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軍
?
慢跑與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的相關性研究
馬書軍
(平頂山學院 體育系,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以40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實驗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慢跑與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慢跑練習能提高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水平,且對女生的效果優(yōu)于男生,在運動技能、身體狀況、身體吸引力、身體素質(zhì)4個因子中,只有運動技能在實驗前后差異不顯著.
慢跑;自尊水平;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
自尊是個體對自身身體特點、個性、社會身份和行為的評價或感情反應,它被認為是最能預測情感和生活變化的個性變量,它由不同的、具體的成分組成,如身體自尊、專業(yè)自尊和社會自尊等.身體自尊是與社會評價密切相關的“個體對自我身體的不同方面的滿意與不滿意感”,作為整體自尊的一個具體領域,身體自尊對情感和心理狀況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身體自尊對研究體育鍛煉參與的心理前因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它的變化能引起整體自尊水平的同方向變化[1-3]. Melnick等[4]的研究表明,大學生整體自尊的提高與其身體狀況的改善、力量和忍耐力的增強有關. 我國學者張凱等[5]研究認為: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情感交流,解除自我封閉,從而起到調(diào)節(jié)與疏導消極情緒的積極作用. 何穎等[6]通過研究表明:體育鍛煉量和身體自尊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 張曉峰等[7]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街頭籃球運動能夠顯著改善中學生身體價值感和整體自尊水平. 盡管這方面的研究進展很快,但就慢跑與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的相關性這方面的研究還屬空白.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西方學者廣泛使用的身體自尊探討慢跑對大學生身體自尊的影響,以期為當前大學生自尊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指導,為提高人們的身體自尊提供心理學參考.
實驗對象:對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平頂山學院17~22歲的1 00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 根據(jù)問卷測量結果,在自愿的基礎上,選取身體自尊水平量表得分低的40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8人,女182人,實驗對象均未患臟器疾病.
問卷測量工具:采用徐霞修訂的具有較高信度和效率的《身體自尊水平量表》PSPP. PSPP分為1個主量表和4個分量表:SC是運動技能分量表,包括專項運動能力、學習運動技能的能力和對運動競賽情景的自信心;PC是身體狀況分量表,包括身體健康狀況、體力、保持鍛煉的能力以及對鍛煉情景的自信心;AB是身體吸引力分量表,包括富有吸引力的體格、保持富有吸引力身體的能力和對身體外貌的自信心;PF是身體素質(zhì)分量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和靈敏等身體必備的素質(zhì);PSW是身體自我價值感主量表包括對身體自我方面的總體自豪感、滿意感愉悅感和自信心[8].
1.2.1 實驗分組
將實驗對象400人按性別與身體自尊水平量表得分高低匹配,分為對照組100人(男50人,女50人),實驗組300人(男168人,女132人). 表1反映,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實驗前身體自尊水平量表總分及各因子差異不大,說明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實驗前身體自尊水平同質(zhì).
表1 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同質(zhì)性檢驗統(tǒng)計
1.2.2 實驗設計
對照組不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實驗組進行每周4次,每次40~60 min慢跑練習. 實驗組用跑步者的自我感覺、教師的觀察及心率監(jiān)督三者并用的方法掌握練習強度(慢跑的心率控制在140~150 次/min,要求跑步者能自如地控制跑的節(jié)奏和速度). 實驗12個月后再次對實驗對象進行PSPP問卷測量.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
表2反映,對照組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及各因子均無顯著差異(值均大于0.05);實驗組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差異非常顯著(<0.01),因子PF差異顯著(<0.05),PC、AB、PSW差異非常顯著(<0.01),SC差異不顯著(>0.05).
表2 對照組、實驗組實驗前后同組間身體自尊水平及各因子的相關分析
由表3可見,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實驗前身體自尊水平及各因子沒有顯著差異,實驗后身體自尊水平差異非常顯著(<0.01),因子AB、PF、PSW差異顯著(<0.05),PC差異非常顯著(<0.01),SC差異不顯著(>0.05). 這說明慢跑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水平,但只有運動技能(SC)差異不顯著,且實驗前后女大學生運動技能(SC)差異顯著而男大學生不顯著,具體見表4.
表3 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及各因子的相關分析
表4顯示:男大學生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差異顯著,PC、PSW差異非常顯著,AB、PF差異顯著,SC不顯著;女大學生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差異非常顯著,PC差異非常顯著,SC、AB、PF、PSW差異顯著. 男女大學生PC實驗前后差異都非常顯著,這說明通過長時間系統(tǒng)的慢跑訓練,男女大學生在身體健康狀況、體力以及鍛煉的自信心上都有明顯的提高. 女大學生SC實驗前后差異顯著,而男大學生不顯著,說明慢跑練習對女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的提高效果優(yōu)于男大學生.
表4 實驗組實驗前后不同性別身體自尊水平及各因子的相關分析
1)慢跑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水平,這和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關于不同形式的體育鍛煉能提高身體自尊的研究基本一致:通過不同形式的鍛煉,提高身體機能,改善身體狀況,提高身體自尊水平. 本研究經(jīng)12個月的分組訓練和實驗,驗證了慢跑對提高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水平的有效性,為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實驗支持.
2)實驗前后男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差異顯著,而女大學生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水平差異非常顯著. 因此,慢跑練習對女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的提高效果優(yōu)于男大學生. 這個結果可能和男女生的身體素質(zhì)、成績提高幅度以及氣質(zhì)差異等有關.
3)由于條件限制,本研究只對大學生這個群體進行了研究,在未來研究中可以對不同群體展開調(diào)研.
[1] SONSTROEM R J, POTTS S A. Life adjust correlates of physical self-concepts [J]. 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 Exercise, 1996, 28(5): 619-625.
[2] HAGGER M, ASHFORD B, STAMBULOVA N. Russian and British children’s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J].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1998, 10: 137-152.
[3] MCAULEY E. The role of efficacy cognitions in the prediction of exercise behaviour of middle-aged adults [J].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992, 15: 65-88.
[4] MEHNICK M J, MOOKEIJEE S. Effects of advanced weight training on body-cathexis and self-esteem [J].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91, 72(3): 1335-1345.
[5] 張凱,張茂樞,林立,等. 大學生體育活動傾向性及心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 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8, 26(3): 24-25.
[6] 何穎,徐明. 大學生體育鍛煉與抑郁水平、身體自尊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 28(1): 65-68.
[7] 張曉峰,殷曉旺. 街頭籃球對中學生身體價值感和一般自尊的影響[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 29(5): 141-142.
[8] 徐霞. 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 體育科學,2001, 21(2): 78-81.
[責任編輯:熊玉濤]
A Study of the Relevance of Jogging to Physical Self-este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Shu-ju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s: With 400 university students as research objects, a study of the relevance of jogging to physical self-este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gging exercise raises the physical self-esteem lev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n females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males. Among the four aspects of SC, PC, AB and PE, all except SC yield marked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jogging; self-esteem level; physical self-esteem lev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1006-7302(2013)02-0071-04
G807.4
A
2013-01-21
馬書軍(1971—),男,河南南陽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