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群,趙棟杰,趙 穎
(聊城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山東聊城252059)
樹苗嫁接可加快優(yōu)良樹種繁育、增強抗病能力、改善果實品質、提高其環(huán)境適應能力。但迄今為止,樹苗嫁接作業(yè)仍然延續(xù)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導致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嫁接苗木的成活率也不高,而且不適應種植業(yè)季節(jié)性強的特點,難以實現(xiàn)樹苗育苗工廠化生產[1-5]。有關樹苗嫁接機器人的研究在國際上尚未見到報道,中國見諸文獻報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木力學特性試驗[6-7]和苗木嫁接機構設計[8-15]兩個方面。“劈接法”是樹苗嫁接的一種主要方式,多用于楊木、葡萄、棗、梨、蘋果、柿子等樹苗,其手工操作流程為:①將穗木削成正雙面楔形切口;②砧木劈成一字形劈口;③將穗木插入砧木劈口,使砧木橫斷面形成層和穗木楔形切削面形成層緊密接合,若松動,可以捆綁。本文以楊樹苗劈接嫁接為研究對象,模擬手工嫁接作業(yè),研制出一種樹苗嫁接機器人樣機。
樹苗劈接嫁接機器人的工作流程為:砧木、穗木供苗→砧木、穗木夾持→穗木、砧木切削→穗木、砧木接合→嫁接苗排出,其中,砧木、穗木供苗與嫁接苗排出為人工操作。根據(jù)以上流程,確定樹苗嫁接機器人的工位為:砧木、穗木取苗工位→穗木切削工位→砧木切削工位→穗木砧木接合工位→嫁接苗排出工位。各工位的時間分配為
其中,tz為單次循環(huán)總時間;tg為砧木、穗木供苗時間;ty為砧木、穗木在各工位間移動時間;tq為穗木、砧木切削時間;tj為穗木、砧木結合時間;tp為嫁接苗排出時間。
樹苗嫁接機器人基于虛擬樣機理念,利用三維設計軟件Pro/E進行虛擬建模與裝配,并進行虛擬樣機仿真,然后加工裝配出物理樣機。樹苗嫁接機器人機械系統(tǒng)包括:機架、穗木夾持機械手、穗木切削機構、砧木夾持機械手和砧木切削機構。
1.2.1 砧木夾持機械手
砧木夾持機械手用于在砧木供苗工位實現(xiàn)砧木苗的夾持,并能夠搬運砧木苗到砧木切削工位,待砧木、穗木接合后,運動到嫁接苗排出工位。為此,本文采用伺服電機加絲杠實現(xiàn)砧木夾持機械手的運動,采用直動電磁鐵實現(xiàn)砧木機械手的夾持,設計出的砧木夾持機械手見圖1。
1.2.2 穗木夾持機械手
穗木夾持機械用于在穗木供苗位置實現(xiàn)穗木夾持,搬運穗木苗至穗木切削工位,搬運切削好的穗木苗至砧木切削工位,插入完成一字切削的砧木劈口,實現(xiàn)砧木穗木的接合。穗木機械手實現(xiàn)兩個方向的運動:一是水平搬運;二是垂直插入運動。為此,采用驅動電機加水平絲杠實現(xiàn)水平運動,采用驅動電機加垂直絲杠實現(xiàn)垂直運動,采用直動電磁鐵實現(xiàn)穗木夾持,設計出的穗木夾持機械手如圖2所示。
1.3.1 砧木切削機構
砧木切削機構用于砧木的一字形切削,切削力采用伺服電機加絲杠實現(xiàn),可以根據(jù)砧木的直徑改變切削深度,設計出的砧木切削機構如圖3所示。
圖1 砧木夾持機械手結構圖
圖2 穗木夾持機械手結構圖
圖3 砧木切削機構結構圖
1.3.2 穗木切削機構
穗木切削機構用于穗木的雙面正楔形切削,該機構由結構相同、左右對稱安裝的穗木切削組件和穗木切削調位組件組成。穗木切削組件采用兩個直動電磁鐵作為切削驅動力,實現(xiàn)穗木雙面楔形切削。穗木切削調位組件用于調整穗木切刀相對于穗木的切角,實現(xiàn)穗木切削裝置的微調。設計的穗木切削機構見圖4。
圖4 穗木切削機構結構圖
樹苗嫁接機器人各個關鍵機構設計完畢后,便進行機械零部件加工、制造和裝配,研制出樹苗嫁接機器人樣機,如圖5所示。
嫁接試驗用砧木為一年生通直楊樹枝條,直徑為20~25 mm,長度為100 mm;穗木為當年生健壯飽滿帶穗枝條,直徑為4~6 mm,長度為100 mm。
選取砧木、穗木試樣各100根,隨機分為10組,采用研制的樹苗嫁接機器人進行嫁接試驗,試驗結果見表1。砧木切削成功率為94%,失敗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有些砧木不是通直,導致軸向切偏;二是砧木切削切口處存在苞節(jié),切削力增大,砧木夾持機械手受力后不穩(wěn)。穗木切削成功率為93%,穗木生長的不一致性致使穗木切削面難以呈現(xiàn)雙面楔形。砧木、穗木嫁接的成功率為86%,由于樹苗生長的不一致性,砧木和穗木的形成層難以準確的對齊,導致嫁接成功率受到影響。樹苗嫁接機器人樣機平均嫁接時間為20.9 s,與普通嫁接操作人員的手工嫁接作業(yè)時間近似。試驗結果表明:樹苗嫁接機器人樣機的嫁接時間和嫁接成功率接近人工嫁接水平,待進一步改進后,作業(yè)效率能夠高于人工水平。
圖5 樹苗嫁接機器人樣機
表1 嫁接試驗結果
(1)根據(jù)樹苗劈接嫁接手工操作流程,設計出基于絲杠傳動、電機驅動和電磁鐵驅動的樹苗嫁接機器人機械系統(tǒng)。
(2)樹苗嫁接機器人樣機平均嫁接時間為20.9 s,嫁接成功率為86%,接近人工嫁接水平。
[1]李繼華.嫁接原理與應用[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51-52,66,113.
[2]高新一,王玉英.林木嫁接技術圖解[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3]孫群,趙棟杰,趙穎.國內外樹苗自動化嫁接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J].農機化研究,2010,32(8):217-220.
[4]王鋒鋒,劉明剛,吳曉峰,等.國內外苗木嫁接機器人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林業(yè)機械與木工設備,2011,39(1):16-18.
[5]羅軍,高英武,何幸保.自動嫁接機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湖南農機,2010,37(2):1-2.
[6]李明,湯楚宙,謝方平,等.毛桃苗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5,21(3):29-33.
[7]趙燕平,張鐵中,楊麗.條接條嫁接砧木苗切削阻力試驗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8,30(7):146-148.
[8]李明.苗木嫁接機切削機構試驗研究與設計[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03.
[9]李明,戴思慧,湯楚宙,等.苗木嫁接機器人切削機構模擬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8,24(6):129-132.
[10]趙燕平,張鐵中,王紅英.樹苗自動嫁接機砧木切削機構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8,24(9):79-83.
[11]李雪山,孫奎軍,胡少華,等.葡萄嫁接機:中國,CN201518617U[P].2010-07-07.
[12]姜秀美.PJJ-50型葡萄嫁接機的設計[J].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2011(11):7-9.
[13]王鋒鋒,劉明剛,吳曉峰,等.油茶嫁接機器人的研究設計[J].林業(yè)機械與木工設備,2011,39(4):36-39.
[14]王鋒鋒.劈接式油茶苗木嫁接機的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1.
[15]徐麗明.一種桑樹苗袋式自動嫁接裝置及嫁接方法:中國,CN201010129635.3[P].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