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晨露
2006年夏天,青島姑娘王萌萌大學畢業(yè)。學習美術(shù)設計專業(yè)的她來到上海,入職一家文化傳播公司。
兩個月后,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生活讓她開始懷疑:這是我喜歡的生活嗎?我想要什么樣的人生?正在此時,一家公益機構(gòu)——希望書庫基金會上海辦事處招募志愿者,她前去應聘并順利通過,成為一名志愿者。
2007年5月~10月,王萌萌自費前往云南紅河州元陽縣黃茅嶺鄉(xiāng)支教4次。黃茅嶺鄉(xiāng)海拔最高的山上有個叫馬鹿塘的地方,生活極度貧困,而且嚴重缺水。一位殘疾的代課教師堅守在那里教孩子們讀書。土生土長的當?shù)厝?,也只有青壯年男人才能爬上馬鹿塘,但王萌萌硬是爬了上去。那里的貧困讓她震撼,而一個畫面卻讓她溫暖至今。那天,和代課老師說話間,突然有敲門聲。打開門,迎面幾捧鮮花跳入眼簾。已經(jīng)放學的孩子們又回來了,這是他們從家里的地里摘來的禮物。在這個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的地方,孩子們的書包都是廢舊的化肥袋子,可他們卻如此懂得感恩……
從黃茅嶺回來后,僅僅用了3個多月時間,從未進行過小說創(chuàng)作的王萌萌一氣呵成,完成了26萬余字的小說《大愛無聲》,馬鹿塘的所見所聞成為重要素材。
從此,王萌萌一發(fā)不可收拾,她的第二部小說《米九》把目光投向了環(huán)保志愿者。要寫環(huán)境,就要對各種環(huán)境有最深刻的體會。她前往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qū),和丹頂鶴養(yǎng)護人員同吃同住;走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人跡稀少的藏北羌塘,體驗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狀態(tài);徒步進入環(huán)境極端惡劣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遭遇過山體滑坡……
跟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讓她體會到個人在自然之中的渺小,面對自然和生命,唯有敬畏和珍惜。
她的第三部小說是一部清新明快的都市輕喜劇,以一對中外志愿者的跨國戀為主線。這次她想寫一個純粹的志愿者,不僅有付出,更有收獲。
常有人問她寫作與做志愿者之間的關(guān)系,王萌萌說:“志愿者開啟了我的第二種人生。不論我的寫作如何安排,志愿者都是我的身份。不為什么崇高理由,只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快樂、更有希望。”
(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