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紅偉
(泰安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三科,山東 泰安 271000)
PTCA及支架術后應用Angio-seal血管閉合器60例護理體會
亓紅偉
(泰安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三科,山東 泰安 271000)
PTCA及支架植入術;Angio-seal血管閉合器;護理
PTCA及支架植入術已成為心肌梗死患者重要治療手段,術后股動脈穿刺點止血成為護理重點。傳統(tǒng)的壓迫止血法需要患者長時間被迫臥床,患肢制動,給患者造成極大不適,如疼痛及排尿困難等[1]。Angio-seal血管閉合器是由美國DAIG公司生產(chǎn)的一種新型的止血裝置,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2011年已成功植入60例,明顯縮短患者術后止血時間和患肢制動時間,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自2011年01月至2011年12月行PTCA 及支架植入術后應用Angio-seal血管閉合器進行股動脈穿刺點止血患者60例為實驗組,其中男性32例(53.3%),女性28例(46.7%);年齡32~83歲,平均57.5歲。同時選擇同時期術后應用傳統(tǒng)壓迫止血法患者60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準確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止血時間及肢體制動時間,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穿刺點出血、腰背疼痛、排尿困難及睡眠障礙的發(fā)生概率。應用SAS 8.2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3 Angio-seal血管閉合器裝置作用原理
Angio-seal血管閉合器裝置由定位鞘、輸送裝置、固定錨板、膠原海綿、定位線、固定彈簧夾等組成。其止血原理是通過3個可吸收部件,以機械和化學的方式止血,膠原錨附于血管內(nèi)側(cè)壁,膠原海綿附于血管外側(cè)壁,從而封閉血管穿刺點,達到止血目的。
兩組患者術后止血時間及肢體制動時間均有顯著差異(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止血時間及肢體制動時間的
兩組患者術后穿刺點出血、腰背疼痛、排尿困難及睡眠障礙等的發(fā)生率均有顯著差異(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
3.1 心理護理
術后用平板車將患者送心內(nèi)科監(jiān)護室,新的環(huán)境及沒有家屬的陪伴,加上手術的刺激,明顯的增加了患者的恐懼、焦慮,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解釋與交流,耐心、細致詢問患者有無胸痛、憋氣等不適,仔細向患者解釋術后注意事項如下肢制動及多飲水多排尿的原因及目的等,爭取患者的積極配合。隨著制動時間的延長,更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可適當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3.2 一般護理
①檢查靜脈輸液是否通暢,做全導體表心電圖1份,給予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心律、并準確記錄?;颊吒斜餁鈺r,可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監(jiān)測心電圖、血壓變化, 并注意有無內(nèi)出血的發(fā)生,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②穿刺部位及患肢的護理。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及皮色、皮溫。Angio-seal血管閉合器裝置有效地封閉了動脈血管穿刺點,但圍術期的聯(lián)合抗凝治療中,出血的危險性依然存在。如有出血或血腫,及出現(xiàn)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色、皮溫異常,應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理,以免造成出血蔓延或下肢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壞死。③術后出人量標準。一般飲水量1000~1500mL,同時靜脈補液1500mL左右。掌握先多后少的原則,術后最初的前4~6h至少進水1000mL。協(xié)助患者多飲水,使患者盡早多排尿,如有排尿困難,誘導排尿不起效,應及時予以導尿,促進造影劑排泄。④給予生活及飲食護理。注意保暖及臥位舒適,定時給予腰背部、制動的下肢按摩,指導健側(cè)肢體主動活動,減輕因臥床引起的不適。囑患者平臥時,在注意患者妥善制動的前提下,適度放松肢體,減輕不適感。術后給予易消化半流食或軟食,少食用奶制品,豆制品等亦產(chǎn)氣食物以免引起腹脹。排尿排便時,適度用力,避免過度用力,引起穿刺點出血等。
3.3 應用Angio-seal血管閉合器裝置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對比
應用傳統(tǒng)壓迫止血法的對照組60例患者術后發(fā)生血管性及非血管性并發(fā)癥的概率與國內(nèi)張麗紅等[2]、楊永玲[3[4]報告相仿。實驗組60例患者術后止血時間和肢體制動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縮短,術后腰背疼痛、排尿困難及睡眠障礙等非血管并發(fā)癥亦顯著減少,差異具有顯著意義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而術后肢體制動時間的縮短對老年患者尤其是難以耐受長時間臥床者格外有利。雖然血管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下降,但穿刺局部血管并發(fā)癥(如局部出血、血腫、假性動脈瘤等)仍有發(fā)生,可能與PTCA術的聯(lián)合抗凝治療及操作不夠熟練或未按要求臥床等因素有關,需要引起臨床醫(yī)護人員重視。
總之,應用Angio-seal血管閉合器可明顯縮短PTCA術后患者術后止血時間和患肢制動時間,減少各種血管性及非血管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明顯改善患者的舒適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峰,葛均波,錢菊英.冠狀動脈造影和介入治療術后采用Angioseal 血管閉合器和人工壓迫止血的對比[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5,12(2)∶117-118.
[2] 張麗紅,張繼紅,焦小紅,等.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1)∶728.
[3] 楊永玲.冠狀動脈造影術后不同臥床時間與制動方法效果比較[J].護理學雜志,2005,20 (9)∶23.
[4] SemLer HJ. Transfemoral catheterization∶ mechanical versus manual control of bleeding [J]. Radiology,1985,154(1)∶234-235.
R473.6
B
1671-8194(2013)13-0360-02