種保健型黑芝麻山藥酥。
鐵棍山藥粉:河南千方藥業(yè)有限公司;甘草、黑芝麻、雞蛋、棕櫚油、植物油、卡拉膠、食鹽,以上均為市售食品級。
FSF 型微型粉碎機:上海嘉定糧油檢測儀器廠;JD-20 型打蛋機:廣東韶關食品機械廠;YTH 系列紅外線高級食品烘爐:順德市榮基廚具電器實業(yè)有限公司;SQ2119 多功能食品加工機:上海帥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網篩、模具、秤,等;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實驗室提供其他常用儀器。
1.3.1 基本配方
油皮:以面粉500 g 為基準;蔗糖、甘草汁水和棕櫚油的添加量通過正交試驗確定。
酥皮:面粉:350 g;植物油:100 g。
餡料:以黑芝麻500 g 為基準;蔗糖、植物油和卡拉膠的添加量通過正交試驗確定。
1.3.2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見圖1[2-3]。
圖1 黑芝麻工藝流程Fig.1 The process flow of the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1.3.3 操作要點[4]
1)原料的預處理:去除黑芝麻中的的雜質,炒熟,進行粉碎,粒度250 目左右,備用。用清水洗去甘草表面的灰塵與雜質,然后瀝干備用。加甘草重量4 倍的水在80 ℃下,預煮20 min 后冷卻,過濾冷卻后得到甘草汁備用。
2)調制皮面:將棕櫚油加溫水化開,并攪拌均勻達到一定的乳化程度,然后加入面、山藥粉和甘草汁攪拌,調制成山藥面團,用濕毛巾蓋上松弛20 min 左右。
3)酥皮的制作:將面粉和黃油攪拌均勻,搓成油酥即可。
4)餡料的制作:將白砂糖用沸水溶解冷卻后備用;將黑芝麻粉或紅豆等輔料加入糖水拌勻,直至沒有粉粒狀。
5)包酥:將水油皮和油酥按照6 ∶4 分塊,即水油皮占60%,油酥占40%,再將水油皮包上油酥成圓球形,用搟面杖搟成約15 cm 長的長舌牛形,卷成筒形,稍按扁,然后折成3 層,靜止10 min。
6)成型:將靜止好的餅皮搟成圓形,包入餡料(皮與餡比為3 ∶2)成圓形,松弛后搟成餅形,將成型后的面餅先用剪刀,剪成四份,再剪總共是12 刀,變成12片花,然后將每片翻轉向上。
7)烘烤:將面餅放入烤盤上,中間用筷子點一點蛋黃液。烘箱上火溫度設定在180 ℃左右,下火溫度設定在200 ℃左右,烘烤20 min 左右,烘烤時要不斷觀察上色情況,待表面成金黃色時出爐。
8)冷卻包裝:烘烤完畢的黑芝麻山藥酥,其表面與中心部的溫度差很大,外溫高,內溫低,溫度散發(fā)遲緩。為了防止成品的破裂與外形收縮,冷卻后再包裝。
1.3.4 配方設計
影響黑芝麻山藥酥水油皮質量和感官狀態(tài)的4 個主要因素:山藥的添加量、甘草汁的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和植物油的添加量。
1.3.4.1 山藥粉的添加量的確定
以500 g 面粉為基準,依據甘草汁25 %、蔗糖20%和植物油40%的添加量添加,改變山藥粉的添加量(30%、40%、50%、60%、70%),根據其對黑芝麻山藥酥品質的影響,確定山藥粉的添加量。
1.3.4.2 甘草汁添加量的確定
以500 g 面粉為基準,依據山藥粉50 %、蔗糖20 %和植物油40%的添加量添加,改變甘草汁的添加量(20%、25%、30%、35%、40%),根據其對黑芝麻山藥酥品質的影響,確定甘草汁的添加量。
1.3.4.3 蔗糖添加量的確定
以500 g 面粉為基準,依據山藥粉50%、甘草汁25%和植物油40%的添加量添加,改變蔗糖的添加量(15%、20%、25%、30%、35%),根據其對黑芝麻山藥酥品質的影響,確定蔗糖的添加量。
1.3.4.4 棕櫚油添加量的確定
以500 g 面粉為基準,依據山藥粉50%、甘草汁25%和蔗糖20%的添加量添加,改變棕櫚油的添加量(25 %、30 %、35 %、40 %、45 %),根據其對黑芝麻山藥酥品質的影響,確定棕櫚油的添加量。
1.3.5 感官評價
根據產品的形態(tài)(30 分),色澤(30 分),滋味和口感(40 分),滿分100 分,按照評分標準邀請20 名評價員進行綜合評分,確定黑芝麻山藥酥的配方及工藝參數。評分標準見表1[5]。
表1 感官評價標準Table 1 The sensory standard of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表2 為山藥粉添加量對產品影響的感官評分。
表2 不同山藥粉添加量對產品品質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the Chinese yam on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quality
從表2 可知,山藥粉添加量為50%、60%和70%,感官評分高,在甘草汁、蔗糖和棕櫚油添加量不變的情況下,山藥粉的添加量越大,產品的口感,營養(yǎng)價值越高,但考慮到成本問題,所以山藥粉的添加量為50 %較為合適。
表3 為不同甘草添加量對產品品質的影響。
表3 不同甘草汁添加量對產品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the licorice juice on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quality
從表3 可以看出,黑芝麻山藥酥中加入30%的甘草汁,優(yōu)于其他水平的添加量,其口感純正,風味獨特。隨著甘草汁添加量的增加,甘草風味也越濃郁,但是會影響山藥和甘草的協調性,因此,甘草汁添加量為30%比較合適。
表4 為不同蔗糖添加量對產品品質的影響。
表4 不同蔗糖添加量對產品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the sugar on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quality
從表4 可以看出,黑芝麻山藥酥中加入25%的蔗糖,優(yōu)于其他水平的添加量。這是因為白砂糖是重要的甜味劑,使產品最終獲得較好的口感,當添加量為15%和20%時,最終產品的甜味不足,但甜味劑過多,會導致甜味過重,所以糖的添加量為25%最佳。
表5 為不同棕櫚油添加量對產品品質的影響。
表5 不同棕櫚油添加量對產品的影響Table 5 Effect of the palm oil on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quality
從表5 可以看出,黑芝麻山藥酥中加入35%的棕櫚油,優(yōu)于其他水平的添加量。這是因為棕櫚油添加量為25%和30%時,最終產品的風味和口感不足,當棕櫚油的添加量過大會影響產品的質地,確定棕櫚油添加量為35%比較適宜。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山藥、甘草汁、蔗糖和棕櫚油添加量4 個因素中4 個較好的水平做正交試驗,優(yōu)化配方,結果見表6。
表6 黑芝麻、山藥酥油皮最佳配方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Table 6 Desige and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 designs table on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表7 黑芝麻、山藥酥配方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Table 7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black sesame and Chinese yam cookies
從表6 和表7 可知,影響黑芝麻山藥酥的4 個因素中,山藥粉的添加量、甘草汁的添加量、蔗糖的添加量和棕櫚油的添加量都為顯著因子,其中前3 個為極顯著因子。4 個因素對產品感官指標的影響程度為A>B>C>D,即山藥粉的添加量>甘草汁的添加量>蔗糖的添加量>棕櫚油。從正交試驗得出A3B4C3D2為最佳組合,即當山藥粉的添加量為55%,甘草汁的添加量40 %,蔗糖的添加量為28%,棕櫚油30%時,產品感官評價最好。由于在試驗設計中未出現該組合,因此需要做驗證試驗,結果表明,該配方組合為95 分。
以黑芝麻500 g 為基準,餡料的3 個影響因素為蔗糖、植物油和卡拉膠的添加量。正交設計及結果見表8。
表8 黑芝麻山藥酥餡料最佳配方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Table 8 Desige and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 designs of stuffing table
從表8 可知,黑芝麻山藥酥餡料最佳配方:A2B2C2,即蔗糖為25%,植物油為30%,卡拉膠為0.6%,此時餡料感官評價最好。由于在試驗設計中未出現該組合,因此需要做驗證試驗,結果表明,該配方組合為95分。
根據QB/T1433.3-2005 和QB/T1253-2005 確定了富硒發(fā)酵餅干質量標準。
形態(tài):外形完整,厚薄大致均勻,不應有裂縫及變形現象。特殊加工品種表面可有工藝要求添加的原料顆粒(黑芝麻)。
色澤:呈淺黃色或褐黃色,色澤基本均勻,表面略有光澤,無白粉,不應有過焦、過白的現象。
滋味與口感:具有焙烤應有的香味及該品種特有的香味,無異味。口感酥松或松脆,不粘牙。
雜質:無油污、無不可食用雜質。
水分≤5%,酸價(以脂肪計)(KOH)≤5 mg/g,過氧化值(以脂肪計)≤0.25(g/100 g),硒含量約0.50(μg/g),總砷(以As 計)≤0.5 mg/kg,鉛(以Pb 計)≤0.5 mg/kg。
菌落總數≤750 cfu/g,大腸菌群≤30 MPN/100 g,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
利用本試驗生產的黑芝麻山藥酥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口感松脆、易于消化、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通過正交試驗得出油皮的最佳組合A3B4C3D2,即當山藥粉的添加量為55%,甘草汁的添加量40%,蔗糖的添加量為28%,棕櫚油30%時,產品的質量最好。
[1]張水香,冷桂華.山藥胡蘿卜保健果醋飲料的研制[J].中國調味品,2008(12):65-69
[2]牛希躍,許倩.紅棗桃酥的加工工藝研究[J].食品工程,2011(1):26-29
[3]陳振興,吳蘇喜,馮斌.甘薯桃酥的研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9(3):48
[4]孟宏昌.糧油食品加工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119-120
[5]賈娟,魏秋紅,楊雯雯,等.胡蘿卜、火龍果復合型保健酸乳研制與開發(fā)[J].中國釀造,2012,198(1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