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仲
對聯是一種語言藝術形式。 解析對聯修辭方式與對聯創(chuàng)作結構、 對聯創(chuàng)作思維特性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這實際是研究對聯語法、修辭、邏輯方面的聯系,涉及到對聯語言的內在規(guī)律。 邏輯和語法是修辭的基礎, 修辭要符合邏輯的思維形式和語法的結構規(guī)則,這是修辭與邏輯、語法的統(tǒng)一性。 進一步說來,邏輯是思維的規(guī)律,語法是語言結構的規(guī)律, 而修辭是語法與思維的中介物,邏輯和語法是修辭的基礎,修辭要符合邏輯的思維形式和語法的結構規(guī)則。 要作好對聯, 必須學習研究修辭和語法、 邏輯。
一
對聯為語言藝術, 修辭是運用語言的藝術。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它的特殊構章,它的特別簡短的篇幅,它的刻意追求的題旨意境,尤其需要修辭。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使對聯達意傳情,言簡意豐,加強表現力,提高自身文學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修辭有多類多種辭格。 對聯的修辭藝術按其表現形式和內在結構, 也可作多種分類。對聯講究對稱,按對稱有正對、反對、當句、流水等分法。對聯講究選詞、用字,這方面它具有特別的形式和手法, 按用字可有嵌字、疊字、復字、同字、拆(合)字、數目字等分法, 其中嵌字因嵌的部位不同而分為十三格。 對聯還較多地用到比喻、夸張、反復、比擬、排比、對比、映襯、頂針等常用的修辭格,疊韻、雙聲、連綿用的較多,借代、雙關、轉品、列錦、交股、互文、諧音、節(jié)縮、省略時有所見。
一副聯多種修辭格并用, 表達效果更佳,修辭手法的運用恰當得體,才能語詞準確、鮮明、生動、自然,有助于營造情境、塑造形象、表達情感,使聯作情趣、意趣、理趣并佳,給人以較強烈的美感享受。
對聯的最大特點是對稱, 而對稱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對仗。
對聯是我國唯一的純對仗的文學體裁。還有一種說法,對聯最明顯的特征是修辭,每副聯至少應用了一種修辭格——對偶。但對偶和對仗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對偶是一種修辭, 對仗是對聯寫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 是對聯的一種特殊創(chuàng)作技法,是構成對聯格律的形式要素,它的作用是使語言音韻和諧,增強節(jié)奏感,呈現格律氣氛,形成文字整齊美。
從語法角度說, 對聯對仗的要點是:(1)上下聯平仄對立,嚴格說就是節(jié)奏點平仄相反;(2)上下聯句子句型相同,句子結構一致,例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3)詞語詞類一致。從詞語的小單位來說,對聯對仗要求:詞性基本相同, 如名詞對名詞, 動詞對動詞; 平仄相對, 即節(jié)奏點上平對仄, 仄對平; 結構對稱,單純詞對單純詞,合成詞對合成詞,一般避免同字相對。
對聯的對仗依寬嚴、內容、形式等不同而有多種分類法, 這里選取幾種常見對仗方式加以介紹。工對,按詞匯意義劃分的詞語小類對仗。把名詞劃分成天文、地理等小類,同類對,即稱工對。 例如古對聯:
月明滿地水;
云起一天山。
現時講工對,只要在詞性、結構、平仄上對得工整、妥帖就稱工對。 與工對相比較而言的是寬對,把工對的要求適當放寬松,字句大體對上即可。 例如:
夏禾飲露秋實壯;
學子登高眼界寬。
流水對,上下聯承接關系明顯,內容連貫,語氣銜接,勢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當句對,也叫互成對,自對,上聯和下聯內部分句形成自對,同時上下聯之間又構成對偶,這就是『雙對偶』。 如:
戶牖觀天地;
山川足古今。
但也有上下聯不對偶的,只是當句自對。反對,特點是詞反而義同,理殊而趣合,如:
乾坤容我靜;
名利任人忙。
對仗是作聯的基本功。 對仗的寬嚴,一般應根據需要適當把握,靈活運用。 其關鍵點在于詞性和詞類的綜合使用。 合掌的毛病往往是過度追求工對的結果。 如果不遵從對仗的規(guī)則,放得寬過了頭,作出來的就不是聯了。 用同一詞性且是一個大類的詞語對仗,能夠增強對聯的美感。比較嚴格要求對仗的的詞語,一般有顏色、方位、時間、數目、天干地支、專用詞等,還有連綿、雙聲、疊韻詞等。 《聯律通則》列出的詞性對從寬大致范圍,可以參讀,還有一條:『巧對、趣對、借對(或借音或借義)、摘句對、 集句對等允許不受典型對式的嚴格限制。 』這也是對仗從寬的政策。
二
任何文體都有一個結構問題, 結構是文體的要素之一。對聯是由上、下聯組成的二行體,這是對聯最明顯的結構特征。對聯的結構較復雜但同時又是最靈活的地方是它的句法結構和聯句的搭配排列。 這里的結構,包括了上下聯之間的結構關系,也包括了兩邊的內部分句之間的結構關系,即包括了對聯橫、縱兩向結構關系。掌握對聯的結構,其要點有二:
一, 表達句法結構的語法手段主要有詞序、虛詞、構形形態(tài)、語調等幾種。聯句是由詞組成的,哪個詞在前,哪個詞在后,要根據所要表達的意思、 要強調的內容來恰當安排,有時還要根據平仄、對仗需要來作相應調整。詞序除了起語法上的作用以外,還可以起修辭上的作用, 所以選詞和按照一定關系把詞組成句子很重要。 應注意錘煉關鍵性的詞語, 講究選詞用詞的均衡和變化。 聯的分句,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詞組, 包括固定詞組和自由詞組。 詞組作分句,雖然它不表達完整思想,但它起到了簡潔表達、調整平仄、活泛聯的結構等作用。舉一紀念抗戰(zhàn)勝利聯:
白刃殲倭,群雄喋血輝淮水;
丹心秉志,萬眾興邦撼楚天。
前分句,是四言詞組,『倭』字和后分句的『雄』,雖同處節(jié)奏點,但由于加了逗點,起到了停頓作用,就可以不形成平仄交替,這就使得聯的作法靈活一些。 構形形態(tài)主要是把握聯句的句式。 以五言聯為例:
江山開眼界;
風雪煉精神。
依節(jié)奏單位和意義單位可劃為二一二句式。
竹因虛受益;
松以靜延年。
則是一二二句式。還可有二三、三二等變化。 不同的句式,頓挫感不同,韻致也不同。聯的句式變化比格律詩還要豐富。這里提一下領字問題。 領字,在短、長聯中均有使用,長聯多一些。領字在聯中起統(tǒng)領承接作用,一般有一字領、二字領、三字領,例如: 看、卻將、最難忘。領字在句子結構中,不必計其平仄,即使在五、七言聯中也如此; 在對仗上寬松; 在長聯中, 領字可領幾個分句,也可以多次使用領字,以引起句式的變化; 領字多見口語化,對聯的語調、風格發(fā)生影響; 領字的聲調多用去聲,幾乎全用仄聲。 舉例:
此處有清風明月;
其人如勁柏蒼松。
『此處有』『其人如』即是三字領。 需要注意的是,一字頓和一字領并不是一回事。『干國家事; 讀圣人書』,一二一句式,干和讀是一字頓。 語調是句子在語法上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包括句調、重音和停頓。 停頓是指上邊講到的句式里的問題,節(jié)奏點的安排。 句調是貫徹全句的高低升降。
二,對聯內部結構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對聯上、下聯的結構關系,常見的短聯句法邏輯關系有并列關系、連貫關系、因果關系、遞進關系、條件關系、假設關系、轉折關系、選擇關系、目的關系等。 常用的長度結構形式有五言、七言,還有四言、六言、八言聯,兩個分句的常見形式組合有四、七,四、六,還有五、五,六、四,五、七等。 八言, 需特別提及的是它的平仄,如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二二二二句式,屬特例,中間四字節(jié)奏點平仄不交替,最好在非節(jié)奏點有些變化就可以了。 如可作成四、 四句式也可。 長聯的結構復雜一些,需更加靈活多變,才不顯得呆板,便于表達復雜多變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較特殊的結構形式,如對話式,像清代阮元所撰諷刺秦檜夫婦聯:
咳! 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 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假以各自口吻詰擊對方。問答式,例山西平定縣娘子關聯:
雄關百二誰為最?
要路三千此并名!
排偶自對式更為特殊。 例:
先武穆而神,大漢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帝,山東一人,山西一人。
(佚名題杭州岳廟旁關帝廟聯)
該結構形式要求更為寬松, 當句音步失替,兩邊平仄失對,同字相對,都是允許的。排比自對式,可同字、同聲相對,分句長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但其自對和排比句之相數至少是三個。
結構是對聯重要形式因素之一。 結構呈現風格之美,表現作者的文字功力。重視結構要把握它的框架性和順序性。 構思結構要根據對聯創(chuàng)作的主題、 具體材料和文體特點來進行,做到對聯結構安排完整、嚴密、自然、靈活。習作對聯,最好先熟練掌握一二種基本的對聯結構形式, 再以此為基礎多習練幾種。
三
錢學森在一封信中談了從思維學角度看對聯, 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對聯創(chuàng)作中要適用三種類型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形象(直感)思維和靈感(頓悟)思維,指出總結中國極為豐富的對聯文學, 可以為研究形象(直感)思維做貢獻。
錢學森把靈感列為三大思維方式之一,對對聯來說,確有重要意義。 作對聯要求短平快,因此可以說,對聯是思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是運用零碎材料通過整合性思維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 靈感思維對作對聯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思維方式。 這里的靈感, 是指作對聯時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突發(fā)思維狀態(tài), 也可以理解為作聯時突然之間得到的啟發(fā)、敏悟。 靈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以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為基礎的,是以平時積累的知性、經驗等升華了的產物。對聯一般篇幅較小,同時指向性較強,創(chuàng)作時一般都有一定的現場性和即興性, 特別需要機敏、迅捷、智慧,切合具體情事,把特定的景、物、事傳神如話地凝結在作品中。
和靈感思維功用同樣重要的還有對偶思維。 對聯是對偶文學樣式。 它從詞性、平仄、節(jié)奏、句式以至語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對仗規(guī)律。 對偶是對聯區(qū)別于其它文體的最顯著特征之一。對偶思維,就是運用對偶的相稱性引發(fā)聯想,進而形成意象、意境,它的特點是通過『類比而思』、『分而為二』,求得『相稱均衡』。松林沐雨《參觀蕭紅故居感懷》聯:
淚灑香江,三十年風雨非無恨;
魂歸故土,百萬字春秋不是愁。
較好地使用對偶思維, 由蕭紅的死聯想到生, 由三十年短暫一生聯想到它百萬字作品輝照的文學春秋, 進而無限感懷她的恨憾。
靈感思維和對偶思維都是可以通過想象、聯想實現的。 有人說,對聯寫作難在思路的突破, 而聯想想象能夠幫助打開對聯寫作思路之門。對聯是文學藝術體裁,但它又兼具一些實用寫作文體的特性, 有著一些邊緣化、中間化的特征,更象一種介于文章和文藝作品中間的一種交叉性文體。 比如: 對聯對讀者發(fā)生作用的形象既有形象,又有感情,對讀者的指導作用既是直接的,又是間接的,風格和語言既可以質實、直獷又可以華麗、柔婉,構思的中心任務既可以論事明理, 又可以塑造形象和抒發(fā)感情,構思的基本要求既要從大處著眼,又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聯想的方法,是處于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間的一種思維方式。 想象屬于形象思維,它比較具體,一般都可觸可摸,具有一定實感,在思維過程中感情因素是主要的。 聯想、想象的這些特點恰好適合于交叉性文體對聯的創(chuàng)作思維。 聯想想象的方法要求在事物的聯系中考察事物,通過聯系來明確事物的特殊本質、地位和作用。 運用聯想想象來創(chuàng)作對聯,其基點是從已知的經驗、知識出發(fā),由此事物考慮到另一事物, 從而超越時空界限。 劉熙載說: 『遠想出宏宇,高步超長倫,文家具此能事,則遇困皆通。』《藝概·文概》。
舉一個例子:
船隊遠歸家,黑山碧水歡騰,將日本海拖來港口;
旅車忙報喜,古驛紅旗對舞,把北京城運到橋頭。
這副對聯的作者是湖南劉鳳湘, 題目是『港橋經濟區(qū)聯』,獲得『肇源杯』全國征聯大賽一等獎。陸偉然曾寫文章評析該聯,認為『它采用了一種嶄新的藝術思維。這種藝術思維我稱之為「騰越」。 就是一種具體的東西, 突然有機地騰躍到一個更大的空間,從而造成一種驚奇,一種美感。 』『有機地騰躍,就是向有關的方面騰躍。 』陸老這里講的『有機騰躍』,我想其憑借的就是聯想、 想象。
聯想和想象派生出的一系列具體方法都可以運用到對聯思維中去, 僅舉幾例來說明。相似法。相似點越多聯想越豐富?!荷朴诼撓氲娜耍?利用神似可以把事物聯想得很奇妙?!唬ㄓ诒秾懽鳂嬎技记伞罚?。 王志濱《為鐵力獅面山擬聯》:
鼻眼分明英物首;
山川長駐醒獅魂。
由此獅面山聯想到中國醒獅, 利用事物精神這個相似點加以發(fā)揮, 使得聯作異常厚重。反向法。根據事物間的對立聯系進行聯想,可以突顯特點,以便更好的闡述觀點。 《廣州四烈士墓聯》:
生經白刃頭方貴;
死葬黃花骨亦香。
還有,
甘作池中藕;
不為水上萍。
都是利用這種方法來制聯的。 還有因果法、連類法、并列法、總分法、輻射法、比較法、襯托法、揚抑法、開合法等,不再例示。
上佳的聯想和想象方法, 能夠開拓作聯思路,在對聯構思上,小可以局部比喻,大可以類比和象征, 聯作內容因此會得到深刻而生動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